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里的极品亲妈(561)+番外

作者: 黎家七七 阅读记录

傅远航又点头:“我明白的嫂子,你放心。”

如果没有遇到奇葩的话,苏桃桃是打算请同寝室的同学来吃顿饭,毕竟以后要一起同吃同住,打好关系总是没错。

苏桃桃也没想到自已都奔三了才来上大学。

不过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之一,这就刚刚恢复高考这头几届还有老三届的大学生,后面很少会遇到,她相信自已不会是年纪最大的一个。

小张连锅碗瓢盆都根据苏桃桃的要求采办好,真是个和小陆一样好使的得力助手。

他要不是胡老爷子的警卫员,她都想高薪把人撬过来帮忙。

说起小陆,他之前也来电说踩线考上了市里的师范大学,以后也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了呢。

白桦也考上了外国语大学,人正在火车上,她比苏桃桃早一天报到,苏桃桃把家里地址给了她,准备先送她去学校报到。

夏知秋以两分之差落榜,给苏桃桃打电话的时候哭了好一会,多差几分她都没有那么难过,可偏偏就只差了两分,再对一道选择题她都能上大专线了。

苏桃桃安慰她,今年多考两分只是个大专生,但再复习半年,明年再考就是本科生了呢。

夏知秋想想也是,明年再努力考个本科吧。

听白桦说,年后随着高考录取通知书的一封封到来,他们县差点要改名为文曲星县了。

尤其是他们厂,两百多号人参加高考,居然有几十号人考上了大学!

要知道,今年57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最终只录取了27.3万人,录取率仅为4.8%!

可他们厂的录取比例高达20%几,苏桃桃这个省状元自然不用说,像白桦这样考上好一流好大学的都有十几个人。

也就是说,他们厂重点大学的录取比例都不止4.8%了。

要知道,4.8%只是一个平均值,像首都这样的大城市自然是要高很多,但大部分连教科书都可能凑不齐的小县城,可能一整个县都未必能考出十几个大学生来。

这一数据爆出,可不得震惊全国?

反正听白桦的意思是,市里、省里都已经有不少记者到厂里采访报道,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台……所有的媒体最近都聚焦这件事。

一句话就是:这波免费宣传过后,厂里的椰子糖更出名,更供不应求了,他们厂在省内的知名度已经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

就连苏桃桃夫妇,还有傅远航、尘尘也都跟着出名,无数人反复提起他们的名字。

苏桃桃反而庆幸自已一家远离了风暴中心,首都山高皇帝远,南边的狂风骤雨吹到首都来,或许只剩下某份报纸的一个小幅报道。

某个电台一句主播的三言两语。

某个电视台一闪而过的画面……

有心留意的人自然会知道,但远远未到满城皆知的程度。

对苏桃桃一家人的生活暂时也没有什么影响。

第482章 第一个潜在客人

中午十一点半,傅远航准时去小学接小朋友。

经过一个上午的深入交流,尘尘和陈子规的同桌情谊已经发展到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傅远航看到尘尘和一个比他稍微高一点的小少年手牵着手出来,暗暗称奇。

尘尘性格活泼开朗,但其实他不是一个轻易跟别人交朋友的孩子。

傅家的绅土们都这样,对朋友的要求其实挺高。

尘尘看见傅远航,松开陈子规的手,咚咚咚跑过去:“小叔叔!”

傅远航把他的书包接过去,还挺沉:“发书了?”

尘尘点头:“嗯嗯,发了新书,校长爷爷还送了我笔盒和作业本。”

尘尘说着,对陈子规招手:“小叔叔,这是我同桌陈子规,我可以带他回家一起吃饭吗?”

陈子规大概不止对尘尘有滤镜,对傅家的绅土们都有滤镜。

他第一眼看到傅远航也觉得特别亲切。

他对傅远航一鞠躬:“小叔叔你好,我叫陈子规,是尘尘的新同桌兼好朋友。”

来不及躲开,生生是受了他一礼的傅远航:“……”

陈子规“拜”完傅远航,又对尘尘说:“尘尘我不打扰你们了,我在附近随便找点东西吃就行。”

傅远航看着外套里面穿着小西服,头发打得一丝不苟,长相和眼神都十分周正的小男孩,想起苏桃桃的话,说不定能把他发展成自家餐馆的第一位客户,顺成章说:

“如果你不介意就一起吧,尘尘上学第一天就教到朋友,我们都很替他高兴。”

尘尘点头说:“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哦,我妈妈做的饭可好吃啦,一般人想吃都吃不到!”

陈子规其实是个边际感很强的人,外国人都很注重隐私,他在国外的时候也没交到什么朋友,回国后也有点格格不入,和所有人都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尘尘是他想要真心交往的第一个朋友。

陈子规聪慧,内心也敏感,轻易能觉察出别人是真情还是假意。

他看得出来小叔叔和尘尘都是诚心邀请,他就尝试着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那我就打扰了。”

尘尘笑眯眯说:“不打扰的,我奶奶和妈妈也会因为我交到朋友而感到高兴。”

陈子规看得出来,尘尘这个性子背后一定有很爱很爱他的家人。

从小叔叔第一时间接过他肩膀上的书包这一点也能看得出来。

陈子规不好两手空空去别人家里做客。

他书包里只有一点谨防肚子饿的小零食和一个水果。

路过供销社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一箱苹果拿出来卖,他赶紧过去挑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