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氪金后小皇子变成了亡国昏君(222)

两个皇子只剩下一个,那可不就是独木难支么。

梵音大师这番话,正如同一根刺,扎在了开平帝心中,让他怎么想都不得劲。

“朕思量着,还是给云麾将军发一封急信,让他派一支部队,再去搜寻搜寻玄极的下落。”开平帝喃喃道。

大皇子听到这话,眼睛旁边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了两下,好不容易在父皇耳边吹风,让他厌恶了魏玄极,这回可好,梵音大师只说了两句模棱两可的话,父皇又倒回去了。

“父皇,先前不是商量过了么,要留一支部队在那边,需要持续的粮草供应,而且找人如同大海捞针,希望渺茫……”

大皇子劝到一半,开平帝忽然不快地看着他:“魏玄通,再怎么说,玄极也是你二弟,他失踪在外面,还是为了保护大晟的子民,你怎么就一点都不担心他呢?”

大皇子哽住。

“哼,说起来,你还没有出去带过兵打过仗吧?在北方边境打仗,那是极端恶劣的情况,玄极还能力挫北狄狼王,实在是有万夫莫当之勇,可惜,真是可惜了,若是你有容人之量,与你弟弟相处融洽,把江山交给你们,父皇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呢。”开平帝一边摇头,一边叹息,俨然是觉得,眼前这个大儿子,在打仗方面,远远不如二皇子。

大皇子心下一沉,他一直斟酌着话术,不让自己显得特别无情,却在今天疏忽了,还是让开平帝对他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父皇,这……二弟贪功冒进,陷于风沙,还耽误那么多人力物力去找他,这也不是儿臣能控制的啊,”大皇子甩完锅,缓了语气道,“若是父皇放心不下,儿臣这就传信给云麾将军账下的裘光将军,叫他留下寻人,找不到人,就不许回来,父皇以为如何?”

开平帝这时方才露出了些好脸色,瞅着大皇子:“这还差不多,有点做兄长的样子了,就以你的名义去传信,让裘光留在北狄,什么时候找到了二皇子,什么时候再回来。”

大皇子勉强撑住脸上恭敬的模样,眼底却有戾色闪过,他向开平帝躬身拜道:“儿臣遵旨。”

*

回到端阳宫,大皇子怒气冲冲地抓起一旁架子上的文竹花瓶,“嘭”地砸在地上,连土带文竹带瓷片散了一地,宫女们急忙上来收拾。

杜人五狗腿地凑上前:“大殿下,您这是怎么了?今天上香出了什么事吗?”

大皇子满脸的不快:“还不是因为朝阳宫那个杂种。”

“他不是已经……”杜人五比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父皇今天上香的时候,听了两句模棱两可的佛经,突然又善心大发,让我写信给云麾将军,留下一队人,继续搜寻魏玄极的下落。”大皇子不快地说道,“怎么,当初全军班师回朝的决定,不是他自个儿在大朝会上说出来的么,金口玉言,怎么又怪到我身上,说我无情?”

杜人五赶忙跟大皇子比食指:“大殿下,这话咱们可不敢说,万一被有心人听去了,可怎么办!”

“哼。”大皇子也知道这话大不敬,不再谈这件事了,“杜人五,你拿纸笔来,本王说,你来记。”

杜人五连忙把纸笔拿来,放在桌上,大皇子口述了叫裘光留下,继续搜寻二皇子的命令,杜人五写完信,等笔墨晾干,呈给大皇子看。

杜人五虽然是个狗腿,但文书工作做的好,大皇子看过之后,点了点头:“就这样,快马加鞭,寄出去吧。”

杜人五要走,大皇子又叫住他:“等等,你出去时,顺便传朱起来一趟。”

少顷,户部侍郎朱起来到端阳宫中。

这半年来,这位谋士给大皇子出了不少计策,大皇子对他十分倚重,端阳宫一直缺一位有谋略又能干脏活的人,朱起就完美地胜任了一缺口,以至于大皇子有什么事儿都想叫他来参谋参谋。

“朱侍郎,快快请起。”大皇子扶起下拜的朱起,“今天请你来,是想让你给本王出出主意。”

说着,他叫杜人五简单把事情复述了一遍,问朱起:“朱侍郎,你说本王这样应对合适么?父皇会不会仍然耿耿于怀?”

朱起笑道:“大殿下做得很好,臣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了。”

大皇子点点头,又道:“那本王就放心了,派裘光去,肯定是找不到二皇子的,就算找到了,也能变成找不到,不过,我的姿态摆在这里了,父皇总不能再说什么。”

“正是如此,不过,大殿下,你有没有想过裘光是否愿意长留在北境呢?”朱起问道。

“这……”大皇子没想过这个问题,裘光是他的人,虽然发下这个命令有些委屈裘光了,但是也没有其他人选可以承担这一重任。

“大殿下,裘光此人极为善变,还是小心些利用的好,臣以为,不如把他的儿子裘玉阳加以重用,让裘光不敢产生异心,也安慰了他留在北境的委屈,不知大殿下以为如何?”

“还是朱侍郎考虑得周到!”大皇子连连点头,说实话,他连裘光的儿子叫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这个裘玉阳是个什么性子,目前在做什么。

朱起给大皇子出完主意,便先行告退了,大皇子把裘玉阳的履历调出来一看,不由得乐了。

这裘玉阳曾经在大绍时期当过县令,但因为手段过于狠辣,引起百姓抗议,冲击县衙大门,裘玉阳连夜逃跑。没想到这个污点,竟然成了他投靠大晟的敲门砖,他声称自己是一心想投靠大晟,所以才坚决辞去大绍的官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