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续写女主角(41)+番外

作者: 千岁一时 阅读记录

她们多看了十年娱乐圈的演变,各种艺人奇葩料的曝光。

自然此刻宋亦泠有更好的应对方式。

在娱乐圈哪些是炒作,哪些是真的,圈内人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被玩的都是让滤镜蒙了眼的粉丝。

“现在是实锤状态,大家的关注点是在我们怎么相识,怎么相知,又怎么结婚,我们吵架聊的是谁,这是她们关注的地方,那就按照之前的计划走,把我们准备的东西放出去,我这么说能明白吗?”

闻锦能听明白。

杨诗词问:“之后呢?”

“我的公开是不需要任何正面的回应,只需要找个娱记拍我们一起前往横店。”宋亦泠的声音娓娓道来,“调动情绪的剧本才是好剧本。”

杨诗词顿然醒悟,新玩法,而放出去的蛛丝马迹就像是剧本一环扣着一环。

然后再找营销号大量洗关于她们恋爱的细节,以圈内恋爱隐藏多年不容易这样的关注点去赢一波CP粉。

只要有一波RPS粉丝群体,那传播力就会稍强一些。

RPS:real person slash(真人cp)

杨诗词和闻锦互看一眼。

很显然,这个公关手段在杨诗词这儿通过了。

“怎么让你当了演员,你应该单打独斗自己当资方。”杨诗词扬起眉梢,态度是稳了下来。

手机又响了,娱乐周刊打来的。

杨诗词对着她们比了个手势,声音应着电话那头:“不好意思,亦泠目前不接采访。”

杨诗词的电话被各方媒体打爆了。

这时候谁能采访到宋亦泠谁就是独家料,毕竟宋亦泠是名导器重,圈内外都是榜上有名,粉丝的年龄跨度较大,状态像只闲云野鹤不问世事,越这样的人,圈内树敌众多。

谁都等着她栽跟头此时踩上一脚。

闻锦看杨诗词走了,这时候问她:“你早这样想的?”

宋亦泠倒是很闲淡,应着:“没有,刚刚想的。”

“刚刚?”闻锦更为诧异,“那之前呢?”

“之前没想好怎么公开,炒作和爆料不同,炒作是有痕迹的,但是爆料不一定,料要怎么爆?怎么保真,什么时间段爆,一个环节没有控制住舆论方向,那定好的结果都作废。”

宋亦泠跟她解释的时候,往卧室走。

客厅很冷,她打开闻锦的衣柜找外套。指尖滑上一件白衬衫,这年最流行的衬衫设计是在衬衫上镶钻点缀。

闻锦跟上在后边:“你让谁编的本子,靠不靠谱?”

她指的是爆给大众看的——从暗恋到隐婚。

“我写的。”宋亦泠回完微顿反应,转头看闻锦,“不是编的。”

闻锦还没细看过,密密麻麻像蚂蚁工坊排列的小故事她没来得及看。

宋亦泠把衬衫扔到床上,语气平淡说:“需要编吗?你有时间好好看看。”

闻锦听得半懂,不过心里有谱了。

大多数看故事的人喜欢故事能打动人心,打动人心关键在于共鸣点,吃瓜群众多数活跃于三点一线,演员不一定就等于明星。演员需要演好戏有好的出圈作品。

而一个成功的商业化明星是要能撑得起话题度的,有供大众讨论的点。

普罗大众喜欢谈论明星私生活,路人比粉丝更爱扒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发展结局。

闻锦和宋亦泠最早被爆出来的时候,观众是不接受的,不接受她,也质疑宋亦泠的眼光。

宋亦泠虽掉粉,但还是会有小撮磕颜的cp粉自成团队。

随着她们两人都渐渐的淡了一段时间。

网络地热度减下去了,那一部分RPS开始打入到各个圈层,努力做数据将超话活跃起来。

闻锦和宋亦泠当时都没在意,事业照常进行。

不过因为宋亦泠的公开,两边粉丝在线对战将她送上了广场。

上广场:微博实时搜索。

这下带来了更大的流量数据,稀里糊涂的打开了另一条路——转到大荧幕(拍电影)

她拍摄人生

第1部 电影的时候经验不足。

当然,这些没有被宋亦泠写在“剧本”里。

电影的时间较短,叙事结构紧凑,要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揣摩时间较少。

闻锦初来乍到,搭挡一众大咖难免紧张,表情不到位,没有与人物共情,或是接不住戏,各种问题。

归根结底是源自于紧张,她饰演的角色跟她平常演的都不一样。

那是一部抗癌题材电影,她饰演的剧团演员赵芯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在病患群里看到一个病友邀请,参加一场特殊的葬礼,给活人的葬礼。

在开机前,闻锦走访过很多医院,也跟着一名尿毒症患者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一个星期。

电影题材多数都是展现底层社会,核心立意较强。

导演一直说闻锦揣摩人物还不够。

在拍第二场戏的时候,宋亦泠就偷偷来探班,到片场也没有打扰她,闻锦在工作间是不知道宋亦泠来了。

收工后,她吃不下饭。

那段时间压力很大,初上大荧幕的作品,她的部分呈现的如何,决定了今后在这个圈层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

宋亦泠在她住的酒店楼层电梯门口等她。

那是冬季,宋亦泠穿着一件羊绒大衣,帽下带着黑色口罩,一直到鼻梁处都被遮盖的严严实实。

闻锦欣喜之余都忘了问宋亦泠怎么在这儿,直接就扑进了她怀里。

昂首时,唇角往下瘪就哭了,两个眼睛水灵灵地望着宋亦泠。

宋亦泠知道她委屈什么,还笑着问:“怎么你就想我想成这样,一见面就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