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种田养崽日常(217)

作者: 穗穗长安 阅读记录

姜璃把石磨放置好,拿着背篓去西屋里背打下来的豆子。

那豆子连着灰和豆苗碎屑,才装了三麻袋,一个麻袋最多是装一石。

姜璃想着弄出来干净的豆子能有两石就不错了。

三麻袋姜璃用大背篓一次就背过去了。

顺带拿了一些豆饼过去,之前做豆腐留下的豆渣有点多,她都做了饼,

赵青竹也在,见姜璃背进来赶紧起来帮忙。

“只有三袋?”她问。

“嗯,去一去灰,不知道有没有两袋。”

姜璃说完放下了背篓,赵青帮忙扶住,放稳之后拿了个簸箕出来。

院子里,有个超大簸箕,里面堆满了麦子,这个工具应该就是拿来晒东西,或者这种时候装东西的。

“大嫂,你们豆子都弄完了?”

赵大嫂笑道:“都弄完了,准备弄麦子啦。”

赵阿婆去后院拿东西去了,回来见姜璃过来,又去拿了个大号的簸箕过来,姜璃把所有的豆子都倒了进去。

赵大嫂过来抓了一把看了看说道:“虽然不多,但是颗粒还挺大的,看着不错。”

姜璃说道:“就是量少了些,不知道是天干挂的豆角少,还是品种的问题。”

赵阿婆说道:“是天干,这个豆子我们种好几年了,收成一直还可以。”

“那就是天气缘故。”

姜璃把竹篮递给赵青竹:“你拿去蒸一下,一会儿晌午吃这个饼。”

赵青竹掀开纱布看了一眼,“你这是又做了什么饼?”

“豆饼。”

“怎么突然想起来做豆饼?”

姜璃笑道:“不是特意做的,等会儿你吃了就知道了。”

“对了,你是刚回来?吃午食了吗?”

“没吃,但也不怎么饿。”

赵青竹闻言,迅速的洗了手,把甑子和锅拿了过来,将豆饼夹在甑子里,放入灶上。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豆饼蒸好了,赵青竹喊大家洗手吃晌午。

大家吃了一口就感觉出了不同,都笑着问姜璃怎么做了。

她说了一下程序之后,赵大嫂就笑道:“姜娘子你真是有耐心,咱们要是做豆饼,都是煮一煮,碾成泥,蒸一下就是豆饼了。”

姜璃也没有细说这是做豆腐的豆渣做的。

豆渣本身也是挺有营养的,只是做不好的话口感不那么好。

但姜璃想到她们做的豆饼,那这个豆渣饼其实应该也算是好吃的。

以前她吃过那种红豆馅的包子,就是红豆煮熟碾成泥拌了糖包的。

那会儿她还小,以为红豆都是那个味道,后来在家用红豆碾了泥,就没啥味道,也不觉得好吃了。

吃了晌午,姜璃拿一点豆子,赵家人多,不一会儿就是弄完了。

最后干净的豆子就装了两麻袋多一点点,姜璃感觉可能多个十几二十斤,总的豆子估摸着就是二百六十斤左右。

那可是一亩多地啊。

就收到了这点豆子。

这就是一年的收成了,按五文钱一斤算,也就一贯钱多一点点。

她瞧了瞧村子里的这些人家,就比如赵阿婆家,粮食看着收到挺多的了,但她们家人也多,二十几个人,半大孩子的饭量和大人也没差太多了。

所以就这些粮,够吃就不错了。

临近傍晚,姜璃背着豆子回了家里,筛下来的那些糠,姜璃也背回来了。

她放在了西屋里面,和阿宁说道:“阿宁,这个袋子里的糠,后续喂鸡从这里拿。”

收拾好东西,姜璃挑着桶去挑水,薛满和阿宁烧水做晚食。

把水缸挑满,姜璃去看了看被套,中午被兄妹俩翻过面晒,现在两面都已经晒干了。

薛满看着火,姜璃喊了阿宁一起装被子。

趁着天没黑,把三人的被子都套好,晚上洗澡完直接来睡觉。

而此时,李府中的人才陆陆续续的开饭。

李老爷今日和李大爷夫妻还有孙子孙女一起用晚食。

孙蕙娘上午拿到了老管家送来的腐竹,闻着是豆子香味,一看就是豆子做的。

但又偏偏是干的,按照老管家转达的法子,她午后用水泡着,傍晚才开始炖肉,把这腐竹放了进去一起炖。

炖了好一会儿她瞧着这东西在汤汁里面浮动,掐起来两头已经耷拉下去了。

她尝了一口,满嘴的豆香味和汤汁味融合在一起。

很软,但是又有嚼劲。

她感觉这个东西和福黎不分伯仲,主子肯定会喜欢的。

原本菜做好之后,会有专门送菜的丫鬟奴仆往各房里送。

但这个也算是新菜品了,新菜品出来时,孙蕙娘往往会自己送过去。

李老爷瞧见她时才恍然想起今日姜璃送东西来。

“做出新菜品了?”

孙蕙娘微微福身,笑着回道:“老爷,姜娘子送来的腐竹,我炖了肉。”

“味道如何?”

孙蕙娘把菜放好,亲自给李老爷夹了一些出来放在碗里:“老爷您亲自尝吧。”

见孙蕙娘这个神色,还卖关子,李老爷微微心下好奇。

“难不成还比福黎好吃?”

他看着老管家说道:“你先尝一口。”

主子说话,侍女递来碗筷,老管家夹了一块喂入嘴中。

整个神色似乎都瞬间变得愉悦了起来。

李老爷回头问他:“怎么样?”

老管家回味着嘴里的味道,和李老爷说道:“主子您还是自己尝吧,不可言。”

李老爷微微挑眉坐下,夹起了一块淋着浓郁汤汁的腐竹喂入嘴中。

老管家和李家大爷及羊氏,都静静的瞧着老爷子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