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母重生退婚,摄政王哭着求入赘(191)+番外

作者: 棠叶满山红 阅读记录

“慢着。拿过来。”谢承明接过花公公奉上的香囊,瞧见上面绣着鸳鸯。

清雅的香气似美人犹在,他捏紧准备收起来。

花公公急忙规劝:“皇上。此物应当交由御医检查。”

谢承明思索片刻,放回花公公手里:“尽快。”

“是。”

御书房。

董若笙等候许久:“我有话说。明箭易躲暗箭难防,你……”

谢承明出言打断:“母后。你如今是西宫太后,好好享福就是。女子不得干政,朝堂上的事你还是不要过问为好。朕是皇帝,自有决断。”

静静注视儿子,董若笙心中万分纠结。她攥紧的手最后松开:“既然是你自己选的路,好好走下去吧。”

董若笙知道上官海桐的筹谋,想提醒儿子。不管怎样,血浓于水。

事实证明,上官姑娘算准一切。

亲生儿子和她要走的道路不一样,并且还是最大的障碍。

既然选择,便不要后悔。

他们母子都是。

公主府门前。

寻微没好气道:“你跪在这只会让公主动气。这般年纪有孕本就凶险,你故意气公主想让她一尸两命不成?奉劝你马上离开,不然我叫人赶了。”

南宫少移一惊:“我立刻走,请你转告公主千万不要动气。好好照顾自己,还有孩儿。”

“用得着你说。谁不在意自己的身子。”寻微哼一声,转身回府。

望一眼公主府,南宫少移失魂落魄离开。

几月后,公主顺利诞下一名男婴。

南宫少移想来探望,又被拒绝。当初他嘲讽宣平侯,现在两人一个下场。

谢承明登位后第二年的科举,他十分重视。

这一批中榜的进士入朝堂,官员职位再次迎来变动。

上官海桐彻底沉寂下来,每日待在家哪也不去。

杨兰艺想为她相看人家,不料皇后透露皇上有意赐婚。

如此,婚事又耽搁下来。这一年,去往庵里的上官思桐递来书信。

她决定四处游历,整理好思绪再归。杨兰艺收到信,躲在房里偷偷抹泪。

谢承明登位后的第三年春。

上官海桐进宫问安,偶遇皇后。

“也不知道皇上怎么想的,还不给你赐婚。你的年纪越发大,再不嫁怎么好。我们女人呐,还是得有个值得依靠的男人。瞧瞧,你堂姐又怀了。希望这胎是个男孩。”

上官海桐和上官沫语对视一眼,但笑不语。

两月后,皇后病重薨了。谢承明大受打击,悲伤过度身体每况愈下。

这段时间只有一个好消息,贵妃娘娘诞下皇子。

府中。

上官海桐含笑放飞一只信鸽,是时候了。

边关。

凌择抓住信鸽走向营帐:“王爷,上官姑娘来信了。”

书案后看地图的谢秋头抬头,已然二十一的他更为成熟稳重。

又经过沙场历练,英气十足。

谢秋光接过纸条展开,随后起身:“时机已到,回京!”

第167章 你舍得把他卖了?

皇宫。

谢承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已到卧床不起的地步。

董若笙陪在身旁:“皇上可要留什么话?”

嘴唇嚅嗫,谢承明说不出话来。

董若笙垂眸,失落起身:“看来没什么话要留。”

她不由想起孩儿还小时,一声声母妃叫得甜到人心里。

可沾染权力,母子俩背道而驰。到最后却是这般结果。

成王败寇。

董若笙走出寝宫。

上官沫语步入殿内,花公公躬身候在侧。

二人走到床边。

上官沫语面无表情俯视一国之君:“圣旨拟好了?”

“已经拟好。”花公公取来圣旨,“皇上遗诏:小皇子登基。因皇子过于年幼,娘娘垂帘听政辅佐。封陵昭王为摄政王,为辅政大臣。尚未盖上玉玺,还请皇上用印。”

谢承明瞪大双眼,拼命想动弹。

上官沫语取下腰间的香囊放在床头:“皇上喜欢的味道,定能伴你到黄泉。”

一瞬间,谢承明什么都懂了。多年前布下的局,到合适时机掉落香囊。

这对堂姐妹把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不,他是天子,不会死!

母后,母后救他!

他不能死,不能死!

气血翻涌,谢承明吐出一大口血。一朝天子,含恨而终。

“皇上驾崩——”

丧钟敲响,举国皆哀。

陵昭王进京吊唁。一时间暗流涌动,满朝文武心思各异。

有人拥立幼主。

有人认为皇子太小不堪大任,开始为王爷摇旗呐喊。

无论底下的人如何猜测,先皇下葬,幼主登基。

东西两宫太后升为太皇太后。上官沫语为太后,垂帘听政。

摄政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辅佐幼主。最好夺位的时机他没动,许多拥护的人不理解。

皇位前落下帘子,上官沫语抱着孩子坐上去。多年筹谋,终得成果。

而这仅仅是刚开始。

百官跪拜,恭迎太后与皇上。

上官沫语唇角扬起笑,再无昔日的温柔小意:“大理寺少卿之位久悬,案件堆积如山。众卿可有推荐之人?看来没有。哀家倒有一个中意的人选,宣。”

花公公挺直腰杆高唱:“宣上官海桐觐见。”

文武百官有人心如明镜,有人窃窃私语。一介女子上朝堂,何意?

候在外面的上官海桐镇定进殿,一步一步踏入权力的中心。

“臣女上官海桐叩见太后,皇上。”

她的出现自然有人反对。

“太后,女子不可为官。何况这位上官姑娘并无任何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