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125)+番外
苏以拂十八岁那年,一眼就认定了她。
施晓:难道当初看上我,不是因为长得好看吗?
苏以拂:“……”
我才不是那么一个肤浅的人呢!
哦。
我信你。
但那天,苏以拂去施晓说这事的时候,她眉头微蹙。似乎觉得这事情比较难办。
“不好找人弄嘛?”苏以拂见她比较为难的样子,试探性地问。
施晓也挺意外的,她竟然还能想到这个层面来,“不是说不好弄,而是我们那个乐队,已经解散很久了。而我,也已经很久没有去录音棚里录制歌曲了。”
所以——
当初的那份热爱和冲动,似乎最后都回归到了生活。
偶尔想起来的时候,像是往事吹起一阵风,浮起尘埃。
“我朋友圈里很多以前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基本上现在都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因为本来就不是那个专业的嘛,只是业余爱好。”
当业余爱好,赚不到很多钱的时候,生活的潮水同时涌了过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
不是因为不喜欢了,而是——
因为继续坚持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施晓承认自己当初是很喜欢写歌唱歌,但她自己自认为的那点天赋,在那个圈子里,完全不值得一提。
当初乐队里的其他人,到现在基本上都成家了。
每个人都为了养家在奔波,朋友圈里晒出来的动态,从最开始的有了工作,到结婚,再到小孩落地。
不过几年的时间而已。
他们曾经可以彻夜聊天的群,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人再提过,我有一个还不错的灵感。咱们聊聊该怎么继续吧。
又或者是哪个酒馆邀请他们去演出,要排什么样的歌单。
施晓这几年会觉得孤独,是因为她好像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说说心里话的人了。
她很意外,苏以拂竟然还记得,她曾经的热爱。
“我怎么可能会忘记嘛!”
那时候她在她的住所看到很多的音乐卡带和乐器,听她说起关于自己的热爱,说起她在大二那年就已经和朋友们组了一只乐队的时候,苏以拂发现自己的眼睛有了光。
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欣喜。
那之后,她一直缠着她说想去看她的演唱会。
施晓那时候还会纠正她说,“是演出啦。”
演唱会那个级别,她怎么可能会做的到啊!
苏以拂哼了一声说:“你那么厉害,为什么不可以做到?”
施晓:“……”
小朋友可真敢想啊。
这就好比一个籍籍无名,没有经过任何人指导的作者,因为可以写出来点什么,就觉得自己可以拿诺贝尔文学奖一样。
遥不可及。
那是一个梦。
而且是注定让人笑话的梦。
先不说其他了,光靠被很多人喜欢这一点,她都觉得这很难。
施晓从不去想那些事情,但苏以拂却能天马行空地去想,也不管是多么不切实际。
“我不管,反正我就是觉得你很厉害,你可以成功的。你也会被很多人喜欢的!”
“你要相信我!”
“我很难得去相信一个人的。”
好像苏以拂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在最开始的最开始的,是她一直很相信她。
不管她做什么,她都会带着笑意,给她鼓励。
永远都相信,她可以。
直到现在也是。
当她自己都快要忘记曾经的她,曾经站在有很多人的舞台上,唱着自己的原创歌曲,面对观众席鞠躬敬意。
和喜欢他们乐队的粉丝朋友说,“我们再次再见。”
下次再见。
可是——
毕业之后,再也没有见过了。
乐队解散后,施晓就注销了自己之前用过的网络账号。乐队都解散了,也没什么好留恋的。
而且,那时候比起搞乐队,她更想多赚点钱在s市开民宿。
她要去s市,当时也是和家里人闹得不可开交,包括现在她已经四个年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
当初她来s市,父母跟她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不同意,不可能,放弃幻想。
要去就断绝关系。
施晓丢掉了那些带不走的东西,拖着一个行李箱头也不回,只身一个人跑来了s市。没有任何人脉和资源,身上还有没有钱。
她都不知道自己当初是哪里来的勇气,敢如此横冲直撞。
放在现在都没敢去想。
施晓家里的条件不算太好,但也不会很差。
父母都在体制内,从小他们就一直在抓她学习,想她也进体制内。所以是按照学霸乖乖女的标准去培养的。但没想到,她打小就反骨。父母给她钱去报补习班,她倒好,交了钱,跑到别人隔壁楼去蹭声乐课。
怎么教训都不听。
反正下次还敢。
后来执拗不过,高中还是让她走了艺术这条路。
只不过学的是传媒类的,父母想着,这个专业出来后,就去考电视台。反正也在体制内,也算是安稳。
谁知道,她毕业后直接连家都不回!什么东西都不要了,人直接跑了!
气的他爸气血攻心,直接说出断绝关系的话。
施晓的脾气也犟,当年说离开,就没有低过头,每年到过年的时候,就往他们的银行卡里汇一笔钱。
让父母知道,她还活着。
人就在他们当初死活不肯让她去的s市。
反正既然跟他们协商不通,那就不勉强他们可以接受,她直接通知他们就可以了。
顾虑那么多,痛苦只有自己。
这点施晓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看得明白了,所以在苏以拂和家里起了冲突时,她会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