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极品亲妈(461)+番外
小小的客厅里只有苏爸和苏妈,都不说的时候,气氛就有些说不出的尴尬。
“爸,妈,我之前的话不是那个意思,这不是柔然在,我做样子给……”
苏东汉抬手打断他的话:“我之前的话是那个意思,找个时间给你儿子改姓,我当没生过你这个儿子!”
“爸!”苏文浩喊了一声,“噗通”一下跪倒在地上,“爸,我是好吃懒做,我是靠外家吃软饭,但我也是苏家的子孙啊,我儿子得永远跟着我姓苏的!”
“你……”苏东汉打也不是骂也不是,这个儿子其实也是滚刀肉,但是他跟小儿子又不一样。
原生家庭就这个条件,在这个年代,像老苏家这样能吃饱穿暖的双职工家庭,条件自然不算差的,但要说到多好,那肯定也不是的,毕竟有三个孩子需要养。
苏文浩是真的好吃懒做,能躺着不坐着,能坐着绝对不站着,从小嘴巴甜,下至三岁的小姑娘,上至八十三的老太太都被他骗过糖吃。
他的从小的志向就是长大了找一个每天给他糖吃的媳妇儿。
秦柔然或者秦家可以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秦家只有秦柔然一个如珠如宝的闺女,被苏文浩拱了去。
当然,苏文浩对她也真的是没话说。
不然秦家的长辈也不会拿苏文浩当儿子看待。
苏东汉想把他打包送给秦家也是真的,家里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眼不见为净。
“爸,妈,我知道你们怎么想的,就是觉得我没骨头,给咱老苏家丢脸,可我不这么觉得,我不偷不抢,凭自己本事吃的软饭,吃得镚儿香,背地里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我呢。”
苏爸苏妈:“……”
苏文浩动了动跪疼了的膝盖,接着说:
“我跟你们交个底吧,这些年我上班赚的钱全都攒着呢,一分都没有花过,我不是为不舍得给你们二老花钱,你们也别觉得我不孝顺。
我岳父岳母瞧不上我哪点工资,乐意给我养孩子,我也乐得清闲。
你们放心吧,我门儿清着呢,我经常带着媳妇孩子回来还是你们添麻烦,累着你们伺候我媳妇和孩子?
横竖你们现在还干得动,吃喝不愁,我们过好各自的生活,等你们二老干不动了,或者出了什么事需要用到钱,这些钱就是救命钱,你们说是不是?”
别说苏爸苏妈,就是苏桃桃听了苏文浩这番话都目瞪口呆抱着傅征途,好一会缓不过来。
苏爸苏妈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把儿子教得这么没骨头,他们是真的没脸去见亲家母和亲家公。
也没资格去管秦柔然和苏思齐。
失败。
不管是做父母还是爷爷奶奶,他们都太失败了!
苏文浩眼神清澈,见苏爸苏妈不说话,以为他们不信,从口袋里掏了半天,摸了一个东西出来递给他们:
“你们要是不信,以后我的存折交给你们保管,钱你们帮我攒着,需要急用的时候我再去取。
爸,妈,你们把我生得这么好看,我总不能白白浪费这张脸是吧,我用这张脸给自己找这么一个靠山,你们居功至伟啊。
所以我生是苏家人,死是苏家鬼,我儿子也是,这跟我继续吃软饭没有冲突啊。”
苏爸苏妈听着这番论调,再看看手上的存折,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第394章 回程
苏爸苏妈震惊到连苏文浩什么时候走的都没注意到。
苏爸叹了口气,把存折塞到苏妈怀里:“替那混账存着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以后别管他就是了。”
不然能怎么办?真狠下心跟他断绝关系指不定怎么闹腾,他确实是凭本事吃软饭,也没做过伤天害的事,可怎么就这么闹心呢?
连续看了好几场大戏的傅远航感觉自己的三观好像重塑了一遍,嫂子的娘家人一个比一个神奇。
以前嫂子总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路上的风景是其次,路上遇到的各种各样形形式式的人和事,才是了解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
傅远航忽然就觉得,从青莲村到基地、到首都、到这里……脚下的路,每一步都没有白走。
他确实获益良多。
“阿航,我家里这两个混小子是反面教材,不要跟他们学,来,我们继续下棋。”
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苏爸就特别喜欢傅征途一家的性子,聪明沉稳有教养,像傅远航和尘尘这样的性子,谁会不喜欢呢?
傅远航笑了下:“挺好的,热闹。”不像他,不善言辞,冷冷清清。
苏爸笑着拍了拍傅远航的肩头:“好孩子,我们继续。”
……
接下来的三天,苏桃桃凭借上辈子的记忆再结合“苏桃桃”的记忆,带着家里的三位绅士打卡了G市的著名景点,吃遍了各种地道小吃。
傅远航依旧喜欢拿出画本,用图画和简短精准的语言来记录自己走过的路。
尘尘小朋友就特别随性,喜欢的时候画几笔,不喜欢的时候看完就算。
不过小朋友记忆力惊人,他的脑袋就是摄录机,所见所闻都能记录进去,并且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都能调出来用。
苏文瀚也是,一得空就带着两个小朋友到处瞎逛。
据说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带着他们打破榕树头无敌手,六十岁到八十岁不等的各路业余和曾经职业的退休棋手都被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赢走了不少大白兔奶糖,短短几天的时间,尘尘和傅远航名声大噪,大家提起老苏家不再是“软饭王”和“gai溜子”,而是“苏家来了两个脑袋特别好使的孩子,老苏年仅三岁的小外孙特别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