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娇软知青养娃记(1125)
“你们怎么回事?不是说叫你们香油酿好了来咱们省城吗?要不你们现在就来吧,省城这边香油绝对卖得好。”
“表妹,我们想着不好麻烦你们太多。”
高粱笑道:“什么麻烦啊,你们带着香油上来可不是我们帮你卖,我们自己平时也卖东西的,你可以跟我们出摊,到时候你自己卖自己的,来回搭车的费用也是你们自己掏,就是借住在我家而已,懂了没?”
章飞跃恍然大悟:“可以这样吗?我以为……”
“省城现在形式好,昨天我还听有个婶子说现在不好买古法香油呢,你们来卖绝对能打开知名度,回头要是卖得好,你们在省城就能做香油坊。要是不够卖,还能从你们大队那边进货,这不是好事儿吗?”
章飞跃听得心情起伏,立刻回家就告诉了老章头这件事情,一家人听完后,第二天就让张飞跃和章老大父子俩各自挑着一担香油去红旗大队搭顺风车了。
事情果然和高粱预料的差不多,章氏香油在省城卖得很好,那两旦香油一天就卖完了,还有不少人打听了之后找过来的。
章家父子见状当天就赶着客车回去了,过了两天又来省城卖香油,如此反复之下,他们家果真是赚了不少。
本来第一笔钱他们就想先还给江临山,但江临山说让他们先在省城这边租个小门面做香油坊,这样不用来回跑。
后面老章家也认了,在省城开起了香油坊。
随着改革开放后夏国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章氏香油坊也在省城打出了名头。
后来确实有供应不上的情况,也确实和当初高粱所说的一样,他们回章家大队进货去了。
因着这事儿,章家大队后面又有三四家都开始做起了香油坊,全都是按区域卖,从不跨界,偶尔供货给在省城的老章家。
久而久之下来,章氏香油在D省上下竟是都有了不小的名头。
当然,这是后话了。
第1021章 想法
随着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秦铮,苗雨薇,方芸芸等几人也都成功毕业了。
对于正在急速扩张的飞雪集团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裴雪第一时间就把秦铮和苗雨薇调动到首都这边,方芸芸因为几个孩子则要先留在D省照看。
另外,过来首都的老朋友还有苗雨薇和马文晨这一对。
马文晨本来说好了要去首都人民医院任职的,但在他跟省医科大学领导深谈过后,他决定继续在学校深造,目前已经考上了京大的研究生。
另外,吴莹和周雪这两个,目前接下了要去隔壁J省扩展的任务,周雪家在沪市,在J省那边也稍稍使得上一点力。
首都这边的食品厂也差不多落定,因为暂时没有合适的接班人,所以只能是江临海首都D省两边跑。
虽说高层管这一块有一些变动,但D省那边的情况倒是都还好,没有说因为没人看管人员懒散等情况。
D省毕竟是飞雪集团的大本营,在人才培养和把控这一块都是有所准备的。
等到82年9月份的时候,夏国中央军委发布一条新消息,国内要进行大规模裁军。
这件事情对裴雪家当然没有影响,江临川在军中的地位本就身居高位,甚至这一次裁军他也有参与讨论。
而对于江子玦和江子琅这两个未来想要进入军中的少年郎来说,影响也并不大。
这一次国家之所以裁军,主要原因是中央军委开始了精简整编,提升军队质量,国内军队面临着机关职能重叠、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超编、步兵员额过大、技术性兵种少等问题。
也就是说,裁掉的大多是一些可代替性的步兵和普通兵,但江子琅和江子玦这几年经过首都军区的训练,现在就是排进军营也算是佼佼者了。若非年龄不够裴雪不许,军方是愿意破格收人的。
而现在裴雪一家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自己的事情。
江临川在忙着军中的事务的时候,飞雪集团的第一家护肤品门店“如雪堂”即将开业,江子玦兄弟两个为了提早毕业也非常努力刻苦,虞子优在入校后第一年就进了学校的地质小组。
而江子琅,则是跟她的哥哥们都不同。
自打她从裴雪那里拿到了做卫生巾的创业基金之后,她就忙开了,先是在学校成立了小组做研究组,后来听一位留洋归来的导师说国外其实已经有成熟的卫生巾产品之后,她又打起了主意。
这一日,她跟老师请完假之后骑上自行车就往飞雪集团的厂区去。
顺利进了厂区之后,她直奔裴雪的办公室。
彼时裴雪正在看J省那边交上来的报告,余光见到她进来就挑了挑眉:“逃课了?”
“娘,我没逃课,今天我请假了。”
“由。”
“还不是为了卫生巾的事情嘛,娘,我跟你说,我们一个导师说,国外现在已经有卫生巾的成品了,而且国外女性已经习惯用这些东西了。”
裴雪点头:“这个我知道,所以呢?”
她本以为这丫头想的是引进一条国外的卫生巾生产线进来,没想到她的想法却出乎她意料。
“娘,我想出国去看看。”
裴雪手一顿,这才郑重看了一眼自家闺女:“出国?为什么?”
“还为什么?当然是为了卫生巾啊,娘,欧美大国那边都已经有成熟的技术了,我们中国女性却还只能用卫生带,你想想这是多大的差距啊!”
“不止是这些,除了卫生巾之外,那边一定还有其它更好的东西,我觉得我有必要去看看那边的世界,这样才能给我带来灵感,娘,你说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