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奴持刀重生(265)+番外

作者: 今州 阅读记录

白牙恭敬道:“是。”

在千里目的观望下,高骊顺着人群盯准刺客。

烟毒带来的影响还没有彻底解除,在他眼中仍有一小撮人只能看到一双眼睛,而看不到脸庞轮廓。此刻奔逃的数千人当中,晋国人在他眼里有鼻子有嘴,只有那些刺客徒有一双警戒的猎人般的眼睛。

高骊很久没有遇到过这种捕猎的感觉了,少年时他师父训练他练武,一入山便是锻炼这种在猎人与猎物当中切换的直觉。

直觉到了,万物都是猎物。

天地只有他一个猎人。

高骊抓住了第八个刺客,毫不犹豫地一刀下去,而后又若有所感地回头。

典客署窗边,云仲啪地放下了千里目,一时之间心跳如雷。

白牙关切问:“公子?”

云仲方才看到了晋帝回头望来的一眼,脊背有些悚然。

“……无事。”

第96章 二更

东区行刺皇帝之事耽误了高骊回宫的时间,本来准备回府回宫的西区贵胄们都被惊动了,乌泱泱地不约而同都赶到了东区,齐心协力地把东区的混乱镇压下来。

到了申时,东区平稳下来,唐维清点因踩踏而受伤的人数,麻利地现场登记做账目,正好吴攸和高瑱都来了,便上交过去让他们出钱。

吴攸随身带着私印,毫不拖泥带水地盖过,反倒是一旁的高瑱皱着眉仔细校对账目,夸赞的话是谨慎,实话是小家子气。

吴攸快步走去高骊等人身边查问情况:“陛下可曾受伤?”

高骊小臂被暗箭擦过,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伤,他都不屑于提。只有梁奇烽当初站在前头牵马绳,冲在前面自作主张地护驾,导致被暗箭伤了不少处,高骊的坐骑都没他伤得多,但没伤到致命所在,现在正躺在担架上呻/吟,念念叨叨说着些尽忠的话。

高骊全然不想看梁奇烽一眼,把人丢给唐维,提着刀和袁鸿张辽等人汇合:“你们抓到其余的刺客了吗?”

袁鸿耸耸肩:“刚抓到手就咬舌自尽了,一个个鸡贼得很。”

张辽点头:“我这边也是,逮不到活口,陛下那边呢?”

高骊找不到可以擦刀的布条,只好荡了荡长刀:“原本以为你们能逮到几个,一时兴起就都杀了。”

袁鸿:“……”

张辽摸摸脑袋:“不过反正也有留下尸体来,带回去让军师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吧。”

袁鸿有些无奈:“啥事都交给我媳妇,他都快瘦得掐不出两把肉了。”

高骊转头看看,看到吴攸在那问唐维情况,于是便过去把刺客尸体的事抛给了他,吴攸痛快地答应了。唐维干咳一声,顺风顺水地也把梁奇烽丢了过去,一甩袖继续把北境遗民护送回城郊去。

高骊擦完刀宝贝地收回刀鞘中,到北境队伍当中走了几个来回,没有伤患才放心。待把众人护送回城郊,天色已不早了。

回来时张辽情不自禁地感慨:“这次刺杀和去年八月八那天晚上的相比,那可真是太儿戏了,能打的都没有,还在青天白日里搞,闹着玩呢?”

八月八时,唐维和袁鸿都还没有到达长洛,到了之后又急着养伤养身和暗中调动布置,眼下听张辽感慨,便问起了当夜情况。

高骊在旁听着张辽的回忆,眼皮一跳,那天是他在护国寺接到了天命信物的日子,因着老秃驴国师指认他是天子,那天晚上世家六大家都派了精锐的刺客到吴家偏宅当中去杀他。

那时候情况的确凶险,张辽受了一身重伤,差一点小命不保,不像高骊前有谢漆过去打定心丸,后有霜刃阁三个阁老出山来庇护,身上都没有挂彩。

高骊想起了那天晚上三个阁老前言不搭后语地和他说的几句话,那时刚得了念珠,脑子一片乱糟糟,压根没能想清楚多少东西,现在仔细回想起来,忽觉太阳穴突突的疼。

一旁唐维和张辽说着话:“看来当初世家是真的想让你们悄无声息地溺毙,动起真格来还是瘆人。今天这一出虽然像是作秀,但比上一次还要罪大恶极,混乱之下踩踏的负伤者太多了。不管这事和宰相有没有关系,还是让他去处理比较好。”

高骊越想越觉得头疼,抬起手按住额角,旁边的几个老伙计都发现了他的异样,连忙问起怎么了,高骊皱着眉挥手。

正兀自头疼,半空中出现了海东青的身影。

*

高骊回到宫城时天已经黑了,回到天泽宫时见到门口不远处站着两个女子,一个是女官装束,一个一看就是异族女子,他恨得手都在发抖,却也知眼下不是再行杀戮之事的时刻,匆忙进宫里去。

踩风上前来跪呈藏书阁的事,高骊唇上血色消失,三两步冲进天泽宫,一进先闻到满宫浓郁的酒香。他心上更慌,往里多走几步,一眼看见谢漆穿着单衣坐在爬梯的阶梯上,眼睛上绑着一段遮眼的黑布,安安静静地伸出右手任由神医在他手臂上扎满了银针,整个人像是刚从酒缸里爬出来的一样,散发着浓郁的酒气。

高骊的眼睛死死停在他左唇那颗绮丽的朱砂痣。

朱砂痣下的白皙肌肤上有一小块云朵似的青斑。

他对那青斑熟悉不已,谢漆原本身上有三处,是最直观地反映他中毒与解毒情况的标志,只要青斑有淡化一点点的痕迹,高骊就能高兴得发疯,结果现在他眼睁睁看着谢漆脸色出现了第四块青斑。

谢漆仿佛感觉到了他的回家,歪过头朝他的方向转过脸来,醉醺醺地轻喵了一声。

神医施针施得投入,听见这声音才发现高骊回来,看了他的脸色吓了一跳:“你先别发狂,没事的,谢漆现在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