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续写女主角(156)+番外

作者: 千岁一时 阅读记录

而唐惟为什么要跟她说这些。

或许唐惟不是在那个世界要离婚,而是想现在离?

唐惟的死到底跟李以乔有没有关系?宋亦泠不知道,她其实不想再管这些事情。

人有时候活得自私一点,变得更洒脱一些。可闻锦是替唐惟死的才回来了。

宋亦泠走神,在到放映厅的路上险些撞了人。

她悄悄从VIP通道进去,站在最后方不被人注意到的角落里看闻锦,底下乌压压的记者扛着摄像头,话筒将闻锦挡住一半,她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点侧脸。

还是在闻锦偏头的时候。

宋亦泠拿着手机,举高给闻锦拍照,就像是当初她在话剧现场的后排录视频一样的,她找角度,钻在不被发现的嘉宾里。

认真拍着只有侧脸的闻锦。

闪光灯在暗黑的角落里一亮,旁边人好似发现了她,吸气捂着嘴,轻声且惊讶:“是宋亦泠老师吗?”

此刻宋亦泠才侧首去看,小姑娘染着漂亮的金发,带着一副黑边眼镜。

在得到肯定的答案以后,提着包从座位席悄悄出来。

“您是在拍闻锦老师?”

“嗯。”宋亦泠礼貌地笑。

“我有凳子。”

一个约莫一本书大小的折叠小凳从背包里掏出来,展开十公分的高度。

“过来,这边可以拍。”小姑娘朝她招手,给她引路往下走,现场的注意力都在台上,没人会注意到她,在体验这种不被注意的生活时,是一种惬意。

那种明星身份加持的光环,让她享受过名利,享受过优待,享受过被仰望。

而成为普通人这个过程变成了一张体验卡。

时间特别短暂,短暂到可能她拍不了几张像样的照片。

“您站凳子上拍。”

“谢谢。”宋亦泠脚踩凳子,在拍照时调整角度。

记录对方是个习惯,闻锦也会记录她的生活,比如会在她睡着的时候,盖着毛毯趴在办公桌上。

那张照片每每想起来都觉得很难看,而闻锦绝不删,时不时跟她说想换成微博的头像,但作为公众人物,行为都受了限制。

记者正在采访闻锦这部电影的感悟。

这是必要问题,走流程,所以闻锦怎么答她们都觉得无所谓,因为今天回去要交差的重点并不是这些。

闻锦入圈十几年,不用背稿就知道怎么答,也不会给人剪辑乱炒的机会。她说完等着记者往下问,一如既往抬起头看高处。

“那小锦,我们知道《深处》电影是您第一次尝试这样的角色,您之前也做过很多功课,会觉得某些功课是在电影拍摄途中用不上的吗?”

她在记者的问话里捕捉到一个手机,微笑,配合拍照。

“小锦?”

闻锦回过神:“不好意思……”

……

宋亦泠低头看着手机里的照片,忍不住轻笑,照片里的闻锦带笑地看着镜头,光线恰好在面部中间,闪光灯下这人褪了青涩,眼里还是往常的乖巧。

这张照片拍的很好。

宋亦泠满意地收了手机,蹲身叠凳子。

小姑娘掏出湿巾,连忙接过来:“我来擦,宋老师您能给我一张签名吗?我是您的粉丝,喜欢您很多年了,从您拍《仙渡》那会儿到现在。”

在这里,宋亦泠很久没给人签过名了。

她也没有犹豫,点头问:“签在哪儿?”

“衣服上吧,谢谢宋老师。”小姑娘特别客气礼貌,把笔盖抽开,让宋亦泠给她签在了内里的白T上。

刚签完,耳边传来记者说谢谢的声音,闻锦的问题也回答完了。

而接下来记者的下一个问题直接拉回了她的注意力,问到了大众最爱的八卦环节,媒体用打招呼关心闻锦住院的话题开始切入。

韩钰的反应是极快的,在记者刚问完了这句话以后,不等闻锦回答先说采访结束,拥护闻锦下台,留下别的明星在场继续接受采访。

宋亦泠归还笔后,也默默地从后场离开。

“真来问了,现在的记者不比以前了,胆子越来越大,但比起港媒那些犀利的采访,内地其实温柔很多了。”韩钰在安慰闻锦。

闻锦想起来在《仙渡》剧组的时候,温柔吗?并不,当时记者团队也是这么直接的问孟佳带资进组的事情。

和那几年相比,现在带资进组这样的话题根本上不了热搜,因为太过常见了,大众也就并不关心。

“你别放在心上,没事的。”韩钰还在安慰她,“今天表现很棒。”

闻锦转头对着她笑:“我没有放心上,对了,后面不接戏的事情对接好了吗?”

“对接好了,傅田那边我也问了,她手上的确是有个《冬三夏》的本子,但不过这个本子她一直还在改动,没给人看过。”

“那她没问你怎么知道的?”

“问了,随便编咯。”韩钰耸肩,无所谓一道,“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闻锦当时脑子没转过来,她不擅长撒谎,尤其是在这么了解她的韩钰面前,撒谎更是不会。

“我跟她说的。”

宋亦泠的声音像是解救她的良药,瞬间给她心脏装了一颗定心丸,整个人身子瞬间松懈了下来,呼出一口气。

韩钰总不好继续把这个问题抛给宋亦泠,点了点头信了。

“我先带她走了。”宋亦泠握着闻锦手腕,闻锦也很自然的挽着她。

“访谈节目那边导演想明天晚上见小锦。”

“我送她去。”

闻锦问:“你不干别的?”

“都要进我们家拍摄了,我不好好谈谈?总不能什么都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