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前一上秤,还差0.7KG就达标了。这次减的果然很好,夏天虽然不利于运动散热,但对脱水很有利,出去走一圈就哗哗脱水。
次日清晨,轻轻松松的到达体重标准线。
张摩连跑步都不用,躺在床上摸腹肌:“还有三个小时,好无聊啊。今天让我训练一会吧,我现在手痒痒。”
柴深发现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有点惊恐:“看我干什么?不是说赛前不能和太弱的人玩吗?”一想到赛后白天被她训练,晚上被她榨干,就让我抓紧喝参茸酒进补了。
“你的VLOG呢?赛前的故事?”蔡老板问:“总得我提醒的话得重新分账啊。”
“忘了忘了。”柴深举着DV,坐在床边也伸手摸她的腹肌,张摩也不吝于在镜头前用力收紧肌肉,展示腹肌和手臂上的肌肉:“好漂亮的二头肌啊,我代表粉丝们舔一下好不好?”
张摩抢过DV:“再这样不陪你录了啊。”
赛前称重依然是最好看、最瘦的时候,肌肉就是艺术这种话,柴深在录像时喊了好几遍。
天生的骨骼和肌肉导致小熊蜂肩宽而腰宽,从视觉上来看,胳膊和腿算不上长,甚至看起来有点短。只不过历次胜利证明了她的臂展和腿长都够用。
‘英雄救美’的剧情PLAY当夜又玩了一遍。
次日就是卫冕战,都不再笑闹。
除了精心安排饮食之外,让她也保持耳根清净,心态冷静。
闲言少叙,很快就在后台更衣室里热身并候场,等着上场。
柴深在后台更衣室里拍了三分钟,拎着可乐去自己第一排的座位,专心致志的等着。希望等到张摩上场时这瓶冰镇可乐还是凉的。
勃朗宁:“东欧最强大的七名女拳手之一,战胜率高达90%,雄壮而灵巧的小熊蜂!”
在一阵很德国的交响乐——这段音乐经常被用在各种动作大片里——走出来一个女人。
谁都不会小觑她,肩宽背厚腰宽的身材是她的躯干上有厚实的肌肉如同盾牌,胳膊看起来不是很长,臂展依然是标准的,只是视觉差而已。腿虽然短,在起腿时也屡屡命中对手,在摔跤时也很够用。算不上美,而是看起来就非常有力的身材,她现在看起来比张摩壮了一圈。
勃朗宁:“无需赘言,你们知道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张摩。”
前面那些烘托气氛的话都不用,这两个字足以让全场鼓掌欢呼,站起来迎接她入场。
张摩的神态严肃但不紧张,在欢呼声中目不斜视的走来。
二人在八角笼中面对面,颇为和善融洽的握手。
“第一回合,开始!”
这一次谁都没有抢先出手,摆好拳架开始试探进攻机会。
不幸的是两边防御状态饱满,在快速而灵巧的进进退退之间,都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小熊蜂换成反架——强手右手在前,也放大了试探动作,强手在前试探性的刺拳。
张摩侧闪躲开这一下,同时直拳冲着脸而去。
小熊蜂只是试探的出拳,重心还很稳,同样警惕的挡下这一拳。
随即又开始互相试探,谨慎的寻找机会,对峙着绕了两圈,眼看第一回合即将过半,竟然没有一记重拳击打。
继续对峙,试探,寻找进攻机会。
虽然一拳都没打,但在炙热的空气和浑身紧绷一触即发的对峙中,都已汗流浃背。
张摩基本上猜到她的策略了,小熊蜂想耗过第一回合,自己就会急切的出拳,以前通常连开场一分钟都等不过去。
小熊蜂猜到张摩会和自己打点数,只要打平手就会判金腰带持有者获胜,她也猜到张摩可能猜到自己的策略了,她以为我想耗过第一回合,其实我只是想让她这么想,在第一回合的最后三十秒发动进攻。高手所谓的猝不及防,争的是零点几秒的时间。
张摩依然是正架,试探着一记勾拳,对面完全没有放松警惕,这也在意料之内。
又是一记右手刺拳,暗暗的调整重心,就在小熊蜂准备往左躲闪时,右腿猛然起腿一个高扫,就扫小熊蜂的头,这一下打中就能KO。
小熊蜂盯着她的拳的同时也盯着她的胯,看出有微变,及时的俯身躲过高扫。
巨快的惯性让张摩没法停下扫腿临时改成下劈腿——把脚后跟举过脑顶然后往下砸——顺势接了一记转身鞭拳。
猜对了。
小熊蜂正冲上前试图给她肚子上来一拳,额头正迎上转身鞭拳。
额骨异常非常坚硬,几乎不会骨折。
这也是双向用力,鞭拳和她迎上前的额头对撞,力度叠加。
张摩后退了半步,冲刺上前重拳连击。
小熊蜂以和身材不相符的灵巧闪避,但张摩连续两击都落空。
第146章 第四次卫冕(中)
张摩的双刺拳用的是同一只手, 刚刚转身鞭拳那只手,虽然是强手,但没有再出。
场边解说和台下观众没看出什么, 只觉得突然紧张起来, 这种猛攻才是张摩的节奏啊。
小熊蜂只闪避了两次, 第三次猜错了,被张摩后手拳一记勾拳打中了鼻子,飞快的后退维持住僵持局面, 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这一拳……怎么这么轻啊。
被张摩一拳闷在脸上, 没有打偏, 也不是擦过。本可以打断鼻梁, 最起码也是持续眩晕状态, 结果只是眩晕了几秒就结束了。
还来不及想什么,第一回合结束的哨声吹响。
观众们嗡嗡的议论起来。
柴立竞和其他中年粉丝一样大声感慨:“不应该这么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