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往事(284)
清风徐徐拂过,老梁微露笑意的脸,带着几分畅怀和释然。
六点左右,用完晚饭。
爷俩仿佛没聊够似的,又一前一后进了书房。
从始至终,全然忽略家里还有两位‘嗷嗷待哺’的女士。
收拾好碗筷,谢老师看着书房方向,静默一阵后,得出结论:“八九不离十,你爸老毛病又犯了。”
“什么老毛病?”
“让人欣赏他的墨宝。”
“……”
实则,这次是真冤枉人老梁。
下午返程途中,陈先生主动提出,晚饭后想去书房单独谈谈,顺便给岳父过目一些文件。
至于具体是什么文件。
此时,老梁浏览完手里的婚前协议和财产转让书,震惊之余,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他说:“感情靠双方经营,而非单方面经济依托。倘若这是决心和诚意,那你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
我相信自己女儿的眼光,再则,即便将来她看错人,也有我和她妈妈在背后兜着。所以,你不必如此。”
听完老梁肺腑之言,陈敬渊笑了笑。
“可能您不了解,其实我思想比较传统。”
话音微顿,温和声线不由低沉:“金钱偶尔也是稳固婚姻的要素之一,两个人朝夕相处,性格方面各有棱角,我有独断强势的一面,宁宁也有雷打不动的执拗脾气。
彼此包容和谅解,仅是基于信任的感性驱使。而要达到双层保险,就必须具备客观性的法律保障。”
“倘若未来某天,我行差踏错,辜负宁宁。所得到的惩罚,便是倾家荡产,净身出户。这份协议交由二老代为保管,是监督,更是对我们两人相守的见证。它无需期限,一生有效。”
一生有效。
远不止一张结婚证,而是将自己毫无保留,全部交付给对方。
在港区,人人都尊称他一声‘先生’,因为他有足够魄力撼动六年前的金融风暴。
但这世上,还有一样东西胜过风暴百倍。
是陈先生对宁宁的爱。
第241章 血压不稳
书房整整两小时,最煎熬的莫过于梁微宁。
老梁对两人的事究竟持什么态度,目前为止,她几乎一无所知。包括谢老师,每次谈及也都笑而不语,神秘到令人崩溃。
她怀疑,自己是个大傻子。
自打进门开始,就活在老两口和陈先生默契编织的梦里。
八点左右,房门终于打开。
看着缓步走入客厅的男朋友,梁微宁连忙放下遥控器迎上去,眼神询问:“聊得如何?”
未等到答案,老梁中气十足的嗓音自身后传来。
“初五我跟你妈妈要去拜访刘校长,你在家闲着无聊,不如就跟敬渊一起去首都,工作要紧。”
话落,梁微宁原地蚌住。
重点并非内容,而是称呼。
爸爸刚才,叫大佬什么。
敬……渊?
好别致的名字。
小姑娘憨笑。
老梁睨她一眼,好似在说‘瞧你那点出息’。
敛笑,扬扬眉。
心里暗想,陈先生生平第一次听别人喊他‘敬渊’,却是从未来岳父口中讲出的。
绝对意义非凡。
然而事实证明,这仅是小菜一碟。
初五,临走前谢老师总算良心发现,见闺女一副蒙在鼓里的可怜模样,决定把某些被遗漏的细节透露给她。
比如,本次登门拜访,并非陈敬渊跟老梁的第二次见面。
什么意思。
梁微宁怔愣间,听母亲说:“是第五次。”
从去年五月份到现在,陈敬渊几乎每隔两个月就会来蓉一趟。
“来做什么?”
“找你爸喝茶。”
“……”
由于赶时间,谢老师点到即止,并未多言。
闺女聪明,想必根据只字片语,便能猜到整件事的前因后果。
没错。
陈先生为争取两人的未来,背后所付诸的行动力,远超她想象。
梁微宁心里又甜又涩,很不是滋味。
都说爱情无公平可言。
但那刻,她急于想给陈敬渊一个公平。
可最终寻思无果。
没其他办法,只能加倍爱他。
-
飞机抵达京城,正值中午。
陈先生不紧不慢带她去餐厅吃饭,期间接了几通公务电话,事关连雾岛二期温带环境模拟区域的修改方案。
明显,大佬看完设计图不太满意。
甚至与预期相差甚远。
即使隔着听筒,通过隐隐约约的汇报声,都能感受到该版块负责人此时此刻的心压力。
按照往常习惯,紧随而至的做法,就是吩咐助,安排下午或者晚间的线上会议。
但今日例外。
陈先生全程面色平静,提完几点修改意见,就结束了通话。
梁微宁下意识问:“你要换人?”
冷不丁冒出句,无凭无据,却很笃定。
男人轻笑,“何以见得。”
“直觉。”
小姑娘一本正经分析,“当你对一个下属格外宽容的时候,便代表不想再给对方任何机会。”
实践出真。
在她看来,但凡涉及连雾岛二期工程,陈先生俨然就化身为暴君。
听完小姑娘一番言论,陈敬渊陷入沉思。
静默片刻,不吝惜给予肯定:“宁宁看待问题很细致。”
嗯,变相猜对。
“但今日情况特殊。”
什么?
“心情好。”
“……”
梁微宁坚决不信,因为这很不‘陈先生’。
从餐厅出来,她随口问及经贸会的事,心里打什么主意,逃不过陈敬渊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