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往事(2)
“刚刚在会所,多谢陈先生解围。”这是梁微宁系好安全带后,对男人说的第一句话。
陈敬渊手里翻阅着平板财报,闻言未有多余表情,只在女孩平静的注视中,淡淡应了声“嗯”。
想到自己今晚言语冲动,愈发得罪了陈邵安,梁微宁顿住几秒,又轻声补充一句,“陈先生能否帮我约一下二少,我打算抽个时间,当面跟他道歉。”
“不必了。”
这次,男人温沉的低嗓清晰入耳,他说:“至少一年,陈邵安不会有机会再找你麻烦。”
梁微宁微怔。
一年?
陈邵安含金匙出生,那样纨绔的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唯独畏惧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大哥。
惧怕到何种程度呢。
传言,陈家大佬只需一个眼神,就能让二少气焰俱灭,噤若寒蝉。
思及刚刚发生在酒吧的小插曲,梁微宁不由自主地,心情微妙。
不知道大佬具体用了什么办法,帮她解除了这桩困境。
总之,经过三个月的相处,梁微宁觉得,作为下属能跟在陈先生身边,真的是安全感十足。
港区的夜晚繁华如昼,加长普尔曼匀速行驶在高楼起伏的商业大道上。
车内静谧无比,超出常规厚度的A级防爆车窗,具备超强隔音效果。此时除去轻微换气声,便只剩平板会议里,高管们有条不紊的工作汇报。
这场会议,其实用到梁微宁的地方不多。
她全程在软件里做着记录,偶尔纠正财务人员因‘口误’而造成的数据出入。
每当这时,陈敬渊会缓缓抬目,无波无澜地看她一眼。
那头的高管,则会冷汗淋漓,一边喟叹梁秘书的高情商纠错,一边暗暗记住梁秘书的好。
而只有特助徐昼知道,刚刚那些数据梁微宁只查阅过一次,且她这里并没有保留电子档。
也就是说,她把财务部上季度的报表全装进脑子里,记忆清晰到,可以随时找出每行每列的任意数据,甚至能够精准到小数点后几位。
梁微宁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堪比一台行走的超容量存储器。
关于这点,徐昼真的是自叹不如。
第2章 掌控者
暮色深沉,会议结束已是半小时后。梁微宁熄掉手机转头,扫了眼窗外街景,顿感有些熟悉。
这是,去葵青区的路线?
她不太确定。
直至徐昼适时出声,“陈先生吩咐司机,先送你回去。”
嗯。
可能是她太过专注,错过某些细节。
大晚上不好打车,一个女孩子落单也不太安全,梁微宁没有拒绝,点头道谢,默默接受了老板的好意。
普尔曼一路行驶,少了工作纽带,剩余路程的氛围难免沉闷。
此时,对面男人双目微阖,面容沉静地靠着座椅,西裤包裹的长腿交叠,夹烟的手搭在扶手箱上,那根烟,似乎一直没被点燃。
趁老板闭目养神,梁微宁视线停留的稍久了些。
过去三个月,有无数个这样加班到深夜的夜晚。
有时徐昼会坐在前方副驾驶,只留她一人独自面对陈敬渊。
权力者,天生便带有令人敬畏低头的力量。
心里紧张,是不可避免。
但梁微宁常常安慰自己,脸皮一定要厚,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但在陈敬渊身边能学到的东西,积累的人脉资源,是她去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
诚如此刻,夜雾浓郁,男人深邃侧脸半隐于阴影,窗外时有光晕掠过,长夜在昏暗交替间慢慢流逝,周遭一切都遵循着自己的轨迹,唯有那道清冷廓影,如同神秘古老的山河,始终沉默定格。
梁微宁无端想到王家卫电影下的四格慢镜头。
每一帧,都是顶级质感。
只是,陈敬渊从不需要用镜头诠释。
因为他是掌控者,也永远成为不了谁的画中人。
不知过去多久,车子驶入青衣,由于行人密集,车速明显减慢。
这个时间点,尚有不少居民外出宵夜,梁微宁建议司机就在此地停车,省得到时堵在巷子里进退两难,这里距离住所不远,她可以走回去。
小小的动静,毫无意外打扰到对面人。
陈敬渊缓缓睁眼,视线平静落到梁微宁脸上,低声问她:“平时上下班的通勤时间是多久。”
“四十分钟左右。”她老老实实回答。
“太远。”
淡淡两个字,是陈先生对她住所的评价。
梁微宁无所谓地笑了笑,正要开口,大佬却一锤定音,“明天去行政部,登记一辆代步车。”??
梁微宁屏住气,脑中反复回荡老板刚刚那句话,确定没有听错。
她记得,前秘书长似乎也享受过同等的待遇。
中港是大企业,给董事办的秘书配车,很正常。
想到这里,梁微宁淡定点头,“好,谢谢陈先生。”
然而高兴不过半秒,旁边徐昼随口提醒了句,“出行要注意安全,港区的驾驶习惯与内地不同。”
不同?
梁微宁脑袋宕机。
她的驾驶证是高考结束那年暑假,在老家蓉城拿的。
先不说其他,就驾驶座的位置,内地在左,港区在右,完全相反的方向,她这开出去,不就活生生的马路杀手。
而且,据说内地驾照在港区开车,还得本人去运输署申请换证。
有点麻烦。
短短两分钟,梁微宁打了退堂鼓。
陈敬渊将女孩的微表情收进眼底,心里又平静地给出一字评语,懒。
她确实懒。
在生活中,自从脱离老两口的监管,勤快一词就离她越来越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