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氪金后小皇子变成了亡国昏君(242)

周元瑢这才收回了玩笑的态度:“怎么样,有线索了吗?”

他心中想道,小皇子的办事效率也太高了,昨天梦里才跟他传递了消息,今天一早,魏玄极就来找他说件事。

想一想魏玄极一大早就从宫里出来接他,小皇子是什么时候告诉魏玄极的呢?难不成天没亮就跑到朝阳宫去了么?他们兄弟俩关系倒是很好,只是从来没见过他们两个在一起的场面。

魏玄极道:“我是想告诉你,不必再去挖魏玄通和中间人接触的证据了,我已经有了物证,可以证明魏玄通有罪。”

周元瑢惊奇:“什么证据?”

“你还记得裘光么?”魏玄极道,“他们家现在被大皇子搞得家破人亡,家宅被大皇子的手下一把火烧了,街坊有人目击到,再加上裘玉阳也没保住,下了大狱,如今裘光正在积极联络我,打算背叛他的旧主子。”

“你打算让他做人证?”周元瑢隐隐觉得有些不妥。

“他这个人两面三刀,嘴巴里没有实话,我并不相信他,不过眼下的情况是,他需要我的救助,如果我不伸手帮他,他在京城就混不下去,”魏玄极说道,“所以,我让他交出与大皇子的通信,并且把这些信匿名呈报给皇上。”

“可是,这样做的话,他连命都没了,他怎么会听你的呢?”周元瑢指出其中的矛盾之处。

“信件中提到裘光的部分已经被抹除,只能看出信件出自端阳宫,”魏玄极胸有成竹地说道,“你放心吧,只要这些通信交到含澜殿的书案上,父皇一看就明白了,有些东西再怎么遮掩也不会变的。”

周元瑢仍然有些担心,但是魏玄极自信十足,确信这一次捏死了魏玄通的把柄,一定能在开平帝那里掀起惊涛骇浪。

而且,匿名上书,开平帝就算想追查是谁把这些信摆在他桌上的,也无从查起,魏玄极并不担心自己会被开平帝怀疑。

“可是,你确定皇上不会像以前那样包庇大皇子么?”周元瑢忍不住质疑道,“以前就算你有理,大皇子没理,皇上都要偏心大皇子那一边,何况这种会引起朝堂震动的大事。”

“话是这么说,但魏玄通犯下的罪实在太大了,谋杀自己的血缘亲人,这件事,父皇不会轻易放过的。”魏玄极笃定地说道。

周元瑢叹了口气。

在听到魏玄极提及“父皇”二字时,那种淡淡孺慕的情愫,仿佛萦绕在唇齿之间。

虽然已经对开平帝失望无数次了,可是毕竟还是他的血亲,是他的儿子,魏玄极还是对开平帝存有幻想,希望他的父皇对他也还保有一丝丝的父爱。

这份幻想,让眼前意气风发的青年皇子显得有些可怜。

周元瑢没有再说什么,他没有权力去打破这份幻想。

而且,他也不能预计,皇上看到大儿子谋害二儿子的证据时,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也许就会像魏玄极说的那样,这种触及底线的问题,皇上真的无法再包容大皇子,他可能会震惊,会反思,至少给大皇子一些惩罚,让这个已经偏离正轨太远的大儿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那样一来,魏玄极心中的委屈和不平,或许能够化解一些,至少不要让他想起童年时,太过难受。

“好吧,”周元瑢叹息一声,“但你一定要做得谨慎,千万不要让皇上怀疑到你头上。”

“我知道。”魏玄极扬起笑容,“你放心吧,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我了。”

*

当天晚上,一封匿名信出现在含澜殿的书案上。

开平帝每天晚上都会看一看新近递上来的折子,今晚也不例外。

他喝了一点西域酿酒法酿的葡萄酒,这会儿正心情舒畅,往书案前一坐,就打算开始晚间的办公。

信是在开平帝拿起第一封奏折的时候,两封奏折中间掉出来的,开平帝还迟疑了一下,怎么会有人把不是奏折的东西夹在奏折中间送过来,这也太不严谨了。

这样想着,开平帝把信展开,决心看一看到底是谁这么马虎。

他的目光本来是放松而愉快的,却在看到第一行字时,呆住了。

越往下看,越是心惊!

周遭的空气都变凉了,开平帝握着信纸的手止不住的颤抖,他瞪着眼睛,把信读完,忽然间用力一抓,将信纸抓成一团,紧紧攥在手心里。

含澜殿中传来低沉的怒吼,仿佛中了冷箭的猛虎,毫无防备,痛彻心扉,却又不知道这冷箭是从哪里射来的。

想要寻找一个发泄口都不能!

*

深夜,开平帝急召大皇子进含澜殿,关上大门,谁也不许进去。

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大皇子一夜未归,大皇子的随从在含澜殿前站了一晚上。

第二天,开平帝称病,没有上早朝。

第三天也没上。

宫里发生的事,都是大事,尤其是这等皇上深夜急召大皇子的动静,简直是惊天动地,震撼朝堂。

臣子们在大太监第二次宣布“皇上今日不上早朝”的时候,纷纷的议论已经达到顶峰,各种谣言漫天乱飞,有说皇上犯了急病,可能马上就要驾崩,叫太子去是让他先有个心理准备,也有说是太子又犯了错误,把皇上给气病了,别看现在风平浪静,过不久可能就会发生地动山摇的大事。

大家都人心惶惶,在这样的变动之际,没有人想站错队,然而宫中的风向实在难以捉摸,没人知道前一天晚上含澜殿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本着摸不透风向就看杨太师怎么做的安全守则,朝臣们一个个都暗中观察着杨太师的反应,甚至有急躁的直接上去问杨太师,皇上和大皇子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