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841)

作者: 五贯钱 阅读记录

“当然当然,这我们还能忘了?”

和尚想也不想地说:“回去我定当备下厚礼感谢!”

“我也是啊。”

霍义好笑道:“这要不是徐少夫人周到阔气,可不敢想过年能是这般好滋味。”

书生和薛先生也瞅准时机拍了几句桑枝夏的马屁,徐璈低头自顾不言,思绪却在逐渐嘈杂的说话声中慢慢飘远。

他有桑枝夏惦记,隔家千里地,过年也吃上了热的好的。

可出门半年有余,也不知家中现在是什么境况了……

枝枝她……

徐璈垂下眼不吱声。

书生注意到他的心不在焉,碰了碰徐璈的胳膊小声说:“我上个月回王城面见王爷,正巧见着了你闺女和儿子。”

“是叫糯糯和元宝吧?”

徐璈顿了顿,失笑道:“是。”

书生笑眯眯地说:“俩小家伙长得极好,跟观音娘娘座下的金童玉女似的,见人就带笑,叫伯伯的时候声儿可脆亮,乐呵呵的让人见了就欢喜。”

“我逗了几句,小糯糯还给伯伯背了几句三字经,有板有眼儿的看着喜人得很,骠骑将军好福气。”

说起一双儿女,徐璈的眉眼间添了许多不可说的柔和,低笑道:“像娘亲,聪明。”

“是像你夫人多些。”

书生想起特意去拜会见到的桑枝夏,轻笑道:“像娘好啊,像娘有福气。”

“不过说起来,你只怕是还不知道家中的喜事儿?”

徐璈错愕道:“喜事儿?”

“对啊,你二弟徐明辉跟南家小姐南微微得王爷保媒,今日就是下聘之喜。”

书生挑眉道:“咱们要是早些把战事平了,保不齐你这个当大哥的,赶着回去还能喝上一杯喜酒呢?”

徐璈对喝喜酒兴趣不大。

不过早日平了战乱……

书生看出他意动所在,玩味道:“届时,也可早些归家了。”

第664章 徐璈得扒了这群混小子的皮!

徐璈露宿在风雪中还当了擀面皮的伙夫,远隔甚远仍是风和日丽的岭南王城中却出了一桩喜讯。

徐家二房嫡长徐明辉与南家小姐南微微的下聘之喜,洋溢出的喜气伴随着过节的欢实无声席卷了王城。

徐家老爷子深居简出,老王爷更是自从跟京都宣战后就很少露面在人前。

可今日难得大喜,这两位都同时出现在了南家,为的就是徐明辉与南微微的婚事。

徐家人给足了南家体面。

老王爷亲自保媒,徐家老爷子领队下聘,南家老太君带着家中亲眷迎出来,笑得合不拢嘴。

“不过是两个晚辈的事儿,怎的还惊动了百忙之中的王爷亲自前来,这属实是折煞那两个小的了。”

老王爷失笑道:“老太君此言差矣。”

“微微是本王看着长大的,徐家的明辉也是好的,难得大喜,本王怎么能不来讨一杯喜酒喝?”

老太君连着笑着把老王爷和老爷子请进去,注意到一同前来的桑枝夏和徐明辉的两位婶娘,赶紧对着南夫人说:“快快快,快把亲家来的贵客都请进去坐下。”

“家里冷清了多年,今儿可算是热闹些了。”

下聘用的东西都是许文秀和徐二婶她们反复斟酌后才定下来的。

半成是徐二婶这些年自己攒的,余下一半是从公中出的,桑枝夏还以她和徐璈的名义贴补了不少好东西,其中就包括岭南境内的十二个生意红火的铺子,以及茶山中的一成进项。

徐明辉得知后赶来拒绝,桑枝夏却说:“这可不是给你的。”

桑枝夏好笑道:“你总妄自菲薄,说徐家有今日的门楣与你关系不大,并未出上半点力,可实际上呢?”

“二弟啊,岭南的买卖能铺出今日的规模,功劳在谁我和你大哥心里都清楚,该是你的,一分都不会少。”

桑枝夏摆手示意徐明辉不必多说,着手中的一叠地契和房契揶揄道:“放心,你大哥大嫂家底子厚实,只你一个成亲下聘,这点儿东西还掏不空。”

“等徐明阳他们那些小的也娶媳妇儿,徐嫣然和徐锦惜嫁人的时候,该备的聘礼,该准备的嫁妆,该有他们的也不会少,你大哥大嫂出得起这点儿东西,不缺你省的这些。”

徐明辉哑然道:“大嫂,我并非为了……”

“你为的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想给。”

桑枝夏白了徐明辉一眼,戏谑道:“不久就要当新郎官的人了,怎么大姑娘似的扭扭捏捏的?”

“你看看徐明阳,我说要给他就没说不要。”

桑枝夏脚尖踢了踢趴在地上帮着收拾东西的徐明阳,徐明阳腆着脸仰头就掷地有声地说:“我要!”

“等我娶媳妇儿的时候,大嫂你多给些才好呢!我都要!”

“那也没有多给你的。”

徐明煦瞪了徐明阳一眼,蹭着到桑枝夏的身边坐下,美滋滋地说:“多的要给我小侄儿小侄女儿留着,你不许多要!”

徐明阳一听哎呦出声,恍然道:“是这么回事儿啊。”

糯糯和元宝还小呢,要是赶着他们这些大的把家底子分完了,那这俩小的可咋整?

桑延佑幽幽插嘴:“还张嘴要,是得帮着攒吧?”

“我觉得也是。”

徐锦惜抱着自己翻出来给二哥添聘礼的宝贝匣子,小大人似的唏嘘道:“我总共就攒了这么点儿家当,一人成亲添几样儿,小姑姑的私房不太够啊。”

“是得攒。”

陈允翻箱倒柜地找自己藏起来的宝贝,闻声看着坐在毯子上拆九连环的糯糯和元宝,也跟着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