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奴持刀重生(364)+番外

作者: 今州 阅读记录

高骊不解:“等什么?”

静寂五秒后,一阵巨人猛撼大地似的轰炸声隆隆传来,震得高骊下意识地捂住了耳朵,围在床前的三人也都抱了头,张辽还脸部扭曲地嗷嗷。

待一轮破军炮的轰炸结束,摆在眼前的事实只有一个,即两军架炮对峙的情势变成了暴力的狂轰滥炸。

高骊在轰炸完的余震里起身出去,虽然心里有预设,但一出营帐,他还是被远处的场景震住。

云军与晋军之间的对峙距离被拉长了,因云国人占据的晋城堡垒遭到了一天轰炸,如今已崩塌了大半,云军退进都城腹地,晋军拔营倒退,双方都在逃出对方的破军炮射程。

眼下,倒映在高骊眼里的是两军之间被炸出的近百丈壕沟。

坑坑洼洼的大地上,硝烟如天降异象的灰雾,那堵昨日还高耸的古朴晋城墙,眼下只剩残垣断壁。

它突兀得像世人背后突出血肉的脊骨。

唐维紧随着高骊,声音也浸透了硝烟味:“陛下,您都看到了,局势便是如此。”

关于昨夜高骊擅作主张的夜袭他不问缘由,因为已然失去了寻根问底的意义,他现在关注夜袭后带来的结果。

高骊低声先问他伤亡,唐维道:“我军反应快,昨夜撤得迅速,营帐的士兵多伤少亡,但和你一起潜去云军阵营里夜袭的三百士兵,回来的只有三十七人。至于云军的死伤,让罗阁老来同陛下讲吧。”

罗阁老便是罗海的师父,谢漆派出的影奴刺客之首,一直隐没在高骊周围护卫。

高骊听唐维的意思顿觉不妙,身上肌肉的酸痛感更是不好的征兆,他天生力气大,干什么体力活都不费吹灰之力,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这样极致的酸胀了。

罗师父一直守在营帐外,像一道毫不起眼的影子,唐维刚说到他,他便自觉过来汇报了情况:“陛下昨夜杀云兵三千人。”

短短一句话让高骊定在了原地。

罗师父看了他一眼,眼里闪过几缕疑惑,便言简意赅地补充:“陛下破城入,杀之长夜,无人能阻。”

罗师父不善言辞,以前常被某老友调侃是木头,但迟钝归迟钝,不是没有常人感情。老头干了近四十年影奴,见过许多大世面,但昨夜还是头一遭亲眼看一个人徒手巨力破城墙,与后面长夜的杀疯了相比,破城墙才是更悚然的。

他又看了高骊一眼,默默地想,晋帝是天生怪力者。

高家辈出怪胎。

高骊在硝烟的风中低头看自己箍着念珠的左手,不叫人看见他的眼神。

空气中突然一阵死寂,军队在半空苍鹰的俯瞰下僵硬地换班轮巡、列队点炮,大地上的人在鹰眼里都是蝼蚁大小,包括大本营中心被拱卫的主将们。

新的一轮破军炮又开始对轰了,天地持续了一小阵的失色,待剩下余震,高骊也恢复了镇定,示意唐维进营帐商讨接下来怎么做。

高骊有些失神地低声喃喃:“破军炮一投入战场,从今以后只论刀枪的打仗便终结了。”

唐维叹气了,这才是他最在意的时代剧变:“我也这样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改天换地……我一直在意的世庶之争在现在的局势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了。”

罗师父默默听着,准备记下来汇总成战报,下次一并传信给谢漆。

正想着,高骊忽然转头来低声朝他说话:“罗阁老,昨夜之事,你传给你们阁主了吗?”

“回陛下,已传。”

“那个……信上怎么说我的?”

罗师父据实回答,提到描述他“触目惊心”时,发现高骊的脸上浮现了一种隐隐约约委屈的难过。

“下次传信给你们阁主,”高骊抬手捂了脸,“别提朕打打杀杀的场面。”

战事不知持续多久,他只望将来他在谢漆心里不是个暴戾嗜杀的杀人狂。

*

此时长洛,黄昏时分,谢漆在东区神医的住所里,侧颈浮现了青色烟斑,是烟毒提前发作。

神医熟练地把寸把长的银针扎进他的右臂,边扎边安慰:“那皇帝不是刚打了胜仗吗?你小子怎么还一脸忧心忡忡的死人样。”

谢漆左手按着侧颈的脉搏,看着庭院里沾了残阳的红雪回话:“神医,您一生行医,想必见过的病人很多,世事无常,人命多脆弱,稍有不慎就怕迈进了鬼门关。我近来多梦魇,总梦见陛下发生了些不好的事。”

“一听就是欠喝几剂安魂汤,稍候我给你开点就好了。”神医安慰着,结果就听他拒绝,说是之前曾被关在个地下室,喂了太多安魂汤,骨头一度都喂酥了。

神医嘶了几声,心想这小子怎么这么多灾,便转药疗为话疗:“你那陛下福大命大,身上不知绕了多少条龙脉,当了皇帝就是天命所归的天子,不会那么容易出幺蛾子的。再说,就他那吓人力气,真打打杀杀起来,我看是别人倒霉。”

谢漆沉默地听着,只怕如今的战场上是以破军炮的火力压制为主,不再是过往倚仗单兵素质、军队列阵的简单状况,高骊再力拔山河,也是血肉之躯。

神医不断开导他:“对了,你小子信神佛吗?近来因着这两国开战,南边的护国寺香火可旺了,老弱妇孺们天天争着去拜头香,都是为国运和家里祈福。你心不安才容易梦魇,不如也去叩叩神佛,但求心安。”

“晚辈不信鬼神。”谢漆本能地有些抵触鬼神之说,右臂上甚至泛起了鸡皮疙瘩,“神医您是医者,您信吗?”

“一点点。”神医顿了顿,“我给我师弟师妹,还有他们未出世的孩儿供了三盏长明灯,要是世间真有黄泉轮回,我就希望他们一家三口好好的,来世有缘,再相亲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