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母重生退婚,摄政王哭着求入赘(112)+番外

作者: 棠叶满山红 阅读记录

“哎。”石仲桥听话回屋。

李思蓉回头,正巧与丈夫的视线撞上。

石仲桥干干笑着,麻溜进屋。

书韵抿唇一笑:“姑娘,我们该走了。”

“走吧。”李思蓉搭着书韵的手,启程去四皇子府。

四皇子府。后院花厅。

四皇子妃名李丹秀,在永安侯府排行老二。

李思蓉进屋时,除了李丹秀,排行老三的李淑怡已先行赶到。

她福身行礼:“二姐,三姐。我来迟了。”

“不迟不迟。快,快坐。”李丹秀命人上茶。

李淑怡嫁了个五品官,原本看中对方高中进士。

哪里知道好几年还是老样子,一点不求上进。

每次姐妹聚会,她自然而然矮一头。

七妹在家招赘,有爹娘撑腰。不用伺候婆母,日子必然比她好过。

下人们退出去。

李丹秀含笑道:“七妹,现在只有我们姐妹三个。都不是外人,我和你说几句体己话。大哥做的事我知道了,他一时误会做了错事。你别放在心上。”

听到这些话,李思蓉表情直接冷下来。所以着急忙慌下帖子邀请,只为给大哥说情?

她压抑心中怒火:“二姐贵为四皇子妃,你说的话小妹不敢不听。事已至此,追究无益。我理解大哥,不会和他计较的。二姐尽管放心,我不是无理取闹之人。”

“那敢情好。你身子刚好,应当多补补。留下吃饭吧。”李丹秀宽慰一笑。

她是二姐,说的话相信妹妹还是听的。孩子还能生,兄妹情分不能断。

李淑怡消息不灵通,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全程装哑巴。

饭桌上。

李丹秀客气夹菜:“咱们虽是不同的母亲所生,到底是兄弟姐妹。亲兄妹间哪有隔夜仇,应当互相扶持。我会说大哥的,你无须担心。”

“多谢二姐。”李思蓉吃着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味同嚼蜡。

什么亲姐妹,只知道在她们面前摆皇子妃的架子。

不管李丹秀如何絮叨,李思蓉面无表情。

吃了饭,姐妹俩告辞。

李淑怡缓步行走:“二姐倒是很看重七妹。”

停下脚步,李思蓉皮笑肉不笑:“这种看重还是给你吧。三姐,少给我阴阳怪气的。姐夫是你自己相中的,比不上别人说明你眼光不好。回家过日子去吧,没事少见面。”

说完,头也不回走了。

李淑怡气得够呛,回家直冲丈夫发火。男人受不了,跑出府到外室那躲清净去了。

永安侯府。

李思蓉刚回来,在院子外遇上李宗允。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李思蓉咬牙忍耐,微笑上前行礼:“见过大哥。”

看着明显疏离的七妹,李宗允别扭道:“此事错在我。七妹莫要放在心上。”

“不会的。我们是亲兄妹,理应互相扶持。”李思蓉仰起头笑得很甜。

她眼里毫无笑意,只信血债血偿。

李宗允心里松口气:“七妹能明白便好。我还有事,先走了。”

“大哥慢走。”李思蓉看着兄长的背影,脸上不见一丝笑容。

她转身回到院子。

小丫鬟禀告:“姑娘,大爷送来许多东西。”

第98章 怀清所思,功在千秋

有名贵药材,金银珠宝。

李思蓉对这样的行为嗤之以鼻,但东西照单全收。

与此同时。

一男子造访萧府,他容貌俊秀,大方得体。正是聂怀清。

萧风和好奇与其会面,两人虽有婚约,却生疏得很。

上官府。

上官海桐喝茶的动作一顿:“他想退婚?”

萧风和轻轻颔首:“当年我爹救了他爹,感激之下才有这桩婚约。他说救命之恩,舍命相报,而非以身相许。又说我们未曾相处,毫不了解彼此。不该听从父母之命,盲婚哑嫁。”

像怀清会说的话。

上官海桐一直觉得奇怪,前世她并未听闻好友与萧姑娘曾有婚约。

原来刚进京便退了,而后各自婚娶。上官海桐放下茶盏问:“你的想法呢?”

萧风和沉思片刻:“以我目前接触来看,他相貌出众,才学不凡。若科考高中,定是许多人争抢的如意郎君。我知道若我不愿退婚,他会遵守约定迎娶。可我不想那样做。”

“我不知道上官姑娘能不能明白。以往我心里只想着未来嫁什么样的夫君,如何相夫教子过好下半生。经过逼婚一事,我心里对成婚有点排斥。不是他不好,是我的问题。”

明白了。

上官海桐吩咐幻霜拿来话本子:“或许你看完这些,会更明确心中的想法。”

萧风和迟疑接过书。

父亲严厉,她很少看这类书。

母亲所教端正有礼,读该读之书,不可被旁门左道引诱做出有损门风之事。

上官海桐一笑:“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看完自然知晓。”

萧风和收下书起身告辞:“多谢上官姑娘,我该告辞了。”

“我送你。”上官海桐送人到门口。

看着马车远去,幻霜感叹:“听着萧姑娘与那位倒是般配,不成想……”

上官海桐露出怀念的笑:“去查查怀清在哪落脚。”

许久未见,好友是否光彩依旧?

幻霜一愣,随后应声。姑娘何时认识萧姑娘的未婚夫?

客栈。

聂怀清正静心读书。

时寄风携两位友人造访:“怀清兄,别来无恙。”

聂怀清起身相迎:“寄风兄,请坐。茶水简陋,还望海涵。”

众人落座。

时寄风颇为无奈:“怀清已至,怎不告知一声?我还想着给你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