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成了女配之子(677)

作者: 顾锦年 阅读记录

同样的年纪,又共同伺候一个男人,有些口角之争是很正常。

但大家除了偶尔的几句拌嘴,其他时候都还和睦。

能让后世津津乐道的,也只有他爹那些早夭的孩子们,以及他爹的性格了。

而后世的改编为了能吸引眼球,会把某一个人的性格写的南辕北辙,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否则裴璟也不会成为张氏的儿子。

他爹对他娘有偏爱是真的,但他娘嚣张跋扈,有恃无恐,却有些水分了。

是个人都会有些小性子,但是谈不上嚣张跋扈。

赵祯和张氏商量了要立赵璟为太子的消息后。

为了以示尊重,隔天又去了皇后的大庆殿,也提了一嘴这件事儿。

曹皇后无子,所以无论赵祯立谁为太子,她都没意见。

取得了两个女人的意见以后,隔天赵祯就让张茂则在朝堂上宣布了立赵璟为皇太子的消息。

这个消息一出,朝堂上的相公们安静了几秒,只觉得皇帝有些心急。

按照以往的情况,还不知道这个小皇子能不能活到5岁呢。

官家如此心急,是想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但是一旦立了太子,万一日后赵璟出了意外,恐怕朝堂和百姓之间越发会动荡啊。

毕竟皇太子薨和皇子殇的意义可不一样。

到时候的流言蜚语,可会比之前来的更猛烈啊。

实话大家不敢说,但是意思还是得让官家明白。

于是考虑到之前的种种,包拯就谏言道:“官家,四皇子如今还年幼,官家身体也一切康健,臣建议再缓两年。”

包拯的考虑也是许多朝堂相公们的考量,有了人做代表,有一部分的人倒是表示附议包拯的话。

而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看着朝堂上这些不同意立太子的言论,倒是站出来同意了赵祯的话:

“官家,四皇子乃官家唯一的子嗣了,立为皇太子是名正言顺。”

“前些年外头流言动荡,不就是因为官家膝下无子吗?”

“如今有了皇子,自然该立为太子,以稳住百姓之心!稳住朝堂之心!”

张尧佐这话一出来,顿时就遭到了包拯的一记横眼。

张尧佐如今站出来说这话,也不过是因为四皇子是从张贵妃腹中出来的。

他和张贵妃沾亲带故,日后若是赵璟成了皇太子,张尧佐恐怕在朝中升官的速度更加快了。

因为张尧佐升官速度之快,朝中已经有许多人不满了。

此时又听见他站出来说这话,顿时就有人开始反驳他。

“张大人,说话可得考虑长远,别因为四皇子是张贵妃所出,你就站在贵妃那边。”

张尧佐私心被人戳穿,顿时就气炸,看着刚才那人反驳道:“我说这话怎么没为长久考虑了?”

“官家膝下子嗣少,四皇子又是张贵妃所出,身份高贵,立为皇太子哪里不对了?”

宋朝的官员说话向来冲的,赵祯向来又是个软弱的帝王。

所以在朝堂上被朝臣们喷,是司空见惯的了。

在如今这般他在上面坐着,朝臣们在下面吵着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只是今日看着底下乱糟糟的一片,赵祯眉头狠狠皱了起来。

底下那些相公们反对他立平安为太子,不就是担忧平安活不到成年吗?

这些相公们,在他没有儿子的时候,逼着他过继宗室之子。

在他有了儿子之后,心里又盼着他儿子早夭。

赵祯心里着实烦都很,眼看着底下还要再吵,顿时他就怒了:“够了!”

“朕今早是来知会你们,朕已经把四皇子立为皇太子的事情,而不是来和你们商量的!”

他这个皇帝做的,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底下的相公们都有各种各样反驳的理由。

以前的赵祯做事之前瞻前顾后,总想着不好的事情,所以做起事情来畏畏缩缩,很是懦弱。

但是立太子这件事情,是他坚定都想法,无论是谁也没法改变的!

赵祯很少在朝堂上发怒,如今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吼。

倒还真把底下的相公们给吼愣住了。

但听清楚官家的话以后,随即张尧佐就得意洋洋的看向那些和他唱反调的朝臣们。

那眼神仿佛是在嘲笑众人自不量力,竟然和他作对。

这朝堂上的官员许多都是有点轴的,和上位者唱反调的反骨,即刻就被触发。

谏言官余靖随即就跪了下去:“趁现在甚至还未昭告天下,请官家三思啊,万一以后发生了意外,官家要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谏言官,拼的就是敢说来获得上位者的赏识,但是这未免也太敢说了。

余靖这话一出,是彻底惹怒赵祯了。

“朕的平安好好的呢,你就如此诅咒他,到底是何居心!”

“立皇太子的事情朕心意已决,众位相公若是还有意见,那就自己拔刀自刎吧!”

第604章 生死两皇后张氏之子(12)

赵祯今日是真的生气了,怒气冲冲丢下一句话以后,留下满朝的官员们,愤怒离开了大殿。

张茂则一见时机不对,赶紧哎哟了一声,给赵祯擦着屁股。

满脸无奈的朝着底下的百官们道:“各位大人,圣意已决,今日朝会就到这儿了,各位大人还是早些回去吧。”

留下一句话,张茂则也不在看底下的文武百官,急匆匆追着赵祯的步伐就出了大殿。

留下殿里的一众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大眼瞪小眼。

张尧佐现在是得意了,官家家走了以后,他看着还留在大殿里没离去的大臣们,脸上差点没把得意二字写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