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存记[穿越](160)
而部落首领在初见他时的惊喜和期待也好似昙花一现,转头就将自己这么个人忘得干干净净。
或许是考验?自己要有耐心。祖敬之这样安慰自己。
紧接着,与自己一道过来的匠人被调动去改造修建烘干房,还成了一支施工队的领头人。而祖敬之还在做记账先生。
祖敬之终于坐不住了,登门拜访了那位同仁。
同仁道,“郎主贵人事多。”连“郎主”都叫上了,看来在贺兰混得很不错。
明白自己兴许是被忘记了,祖敬之只得放下身段请同仁帮忙美言两句。这便有了建造流民营地时,工匠对贺兰定提的那句,“恐怕需要祖匠人出手。”让祖敬之重新在贺兰定跟前挂了个号。
只是其中内情却无法对外人言,面对贺兰定的“责问”,祖敬之还要另找一个说辞,“着实是对部落生产情况不甚了解,纵有万般心思,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只等对部落情况更加熟悉后,方可对症下药。”
闻言,贺兰定明悟,知道是那个环节出了岔子,忙道,“今日我便带祖先生亲自了解一下工坊的生产流程。”
贺兰定说干就干,领着祖敬之往羊毛工坊去,边走边道,“还请先生助我!”
在贺兰定看来,羊毛工坊的生产实在是太原始了,要是能搞出羊毛纺纱机、纺织机,那生产效率定然飞跃式提升。
贺兰定急切的心情犹如一颗定心丸,让祖敬之的忐忑之情去了七七八八,矜持笑道,“祖某勉励为之。”
从贺兰大宅出发往羊毛工坊去,贺兰定察觉到怀朔街道上的人流多了不少,随口问了句,“镇上出了什么热闹的事情不成?”
“还不是那些流民的事儿。”身后一个随侍族人回道。
流民的事儿?贺兰定挑眉,心道,难道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儿吗?
“不是为了草原那边的流民。”族人继续道,“是死在半路上的那些。”出发前两三千的流民,抵达怀朔时只剩下一千三半多人,半数死在了路上。
“他们出城?死掉的流民里有他们的亲人?”贺兰定如是猜想。不然是为了什么呢?人都死了,还要去找?
“不是。”族人咧嘴笑着,他知道自家郎主的老毛病,有些不记事儿,便细细解释道,“找到了给挖坑埋起来啊。”
贺兰定心道,这还帮着收尸呢,怪人道主义的。
不等贺兰定感叹结束,就听族人继续道,“不能浪费了啊。等明年春天挖出来,可以作为陷阱诱捕猎物。”
贺兰定:?!
【作者有话说】
怀朔人:我们真不吃人的。但是吧.....尸体什么的,也不能白白浪费吧。
贺兰定:啊!啊!啊!!!
第九十二章
贺兰定到达羊毛工坊的时候, 脸上是铁青色的。羊毛工坊的大管事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这还搞突然袭击。
大管事冲贺兰定的几个随从疯狂使眼色:这是出了什么事儿啦?
“嗯?”随从一脸茫然,摇摇头, 意思没出什么事儿啊, 一切正常。
看着气血充足、满面红光的族人们, 贺兰定从“以同类尸骨为诱饵捕猎”的震撼中稍稍回神, 缓缓神色, 说起今日来的重点事情,“带着祖先生看看工坊的生产,看看又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大管事看看贺兰定, 又瞥瞥祖敬之, 夸赞道, “祖先生可是记账的好手,账目记得可清楚了。”
贺兰定道,“祖先生的长处可不在记账,而是器具改良发明。”
“要是能得祖先生些许点拨, 咱们工坊的产能翻倍只是小意思。”贺兰定给足了祖敬之肯定。
“哎!”大管事点头应声,在前头带路。
羊毛工坊临水而建。如今正是枯水期, 五金河的水量降低, 只剩下细细缕缕的一点。
“这个是洗羊毛的篓子。”贺兰定给祖敬之介绍,“但是我总觉得不够完美,每次清洗时总会被水冲走许多的羊毛。等到羊毛浸泡了水后,整个篓子又重得不行,得三个人拉才拉得上岸。”
洗涤篓子是贺兰定想出来的主意, 虽然提高了羊毛清洗的效率, 但是不足的地方还有许多。
“羊毛洗涤有好几道。”贺兰定细细解释着羊毛工坊的各项操作流程, 只有深入了解了各个各环节的操作和目的, 才能改良出与之相适应的工具。
“浸泡、清水洗涤、碱水洗涤.....”清洗过后是晾干,梳打蓬松,然后或是搓成毛线、或是擀压成毡毯。
“眼下有几个急需改良的地方。”贺兰定扒着指头列数,“一是清洗环节。”清洗羊毛听起来简单,可却是花费人工最多的一个环节。
“二是搓毛线和纺织。”人工搓毛线一来速度慢、效率低,而且还总是粗细、密度不均匀,这样的毛线编织出的成品就不会平整,品质、卖相上不去,价格也卖不高。
“汉人的纺织技术是很厉害的。”贺兰定记得上辈子在博物馆见着的那些出土纺织品文物,经线、纬线循环交错,提花综片繁多,“是不是还有具有提花设备的织造机?”
那些高端设备绝对是有的,只是他们这些北地的“土包子”无缘得见而已。
贺兰定冲祖敬之深深一拜,“还请先生助我,帮帮咱们怀朔儿郎!”
祖敬之:......今日之前还惶恐于自己被冷落,不收重视,如今......这到底是什么水深火热的生活!
心里吐槽千万,祖敬之面上不显,惶恐地扶起拜礼的贺兰定,连道,“定勉力为之,勉力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