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成了女配之子(344)

作者: 顾锦年 阅读记录

她不会甘于如今这种现状的,她裴宝珠生来就长得好看,尚书府那个地方根本不能困住她。

让爷奶来京城,除了让大伯家日子不好过,还有一点是裴宝珠要为自己找靠山。

她如今在尚书房势单力薄,人人都可欺负,她必须得尽快找到出路。

李牧那样的人不值得她为他守寡一辈子,尚书府的家产又争不到,裴宝珠又把目标放在了林启身上。

刚才过去的队伍声势那么浩大,除了打头的裴璟,她也注意到了林启。

林启上辈子对她情根深重,这辈子刚好她死了丈夫,如果能跳出尚书房这个牢笼,林启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裴宝珠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让人尽快传信回了沪县。

状元游街过后,众位进士立马就要奔赴到下一场生涯中了。

留在京城的京官,皇帝给了十五日的假期,在这十五日里,可选择提前到要入职的地方熟悉。

也可选择回家带妻儿老小。

裴璟一家几口都跟着来京城来,也没有回沪县的必要。

林启一早就带人写信回了沪县,他娘也在赶来京城的路上,所以也没必要回去。

二人在家休养了几天之后,就选择了去翰林院,先熟悉一下。

而裴林生和张氏来到了京城,也不想只靠儿子,于是又用剩余的钱买了地,做起了老本行。

如今他们有钱了,也没必要事事都亲力亲为,只需要挂个名,时不时过去看一看,收入倒也还算稳定。

进入到翰林院以后,里面的那些老人可没给裴璟们什么好脸色。

毕竟三年一个状元,每一个状元都入翰林院,真正得到晋升的,却少之又少。

所以人们也没把这次的进士当一回事,该干嘛就干嘛。

裴璟也接受这样的冷淡,他和林启相互扶持着,在翰林院倒也还算慢慢熟悉了起来。

而前朝,皇帝身边的宦官也把裴璟生平都调查了个干净,通通上报到了皇帝的案桌上。

看着桌子上所写的裴璟生平,皇帝那是越看越满意,越看越喜悦。

“不错,这样的品行配得上长乐。”

17岁,风华正茂,也没有小妾,也没有其他相好的,光是后院干净这一块,就值得皇帝欣赏了。

宦官看着皇帝脸上的笑容,也识趣的附和了几句,公主和状元男才女貌之类的话。

零零碎碎说了些后,皇帝才想起关心裴璟这些日子来的动态。

“翰林苑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可还沉得住气?”

进入官场的第一课,首先就是要沉得住气,等待时机。

特别是像裴璟这样年轻的,越发要耐得住性子,才会让皇帝觉得此人可重用。

宦官点点头,自从知道皇帝对裴状元感兴趣以后,就一直让徒弟盯着翰林院那边。

此时皇帝问起,他也如实答道:“裴修撰进入翰林院以后一直勤勉好学,遇到有人刁难也从来不与人起冲突,奴才看着倒是个沉稳的性子。”

皇帝嗯了一声,想了一下裴璟的才学,又看了一下他的履历,最后才继续开口。

“去把长乐叫过来。”

“是。”

不一会儿,长乐公主就来到了御书房,父女俩在里面长谈了半个时辰,中途皇后还来了一趟。

具体内容旁人不得而知,只知道长乐公主离开的时候是满脸笑容的,很显然是非常满意。

而皇帝看着走远的女儿,和皇后对望了一眼,随后纷纷摇摇头。

送走了女儿,皇帝紧接着就召见了裴璟。

“来人,传裴璟!”

入职翰林院后的第三个月,裴璟再一次面见了皇帝。

第307章 团宠文女配的儿子(完)

看着比三个月前又成熟了几分的裴璟,皇帝也不得不感慨这少年着实耀眼。

难怪女儿只见了一面就如此倾心于他,哪怕是要多等几年,哪怕是下嫁,也要选择他。

只希望对方不要辜负女儿的期望啊。

“裴璟啊,听说你还未娶亲?”

裴璟屁股刚一坐下,耳旁就想起了皇帝的话,顿时他心中就明了。

“回皇上,前些年微臣尚年幼,又把重心放在了学业上,确实还未娶亲。”

皇帝笑着看向他:“那不知你可有中意的姑娘?”

裴璟摇头。

皇帝:“那朕把朕的女儿嫁给你如何?”

在刚才皇帝问出那话的时候,裴璟心中就已经有了猜测,此时听到准确答案,裴璟也只能卑微:

“若是公主肯下嫁,那是臣的荣幸。”

他这句话中重点阐明了下嫁。

但是一个堂堂嫡公主,下嫁一个六品小官,那是天方夜谭。

皇帝听了后,冷笑了一声:“朕的女儿怎么可能下嫁,不如你来尚公主,做个闲散驸马都尉不是更好吗?”

裴璟沉默了,默默从椅子上起身跪在了地上:“臣的父母自小教育微臣,男人要顶天立地,为身后的女人遮风挡雨,尚公主做公主的驸马,恐怕微臣做不到。”

君臣二人就此僵持了下来,其实皇帝内心也很想重用这个人才的。

于是差不多晾了裴璟半响后,后退了一步:“行,公主可以下嫁,但是你官位太低,朕得考验考验你才行。”

君臣一番谈话之后,皇帝决定把朝堂重臣解决不了的难题交给了裴璟。

一来可以考验裴璟的能力,二来也能让他升官发财的时候不被其他人所嫉妒。

裴璟寒窗苦读这么多年,为的就是高升,能让父母得到庇佑。

所以皇帝交给的任务,他犹豫了一会儿就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