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148)+番外
“好了啦——”何期给自己打圆场。
施晓没说话。
“走吧。”她说。
施晓问:“去哪儿?”
何期看着她,直言道:“去医院,我知道这件事情怎么处理,也知道怎么处理才最合适。”
“……”
“也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何期快速接过话,“你也清楚,这些年,只要是关于你的事情,我能帮到的地方,都会尽力。”
“所以——”
“这次也一样,你也不要觉得心里有什么负担和压力。个人的能力有限,应该要借助朋友的力量,要相信朋友。这也是我愿意为你做的。”
-
施晓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她只知道,自己欠何期的太多,太多了。
从自己一无所有,到现在迈开新的一步。
她欠她的,她怎么还都没办法还清楚的。
但何期却觉得,这些都是小事。
她说:“你也要相信我,对于我来说,我可以做到的事情,才会去做。做不到的事情,我向来不插手的。”
施晓怎么会不清楚。
当初两人在酒吧认识,她主动和自己搭话。虽然很热情,但也点到为止。
从不勉强。
这也是施晓为什么愿意和她做朋友的原因之一,因为她不仅对自己很好,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有自己的想法,明明家里条件很好,但却从未因为自己家庭条件好,而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相反,她很低调。
但要是别人欺负到她头上了,那不好意思,她就会竖起自己的棱角。
施晓跟她认识这几年,她对她都是很温柔的。
也是因为她,施晓才觉得过去低谷的那段时间,并没有那么难熬。施晓也会尽己所能地去还她曾经给过的帮助。
可是——
有些人情世故,是怎么还都还不清的。
-
家长里短的事情,施晓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但何期却轻车熟路。
她帮施晓的父亲转了私人医院,还请了专门照顾他的护工,以及一日三餐的专业营养师。也给施母定了离医院最近的酒店,让她没事的时候,不要呆在医院里。
她和施母说:“这里的护工和营养师都是专业的,他们会很好地照顾病人。”
她的出现,让施母亮了眼睛,完全忘记了悲伤。她想这是哪里的善心的菩萨。
长得漂亮不说,做事还周到。
施父也被何期的气场镇住了。
她站在他们俩跟前,中气十足地说:“过去的事情,我们就暂时先不要去追究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处理好伯父身体出现的问题。”
她也向施晓的父母保证,做子女的不会丢下父母不管的。
但父母也要理解做子女的,也要努力上班工作,谁都不是躺着就有钱的。子女也应该要有自己的人生,如果可以试着理解就理解,理解不了,吃亏的只有父母。
而不是子女。
这一番话,对施母来说,醍醐灌顶。
她太感同身受了,施晓是她的女儿,从小就心思细腻,做了很多事情,只是嘴上不喜欢说。
如果当初她很坦诚地告诉父母她想去创业的时候,他们哪怕对她表现出一点的支持,即便只是一句夸奖和认可的话,说不定也不至于好几年都不回家。
但他们没有。
即便是和家人起了冲突,但从她毕业后,每年都给家里打钱。
每次都会留言说她过得还不错,不用担心。其实她已经先示软了,但父母在意面子,在意别人的看法,一直过不去这个坎。
一直把女儿往外面推。
施母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除了哭还是哭。
何期安抚她:“伯母,您也是女儿,这些年施晓一个人在外,过的好不好,她都会说好。她是你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你怎么会不心疼她呢。她又何尝不是因为在意你们,拼命努力地生活,想要得到你们的认可,哪怕只是点点头。”
“那些她一个人挺过去的岁月,伯母您是不会知道的。您和伯父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我并不知,但施晓是你们唯一的女儿呀。”
“现在伯父身体出了状况,施施嘴上说不管,可是心里还是会担心的。要不然我也不会帮这个忙。”
……
何期说了很多,全部都是发自于内心的肺腑之言。
施母怎么会不知道,这医院看着就豪华,不是一般人可以住得起的。
何期走后,她偷偷拉着施晓问,这姑娘是什么来头。
施晓含含糊糊没说实话,但可以感觉到,不论是她父亲还是她母亲,好像都不是最开始来s市时的气急败坏了。
他们开始觉得,与其和下一代的人争锋相对,试图控制她们,不如按照她们的意思来。
这是施晓没有料想到的。
她以为自己的父母是柴米油盐都不进,什么人情都不讲的人。但这一次,她好像意识到,其实自己的父母,也不愿意和自己争锋相对到不相往来。
因为对他们没什么好处。
毕竟他们只有她这一个女儿。
更重要的是,他们这辈子好像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生病了可以住最好的医院,不用家属照料,护工也可以照顾得很好。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被在意的感觉。
大家都走后,施母和施父开诚布公地谈。
她和自己的丈夫说,“我这辈子,为了这个家,也是一天没有休息过。什么都亲力亲为,我就晓晓这一个女儿,从她出生到现在,都是我自己带大的。你那些所谓的亲戚,有帮过我们家一天吗?他们不要求着我们家帮忙就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