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女配之子(195)
而当太后知道弘璟喜欢金帆做的糕点以后,出于疼爱孙儿的心。
也拒绝了金帆的伺候,就让金帆伺候弘璟一人即可。
而当这个消息传遍后宫的时候,后宫也是一片哗然。
能伺候太后皇上的御厨,自然是厨艺最顶尖的。
而现在皇帝和太后竟然都退而求其次。
把最好的御厨都让给了六阿哥,足以证明六阿哥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一时之间,众嫔妃又深刻的意识到了,年贵妃和六阿哥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以后在宫里看见年氏和弘璟,大家都会笑着打上一声招呼。
哪怕面上再看不下去,也不得不笑脸相迎。
自从婉嫔离宫以后,年贵妃就形成了一支独大的趋势。
皇帝好像对后宫也突然冷了下来,除了每日按时来翊坤宫陪弘璟吃饭,偶尔去一去皇后宫里,其他时候都在勤政殿处理公务。
若换作以前,为了子嗣考虑,太后还会劝两句。
但是如今后宫子嗣丰盈,宋常在和安贵人先后诞下了一名公主和一位皇子。
分别被晋封为宋贵人和安嫔。
安嫔位分够了,能够自己养小皇子。
而宋芝身份低一些,孩子就被送到了翊坤宫由年秋月抚养。
但名义上是年秋月养,实则年秋月自己看弘璟都看不过来,还是由宋芝在照顾小公主,不过名义上好听一些罢了。
而因怀孕被封为琪嫔的琪贵人也紧随其后也生下了一个皇子。
只是由于孕期补的太过,孩子头太大。
最后落了个血崩而亡的后果,连刚出生的孩子都没来得及看一眼就走了。
第173章 年妃娘娘的儿子(24)
皇帝念在琪嫔孕育皇子有功,追封为了琪妃。
皇后本以为琪妃死了,她就能顺理成章领养她的儿子。
可谁曾想,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
琪妃的娘家一听说琪妃难产而亡,还留下一位皇子,立刻马不停蹄的就送了一位同族的妙龄女子进宫。
皇帝念在瓜尔佳氏生育有功,其家族在前朝也得利,在琪妃族妹进宫以后,封了玉嫔。
还让琪妃生下的孩子让玉嫔养在膝下,自此宫里的这些孩子们也算有了着落。
打的如意算盘落空了,皇后那心里别提有多愤恨了。
看着玉嫔的目光,都恨不得把她杀了。
可是在明面上,她却不得不摆出皇后的气度。
琪妃生的貌美又愚蠢,是个很好控制的棋子。
可是瓜尔佳氏后送入宫的玉嫔却是个聪明人。
模样不如琪妃好看,但是脑子却清醒的很。
入宫以后从来不争宠,只是安安分分的抚养着琪妃留下的孩子。
这不骄不躁的态度,倒是挺让太后认可的。
如今后宫里年贵妃独大,她膝下的六阿哥又深得皇上喜爱。
玉嫔默默观望了一段时间后,慢慢的和年秋月亲近了起来。
大家都有孩子,聚在一起讨论的又都是如何养育的问题,一时之间倒是很有共同话题。
翊坤宫每日的烛火都要闪烁到夜半。
每当看到此情此景,皇后气的又是一口血差点没吐出来。
费尽心思让琪妃怀孕,没成想最后却便宜了玉嫔,真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早知这样,当初还不如不让琪妃怀这个孩子,如今倒好,孩子没了,大人也没了。”
忙活了一场,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就因为琪妃孩子的归属问题,皇后足足病了两个月。
年秋月自入王府起,就看乌拉那拉氏顺不顺眼。
后来入宫以后,也是几次三番和皇后争斗不休。
如今她身边有心思细腻的安嫔提点,倒是让年秋月想起了很多以前忽略了的东西。
过往的没有证据,暂且不提。
但光是琪妃难产而死的背后,皇后的责任可就大了。
这天,安嫔几个人又聚在了翊坤宫。
有乳母们在一旁看着几个小孩子,她们倒是有闲心聊起了琪妃。
安嫔:“皇后娘娘也是生产过的,怎么会不明白胎儿补得太多,母亲会难产?”
“在琪妃怀孕期间,她几次三番叮嘱身边的江铃去看望琪妃,一天三次,一次都不带落的。”
“那么多营养的东西灌下去,琪妃肚子里的孩子怎么能长得不好?”
宋芝:“就是不知道皇后娘娘这操作,是真的为了琪妃好,还是另有打算了。”
宋芝和安嫔一唱一和的说完这话,在旁边默默听着的玉嫔也插了一句嘴。
“我记得我刚入宫的时候,皇后娘娘还向皇上提过,要抚养琪妃姐姐留下的孩子,只是当时的皇上没同意,把八阿哥交给了我,这其中怕是大有深意……”
年秋月平时不太去想这些事情,但若有人在旁边提点起来,她的脑筋也转得飞快。
霎时之间,她的脑海里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你们的意思是,皇后想要琪妃的孩子?所以做局去母留子?”
她说完这话,翊坤宫内的几个人都没敢出声。
但是不出声,就代表了默认。
等到安嫔和玉嫔走了以后,宋芝抱着孩子看向年秋月。
“娘娘,如今你有宠爱又有孩子,咱们是时候该为六阿哥谋划一下了。”
“皇后年长,膝下又无子嗣,娘娘难道不想更进一步吗?”
年秋月想到自己聪明伶俐的璟儿,又对比起皇帝的其他儿子,她儿子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而且一旦接触过权力以后,人的欲望会进一步加深。
她当然想更进一步,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