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718)

作者: 五贯钱 阅读记录

徐璈对此并不意外:“齐老曾是潜渊山庄的庄主,底下的人鱼龙混杂,人才辈出,能被他称是好手的人,必定得用。”

“我估计也是差不了。”

桑枝夏任由徐璈牵住自己的手,漫无目的地往前,边走边说:“我也跟村长隐约透露过,但村长说这里是根,咱们什么时候想回来,他们就在这里等着我们。”

徐家本来就是外来的,抽身离去并不难。

但对于这里的人而言,祖祖辈辈扎根在此,世世代代都长在西北。

世人心中两大愁,离不开的故土,回不去的故乡。

村长这么说,无疑就是婉拒了一起离开的提议。

除了徐家的人,谁也不会离开这里。

徐璈安静无言,桑枝夏兀自苦笑:“徐璈,我其实是有些担心的。”

不光是担心村长,也担心其他人。

跟遥远且没什么记忆的京都相比,西北其实更像是桑枝夏认可的故乡。

他们在这里得到过太多帮助,也在这里见识过太多暖心的热情。

可一旦大浪来袭,风雨来击,这一方安静就会被摧毁殆尽,届时什么都剩不下。

桑枝夏其实很怕等到来日风浪大定,故地重游时再难见故人一面,等到那时……

察觉到桑枝夏不明显的失落,徐璈暗暗加大了手上的力气,把桑枝夏的手完整地裹进掌心说:“枝枝,我知道你在怕什么。”

“其实不用害怕。”

徐璈用空着的那只手掰下路边横生出的一串紫色小花,斟酌了一下别在桑枝夏的耳后,看着被花色衬托得更为娇艳的人,轻笑道:“西北大营不会反的,无论如何都不会。”

在边关以血肉铸建过御敌长城的人,骨血皮肉都与信仰无法分割,这一点忠诚是为了心头不灭的热血,而不是皇城龙椅上高坐着的君主是谁。

京都的皇权落在谁的手中,对底层的士兵其实并无影响。

他们在意的是一如无数先辈那般守住了边关,守住了山河万里的国土。

只要守住了中原疆土一步不让,那就无愧天地,问仰皆可安心。

桑枝夏不太了解军中的这些人在想的是什么,徐璈想到老爷子曾有过的提点,自嘲低笑道:“很可笑的执念。”

“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执念所在,所以中原君主无论如何变迁,边关长塞也从未被外敌侵入。”

远在京都的太子想做什么不要紧,岭南的江遇白想谋划什么也可另说,但西北大营的立场,其实从一开始就很分明。

徐璈在桑枝夏疑惑的目光中低头,微凉的唇轻轻落在她的指尖,低声说:“西北距京都或是岭南都很遥远,战火蔓延不至此处,只要能把彭远亮那个狗贼这次折腾出的浪花摁死在沙里,再加上这里的人竭力庇护,西北出不了多大的差错。”

“吴副将已经明确跟我说过了,他们立在西北,只为护边关百年安宁,忠的是帝王之主,但不拘帝王是谁。”

换言之,江遇白要是真的成功登顶,那西北大营中的十几万兵马自然而然就是他的所属之兵。

如果江遇白做不到,东宫太子顺利继承大典,这里也是帝王所属。

西北大营的统帅绝不会掺入任何一方的争斗。

只要在皇权斗争的变迁中守得住一方西北,那于镇守在此的人而言,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而这样的功德无量……

也是徐璈想竭尽所能为桑枝夏攒的。

他作恶太多不求来世善果,但他的枝枝不曾做过半点恶事,也曾于庇护一方有功。

若大浪真的迎头砸来,他会竭尽所能,为桑枝夏守住她想要的。

第572章 你怕不是走错了地方?

明面上的平静勉强维系,暗地里的风涌暂时被隔在了平和的假象之外。

桑枝夏继续装作精疲力竭的样子在家静养,似乎对外界的任何动向都没了兴趣。

而就在这样的平静中,十日后。

农场无故再一次遭恶意纵火,放火的人没找到,等桑枝夏得到消息赶到这里,火势已经蔓延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

救火的人都被桑枝夏叫了出来,无情的火苗吞噬所见的万物,冲天的烈焰落在人的眼底,在心头激发起的却是一片令人不寒而栗的拔凉。

这又是一次破绽百出的意外。

谁都猜得到这是人为的,甚至还能在心里罗列出几个可疑的目标。

但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再多猜想都是假的。

再说就算是抓住了证据又能怎样?

农场现在被官府的人多方针对,对内人心不稳,对外强敌林立。

桑枝夏在这样的双层打压下失了心头傲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桑枝夏现在已经没有心力去应对接踵而至的麻烦了。

许童生似是心有不忍,捏着自己的烟袋走到桑枝夏的身边,哑着嗓子说:“东家,东西毁了可以再造,只要人还在,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东家莫要过分伤怀了。”

桑枝夏缓缓闭上眼,苦笑道:“许叔,被烧了的是粮仓,粮仓里……”

粮仓里堆了满满当当的粮食,而且还是卖出去的粮食。

如果不出今日意外的话,这批粮食即将在明日送出农场,交接成功后从李老板的手中拿到剩下的尾款。

可现在粮仓被烧毁了,说好的东西拿不出来,不仅是要将李老板支付的定金全数返回,按照约定还要在定金的基础上翻倍给与赔偿。

卖粮这事儿农场中的几个头头脑脑都知道,听到这话都不由得暗暗叹气。

多事之秋,实在是太不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