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草原生存记[穿越](157)

作者:芃县令 阅读记录

鲜于安和窦兴先前都从贺兰定这边要走了一百个流民, 用以充实部落劳动力。在他们原本的打算中, 流民么,随便给两口吃的不就成了。怎么还要操心起他们的吃穿用度了?!

瞧瞧贺兰部落这安置营地建的,比不少小部落的营地还要稳妥气派。

“这边是男人住的。”贺兰定给参观的众人介绍营地构成, “那边是女人住的。”男女分开, 省得闹事。

“西头是专门用来安置身上有疾病的流民的。”贺兰定规划地很细致。这个安置营地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要长久使用下去的。

“那边两个小毡房是什么?”鲜于安指向不远处孤零零的两个小房子问。

贺兰定:“茅房。”

鲜于安:.......这....这可真是长见识了,拉屎还要个专门的屋子!

“那边两排毡房呢?”鲜于安指向另一处长度稍微大一些的屋子。

“水房和饭堂。”安置营地划分很明晰,睡觉、吃饭、上厕所全都有各自的区域。两千人要是不管理细致严厉一些,很容易出问题的。

“咱们怎么办啊?”鲜于安和窦兴小声咬耳朵。原本他们的安置计划也没什么问题, 大家不都这么干的么。可在贺兰定的衬托之下,顿时显得鲜于和窦家寒酸了。

“建这么好, 需要吗?”有人疑惑。

贺兰定笑道, “来了咱们怀朔,就是咱们怀朔的人了。”建毡房并没有花费多少钱,且这些毡房建好之后就是固定资产了,以后都是能一直使用的。

贺兰定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内力所能及,自己多付出一份, 这两千流民就多一分可能活过这个寒冷的冬季。待到来年开春, 天气和暖, 万物复苏, 这些流民便算是立住了。

届时,他们可以去种田、可以去放牧、可以去做工,还可以成为守护贺兰的武装力量。如今的投入就能有回报了。

“窦兴!窦兴!”鲜于安一个人唱独角戏似的嘀咕了许久,却得不到回应,连连催促两声,“咱们怎么说?”鲜于安自己拿不定主意,他向来跟着窦兴的步子来。

“能怎么办。”窦兴沉声道,“回去修屋子吧。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走在前头的贺兰定听到窦兴的话,扭头问道,“是也建毡房吗?”

“嗯。”窦兴点头。在这北地,建毡房最容易了。

闻言,贺兰定眼睛一亮,冲窦兴道,“我有个好东西,用来建造毡房可以事半功倍!”

贺兰定说得好东西就是螺旋打桩器。

他不过随口和工匠提了一句,能不能弄一个方便挖洞打桩的器具来。话就传到了祖敬之的耳朵,隔天一张设计图就送到了自己的桌案上,正是螺旋打桩器。

“莫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泄露了我的考核计划?”贺兰定惊奇于祖敬之这一回的高效率,要知道他来贺兰部落也小半年了,尚且没见他做出过什么工具改良的举措来。

压下疑惑,贺兰定将图纸送去王家铁匠铺加工。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接收流民,其他的事情只能往后压一压了。

如今听窦兴也打算建流民收容营地,贺兰定便顺嘴给王家铁匠铺打个广告,“那东西可好用了,省力气,打洞贼快。”

“你去王家铁匠铺买,有现货。”

见贺兰定热情推销的模样,鲜于安嘀咕道,“铁匠铺是不是给你分钱啦?”

贺兰定:“分了。”

鲜于安撇嘴,一副看穿一切的模样。

“不过不是分给我。”之前贺兰定给王家铁匠铺的榨油机和火锅都是自己给的图纸,因此并没有要王家给的销售分成。但是这次的打桩机是祖敬之设计出来的,贺兰定觉得自己没有立场去拒绝这个分成。

“是分给贺兰家的工匠。东西是他们想出来的。”贺兰定解释。

鲜于安一副看二傻子的眼神望向贺兰定。

窦兴也不解,工匠的一切不该都归属于部落么,人是部落的,收益自然也属于部落。

贺兰定笑道,“有奖励才有动力。”祖敬之尝到了发明创造的甜头,还不得日夜挑灯苦干么。最后获益的还是部落。

窦兴若有所思,鲜于安还是一脸懵懂,没能搞明白这其中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两千流民抵达怀朔。

终于在一场暴风雪中,一队人马抵达了怀朔镇城门外。让贺兰定“望穿秋水”的两千流民终于到了!

只是.....

前去接应的贺兰定数了又数、横看竖看,都不觉得眼前的流民有两三千的数目。

“出发的时候是有的。”护送流民过来的士兵道,“一路走过来死了不少。”

“死了多少?”贺兰定问。

士兵翻了个白眼,不耐烦,刚要冲两句,可抬眼看见贺兰定的打扮装束,认出他是个贵族,硬生生将一股恶气给压下去了。脸上硬扯出个笑来,回到,“死了千把人吧。”

千把人?一千人是千把人,一千九也是千把人。到底是多少呢?

贺兰定心中不满,可看着小兵满面风霜还要堆笑的样子,声音也和缓下来,温声道,“一路辛苦了,咱们不进城,从城墙边绕过去,北墙根上就是安置营地了。”

“营地的好酒好菜都备好了,弟兄们歇歇脚,暖和一下。”

“多谢!”士兵们脸上的笑容终于真实起来。

按理说,流民又不是流放犯,是用不着专门押送的。可是朔州等地的刺史们不放心,担心这些流民半路又折返跑回来——谁都知道怀朔不是个好地方。

因此,便有了这一队专门押送流民北上的士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