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成了女配之子(977)

作者: 顾锦年 阅读记录

是个读书人,却又不像那些只会读书和念酸唧唧的诗的老古板,张口闭口都是规矩束缚。

反而会讲许多天南地北的事儿,也会讲很多笑话,常常逗得裴宁沁哈哈大笑。

她在京城所学的贵女那一套,在边关这边也丢的差不多了。

这段时间裴宁沁见惯了自由,也交了朋友,见惯了很多事,慢慢的对于曾经执念的事情像是突然想开了一般。

只觉得从前的自己实在幼稚的可怕,张口闭口都是喜欢啊,爱啊的。

幸好家人没往外传,否则如今她的脸面都不知道被丢的有多干净了。

裴宁沁一共在边关待了大半年多,这大半年里,也经常和同一个人一起游玩,探讨。

因为二人的特殊身份,两人都相互隐姓埋名。

但彼此之间是能从对方眼里看得出些情谊的,可是也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裴宁沁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她知道她或许对眼前的这个少年有点心动。

可如今爹娘已经替她寻了一门好亲事,她不会辜负爹娘的意愿的。

不过像这样能谈得来的异性知己,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

所以裴宁沁还是格外的珍惜。

却又怕和对方相处,会让自己陷进去,于是到后来察觉到自己的心意以后,裴宁沁慢慢的也不敢受邀了。

赵星潭出身豫国公府,是府里的嫡长子。

在人才济济的京城中,算不上特别出挑的,但也算不上特别差的。

因出身高门大户,接受着最高等的教育,所以到了一定的年纪以后,也成功中了进士,进入到了朝堂之中。

他的前半生过得倒是无比顺遂。

到了该成家的年纪,父母也为他挑选了门当户对的侯府姑娘。

他没见过对方,但听说是个娇俏伶俐的姑娘。

门当户对,年岁又相当,所以赵星潭并没有什么意见。

反正父辈的婚姻也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过来的。

娶个门当户对的妻子,对于继续繁衍他们国公府的荣耀也有帮助。

于是他同意了这门婚姻。

不过在成亲之前,他收到了去边关查案的消息。

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母亲和他说,让他去给侯府的姑娘递封书信,也算是开始维持两人的感情。

可是赵星潭走的太匆匆,书信已经准备好了,却忘了送去侯府。

来到边关以后,连夜追查案件,期间他认识了一个来自京城的姑娘。

她带着京城的口音,笑起来有两个小梨涡,很是引人注目。

她也不像京城的那些大家小姐一般,笑不露齿,反而开心了就哈哈笑,不开心了就撅着个脸,还会用眼睛瞪人。

明明是很凶巴巴的表情,可是赵星潭看来却很可爱。

每当对方撅着个脸的时候,他脑海里都有些烦躁,想着该说什么样的话重新把这个姑娘哄开心。

于是为了哄这个姑娘,向来只会查案的他,特意去学了好多笑话,为的就是能时不时露出一句,惹对方哈哈大笑。

每当看着她笑时露出的那对小梨涡,赵星潭都觉得自己异常着迷。

相处了许久后,赵星潭也发现了自己每当见到这个姑娘,心脏都会跳的有些厉害。

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喜欢与爱。

或许他喜欢上了这个认识不久的姑娘。

可他在京城是有未婚妻的啊。

对方是侯府出身,又有着那样骁勇善战的哥哥和父亲,不是他们日渐落魄的国公府能相比的。

他想娶这个有着小梨涡的姑娘为妻,就必须得退掉京城那边的婚姻。

他舍不得她为妾。

可侯府不好糊弄。

若是退了人家的姑娘,指不定就此他们国公府就会遭到报复。

于是那段时间,赵星潭也常常夜不能寐,想着该如何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来解决这件事情,迎娶自己喜欢的姑娘。

可还没等他脑海里想清楚,他中意的人却不受邀了。

每次他传口信邀她出来,她也不出来了。

大周的人太多,多到只要不到指定的地方,哪怕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有的人也一辈子见不了面。

赵星潭怕以后都见不到那个有着小梨涡的姑娘了。

于是他慌了。

情急之下他就想,他一定要退了侯府的婚姻,哪怕遭到侯府的报复,他也要退。

这辈子很少能遇到能和自己谈天说地又合得来的,他不想错过他中意的姑娘。

也幸好他和侯府姑娘的婚约是父母定下的,他们还并没有任何感情,想来退亲也只要两方同意就能顺利完成的事情。

而恰好侯爷和世子都驻守边关,他想着与其去京城闹得沸沸扬扬,不如在边关这边就把事情说清楚。

于是赵星潭就找到了裴家在边关的府邸。

第869章 对照组重生文女配之子(62)

站在大门,看着那威严的石狮子,赵星潭不止一次庆幸,幸好当初的那封信没有送去侯府。

否则一旦他和人家的姑娘有了牵扯,退亲就会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了。

幸好,一切都来得及。

如今他们没有感情基础,想来侯爷应该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会明白他的心的。

于是下定了决心,赵星潭毅然决然的就走入了府邸。

让门房进去通报。

近来边关太平,裴候和裴逸礼都有大把的时间在家里陪裴璟。

最近他学会了走路,踉踉跄跄的像个小企鹅似的,一家人都特喜欢看着他走路。

也喜欢用些东西哄着他走路。

裴宁沁近来心情不是太好,总感觉心里装的事,忧心忡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