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氪金后小皇子变成了亡国昏君(287)

今天,他就是要死杠到底!

“启禀父皇,今天晚上的莲花灯会,周大夫一直与儿臣在一起,寸步未离,儿臣可以证明,他和这帮刺客一点关系都没有!”魏玄极语调铿锵地说道,“儿臣可以用性命担保,周大夫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

开平帝气得气血翻涌,指着魏玄极,半晌说不出话来,本来,他还觉得魏玄极这耿直的性格挺稀罕的,现在,他才发现,那是因为这份耿直不是冲着他来的,一旦冲着他来,他根本受不了。

杨太师则在旁边想道,自己介绍给魏玄极的约会地点,果然被他用到了周元瑢身上。

果然?嗯,一点都不意外呢。

第124章 二更

“阿弥陀佛!”

开平帝和魏玄极正在僵持之时,身边突然传来一声佛号。

德高望重的大相国寺主持梵音大师带领座下弟子来到人群之中,人们自动为他分开一条路。

开平帝稍稍收束心中的嗔念,看向梵音大师,显然,大师是有话要说,他对大师的话一向推崇,年纪越高越是如此。

“皇上,寺中发生这样的事情,惊扰了皇上,贫僧感到十分过意不去,不知皇上现下可还好?”

梵音大师的声音温和宽厚,上来先问候开平帝,开平帝心中一暖,也向梵音大师还礼,表示自己没什么事,大相国寺本来是佛门清净地,会发生这样的事,也是意料之外。

梵音大师将自己手上的檀香念珠取下来,递给开平帝,告诉他,只要日常佩戴这串念珠,时时冥想自身,便可以逢凶化吉,平定心绪,延年益寿。

开平帝赶忙道谢,将念珠佩戴在自己手上,感到梵音大师的体温仍在,心中顿时踏实了不少。

杨太师在旁看着,见方才还是剑拔弩张的气氛,梵音大师不过出来说了两句话,就把皇上安抚住了,刚才那僵持的局也就解了,心中不由得暗自感佩,说厉害,还是梵音大师厉害。

“阿弥陀佛,今日是莲花佛陀的圣诞,佛陀不愿见到世人受苦,因此敝处才立下莲花灯,为百姓设下祈愿花灯,皇上若是心中有念,也可以一同来许愿。”梵音大师说道。

开平帝叹了口气,道:“这就不必了,朕早就过了在莲花灯前许愿的年纪了。”

“人生在世,既然没有出家,那就是在家人,人都有家,皇上也不例外,莲花佛陀保佑的乃是家庭,皇上又怎么会不在许愿的年纪呢?”梵音大师微笑道,“何况武王殿下又这般年轻有为。”

开平帝却摇了摇头,长吁短叹起来,那意思仿佛在说,他的子嗣并不能让他满意。

“方才贫僧听到武王殿下与皇上争执,似乎是与少府寺的周少监有关?”梵音大师问道。

他已经习惯叫周少监了,这么长时间没和周元瑢见过,还停留在周元瑢的上一个职位。

山。与。

三。タ。

“梵音大师,你也听说过他?你不会也要为他说话吧?”开平帝迷惑不解。

梵音大师微笑道:“皇上忘记了,是皇上把周少监派到贫僧这里来的,大相国寺和寺前的净琉璃街,这一年来,托周少监的福,都未曾淹水,僧人们行动起来,也十分便利。”

开平帝想起来,是有这么一回事,一开始排水系统是在大相国寺先修建起来的,梵音大师对周元瑢有印象也不足为奇。

“他在这方面是有几分才能。”开平帝也不得不承认。

“贫僧在这大相国寺之中,每到初一十五,便会看到百姓们熙熙攘攘地来,热热闹闹地举办集会,再心满意足地散去,有时候集会会一直延续到深更半夜。”梵音大师声音和缓,不紧不慢地说道,周围的人不由自主便想听他说下去,“来到这里的百姓,莫不称颂皇上,因为皇上慧眼识珠,擢拔周少监上来负责此处的工程,才有百姓们越来越好的生活,百姓们不知道周少监,不知道武王殿下,却知道净琉璃街,知道灵渠,知道因此而感谢皇上。”

开平帝微微怔忡。

这话倒是没说错,这些有利国计民生的工程建设起来,百姓们多半不知道是谁负责的,却能切实体会到其中的好处,把这份感激和爱戴算作当朝皇帝头上。

“皇上可以仔细想想,这一年中,京城中的税收是不是有所增涨,来往的客商是不是变多,登记在册的户数是不是有所提升。”梵音大师笑着问道。

正是年底之时,六部都在做一年之中的统计,这些数目以奏折的形式呈现上来,确实如梵音大师所说的那样。

只不过,开平帝从来没想过,这会和城市改造有什么关系,只当是休养生息得差不多了,百姓也有余钱来消费,再加上各部呈报统计结果时,生拉硬拽也会归因成自己部门的功劳,开平帝也就没往没有统计发言权的少府寺想。

现在想来……可能确实有一些关系。

“武王殿下能为皇上举荐出这样的人才,让他造福京城这一方百姓,功德称颂,可都加在皇上身上,皇上为何不喜呢?年初皇上在敝寺进了一柱香,愿大晟千秋万代,盛世繁华,这愿望是十分宏大的,需要皇上拥有同样开阔的胸襟和识人的眼光,皇上既然能建立大晟,定不缺乏这样的胸襟和眼光。”

一番话从容说罢,梵音大师双手合十。

开平帝听完梵音大师的话,本来激动的心绪,也渐渐趋于平静,是啊,虽然他年事已高,渐渐力不从心,可是,他的功业摆在那里,是他建立了大晟,他是开国之君,曾经那么多的难处,他都安然度过了,凭借的不就是身边的人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