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人她是皇后(169)
她说完这句话,忽然觉得胸口涌上一阵酸楚之感。
不远处的云光殿内,太子刘丛裕正满脸严肃的坐在高位之中。
偌大的殿堂之内,端端跪着索大人一人。
他是东宫礼官,忠心跟随太子殿下已经超过了十年之久,可即便如此,他如今也实在猜不准殿下心思。
他知太子与太子妃感情甚笃,自己前些日子提议太子迎娶回鹘贵女,以确保邦交稳固,太子亲口说,不愿意太子妃伤心。
可这才过了几日?
他便纳了新人?
索大人不敢妄议主子,只好安安静静的等待太子差遣。
刘丛裕烦躁的捏了捏眉心:“当初太子妃在送嫁途中曾染病休养过一个月?”
索大人闻言立即点头。
刘丛裕:“具体在何处休养?”
索大人:“额,在,在眉州郡。”
显然太子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他忽然提高声音质问起来:“眉州郡哪里?哪一条街?哪间院子?”
索大人顿时也慌了,战战兢兢叩首:“下官,下官疏忽,当时华大人来信只说了在眉州郡,没有,没有注明具体···”
“啪!”瓷器脆裂的声响在空旷的殿堂内显得格外骇人。
刘丛裕心中已然有了答案,可是,他好不甘心!
被人愚弄的愤怒令他难以冷静。
其实他大可以当面与太子妃对峙,可他却没有。
刘丛裕睨了一眼战战兢兢的索大人:“我有件差事交代你。”
夜里,太子殿下的车辇果然停在了承芳殿门前。
自此,宫内众人都知晓了,太子殿下纳了新人,夜夜留宿承芳殿,歌舞笙笙,久久不歇。
一墙之隔,东宫的一众宫娥自然像霜打的茄子。
帝王家的爱意,来得快,去得更快。
当初她们亲眼目睹殿下与太子妃的种种恩爱场面,如今,也亲眼见证了太子妃的失落与孤寂。
入夜时分,隔壁果然又响起了丝竹管乐之声。
芳姑姑有些难过,太子妃卧床好几日了。
她曾自作主张请人向殿下传话,可殿下非但没过问一句,明知太子妃抱恙,他还是留宿隔壁,细细听来,今日这欢歌笑语,比昨日更甚。
芳姑姑无奈的摇头叹息。
寝殿内的太子妃仰面闭目,平静的可怕。
“娘娘,还是宣太医为您号号脉吧,奴婢翘您的脸色越发苍白了。”芳姑姑见桌上的晚膳纹丝未动,不禁担忧起来。
华婉晴缓缓睁开眼睛,隔壁的动静好大啊,她隔着几道门,都隐隐可闻。
想来隔壁的新人擅弦乐,舞姿必定不俗,殿下会喜欢也不足为奇。
“不必了,芳姑姑,我母亲···送来的桂花饴糖还有吗?”她忽然怀念家乡的味道,口腹发酸,只想吃家乡的桂花饴糖。
芳姑姑闻言立即应声:“有,有,奴婢这就去取。”
星辉夙夜,宫墙深深。
华婉晴纤瘦的身躯缩在床榻深处,她睡意昏沉,连隔壁的鼓乐何时停下亦不知晓。
恍惚间,她似乎能够想象,他此刻应当是十分开怀吧,美人在侧,温香软玉。曾经对自己说过的那些甜言蜜语,也会对新人说吗?
一行清冷的泪痕从她眼角滑落。
华婉晴有些难过,父亲,女儿实在无颜,失了太子的宠爱······
大姐姐啊,如果今日是你,你又会怎么做呢?
华婉晴只觉得头昏脑胀,宫苑深深,她真的尽力了,可是······
翌日,华丽的车辇自东宫门前驶过,太子如清风朗月般坐于其中,冠服端严,神情闲远,似乎早已经忘记了,东宫里还有位昔日爱妻。
后宫的动静很快就传到了前朝。
以江南华家为首的世家大族自然心中不满,可毕竟是帝王家事,太子纵有千百美妾也不容旁人置哙,大家只会说:华家嫡女不堪重用。
另一边,刘丛裕与刘距的矛盾也越发加剧,今日朝堂上,二人因为岭南军费一事争执不休,太子主张提高岭南军费,用以加强海防,可刘距偏要用这笔钱兴修庙宇。
陛下笃信仙道,自然乐意为之。
*
千里之外的蓉城,百姓也不免议论纷纷。
“听说那长安城里已有大大小小百余座庙宇,这还不够?”
明芝和明桔今日一起帮六嫂缝制嫁衣,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免不得议论几句。
明桔:“我看那皇帝老子也实在糊涂,有这些钱,给流民施口饭不行吗?听说荆州那边流民作乱,将粮仓都抢了!”
华婉宁垂首不语,手上的绣花针却久久停顿。
她心系圣都,因为那里还有她的妹妹,一想到小妹代替自己,困在那高墙之中,她就坐立难安。
手中火红的嫁衣瞬间变得刺目,她的心绪亦不安起来。
楚二娘担忧地望着自己大姑娘,正要开口时,忽然看见外头阔步而来的桑将军。
“将军回来了!”
明桔率先偏过头,见六哥一身战甲,英气逼人,她忍不住高喊一声:“六哥止步!!”
高大的桑青野身形一顿,才迈出去的脚步停下半空:“怎么了?”
这可是我自己家,不能进吗?
只听屋里传来小丫头们的笑语:“新娘子的嫁衣可不容你偷看!”
语落,屋内众人都笑了起来。
华婉宁在这一片笑声中缓缓起身。
桑青野正站在廊檐下,定定的看着她。
再过一日,就是二人的婚礼了。
桑府内外已早早挂上了绸缎裁成的绢花。
廊檐下齐刷刷挂着的八角灯笼,好似秋日丰收的果实,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