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女配之子(610)
种植头一年的时候,百姓们还怀揣着怀疑的心。
直到秋收,看着比往年多出了几倍的粮食,大家没有人在怀疑什么了。
许多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都纷纷激动的热泪盈眶的感慨裴璟就是上天派来拯救百姓的神。
“老夫种了一辈子的地,从来没种出过这么饱满的粮食,收获从来没这么多。”
“皇上真是好皇上啊,有了这些粮食,以后的孩子们都不用饿肚子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波粮食改革的事情, 让裴璟在百姓中的威望又高了一级。
上到六十岁老人,下到三岁小儿,都在歌颂着裴璟的英明。
之后他推出养殖技术,全面鼓励百姓养殖家禽的时候,也得到了大力的支持。
随着前朝的稳定发挥,时间一晃也五六年过去了。
裴珊也从当初那个10岁出头的小姑娘长成了落落大方的公主。
眉宇间褪去了稚嫩,涌上了一层养尊处优的自信的光芒。
这些年来有裴璟在秦朝抵挡着风雨,裴珊和佟沁莲真的就在后宫里享福了。
佟沁莲如今可是万人之上的地位,在宫里人人都敬着怕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日子过的别提有多舒坦了。
而裴珊也彻底走上了与上辈子不同的道路。
没有了陆无欢那三个孩子的打击,她已经不再是书里描写的那样唯唯诺诺了。
反而因为自小学到的礼仪,做什么事情都能大大方方。
许多时候番外小国来学习他们种植技术的时候,裴珊都能独当一面的来安排接见的种种事情了。
因为这后宫里只有她一个公主的原因,她没有那些种种礼节的约束。
时常会带着季芊芊外出游历一番,见识的多了,眼界也开阔了,整个人就越发明媚开朗了。
转眼间,佟沁莲成为太后也有好几年了,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都已经成才。
一个破碎的国家在儿子的打底下也蒸蒸日上,佟沁莲那心里是真为一双儿女感到骄傲。
内心欣慰的同时,也不忘催促裴璟兄妹二人成家。
裴璟时常在外,佟沁莲逮不到人,就只好拉着裴珊唠叨道:
“母亲在你这个年岁的时候,你哥哥都出生了,你也不要老想着出宫去玩,得多注意一点自己的终身大事。”
“如果有看上的青年才俊,赶紧第一时间告诉你哥哥,让他给你们赐婚才是。”
儿子一心放在了朝堂上,半点都不过问后宫之事。
佟沁莲也是催不动了,这才把目标放在小女儿身上来。
裴珊虽然这些年也是见多识广,但时代的环境毕竟摆在这里。
女人大多是要结婚生子的。
此时听见母亲的催促,她不由有些羞涩:“哎呀母后,我知道了,等皇兄这次回来了,我会跟他说的。”
第545章 开国皇帝的番外(2)
她这个年纪,正是少女思春的时候。
这些年身份地位又水涨船高,想求娶她的男人多的很。
她在宫里待不住,时时要出宫,可不是为了贪玩,自然也是有了中意的郎君,要去偷摸看一眼的。
不过前几年是为了考验对方,这会么,她年岁差不多了,对方也考验的差不多了。
等皇兄回来,她自然会去跟皇兄提。
而佟沁莲看着女儿一副少女思春的模样,刚才还着急的心,这会儿也不急了。
转而微笑的看着女儿:“珊珊这模样,难不成是有中意的好儿郎了?”
裴珊性格不是那种扭捏的,跟最亲近的母亲,她也没有什么秘密,于是羞涩的就点头答应了。
佟沁莲一看她这模样,急忙又开始询问起了对方的家世和人品。
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又在裴璟面前提了一嘴。
等裴璟知道这件事以后,也暗中让李暮去调查了一下对方。
确定对方人品没问题之后,和妹妹也确实是两情相悦后。
他没做什么棒打鸳鸯的事情,顺水推舟就给妹妹赐了婚。
裴珊婚后还是生活在长安,只不过从宫里搬到了宫外的公主府。
她和驸马感情好,三年就抱了两,时不时带着孩子进宫陪佟沁莲,好像宫里的欢声笑语也多了起来。
有了两个小外孙,佟沁莲也不隔三差五就在裴璟耳边念叨着娶妻了。
裴璟耳边落了清静,越发把重心放在了朝堂上。
如今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都已经推出,许多百姓凭借着这两样技术,都能达到了不错的生活。
之后大路也修通了,虽然没通到镇上,但是能叫得上名的州府和县城,基本都已经有了来往长安的大路。
裴璟根据每个地区的环境和优势,分别给各地都做出了不同的规划,在五年内又分别在各地建了工厂。
有的工厂是重工业,专门制作生活中用得到的物件。
有的工厂则是食品加工厂,靠近山边的百姓们种出的东西都有专人来收,靠近海边的渔民们的海货也有了出路。
南北产物互换,一时之间,不仅没有了滞销的产物,还给农闲时在家的百姓找到了一份谋生方式。
也养活了一大批走南闯北的商人,经济一时之间达到了最顶峰。
很多没出过远门的孩子,哪怕没去过远方,也多少看见过远方送来的东西。
在这个信息封闭的时代,南来北往的运输,也增加了不少人的见识。
而长安作为南来北往都要经过的地方,一时之间也是成为了最繁华的地点,每日来往的商人多不胜数。
也间接提高了长安客栈的发展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