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存记[穿越](255)
贺兰定吃惊了一下,再度感慨自己是个历史文盲,还以为中国历史上就出了武则天这么个女皇帝呢?没想到在南北朝还有胡太后这么个先驱者呢!
对于太后称制行使皇帝实权,贺兰定并没有多大感觉,反正大魏早晚要完蛋,男的女的当皇帝有差别吗?
反正敕勒川地处蛮荒,山高皇帝远。
看了眼整个人都要碎掉的崔真,贺兰定心想,女子称帝这种事情,他们这种传统士大夫估计比较难以接受吧——难受程度约莫相当于天塌下来一般。
“额…等皇帝长成了,想必太后会还政于陛下的。”贺兰定嘴上安慰着,心里却想:到嘴的肉怎么会还回去,品尝过权利的滋味又怎么舍得失去。皇家有大戏上演喽!
崔真缓缓点头,勉强接受了贺兰定的安慰,打起精神来说起今日所托之事,“首恶于忠于胡太后有恩,即便群臣上书,太后依旧不愿问罪于忠。”
当初高太后要杀胡太嫔,于忠从中周旋相救。因此,哪怕于忠专权,恣杀大臣,朝堂激愤,胡太后依旧要保于忠。
眼见大仇无法得报,裴、郭两家决议壮士断腕,送族中子弟离开洛阳。
“谁知,还是晚了一步!”崔真声音颤抖,“裴、郭两家被半路劫杀,竟无一人走出洛州。”
贺兰定骇然,“这么嚣张吗?”竟然出手就是灭族!
裴、郭两家可不是寒门小户,他们是世家大族,裴家更是盘踞北方近百年的豪族。竟然就这么没了?
贺兰定再度深刻意识到:世道已乱,礼乐崩离。
不对!贺兰定仔细一捋,倘若两家没有活口,崔真今日过来又是为了什么?
“正月先帝驾崩后,不少人家就将子弟分送出去了。”崔真自己就是在那个时候离开洛阳的。裴、郭两家亦有几个儿郎在外游学,因此躲过一劫。
虽然侥幸不死,但是家族不存,他们满腔仇恨,却身无功名,手无寸铁,怎么报仇?自己保命都难。
因此,崔真所求是希望贺兰定能够接纳收容裴、郭两家的子弟。
“他们可以…”
不等崔真说他们可以也来当夫子,贺兰定已经一口应了,“自然可以!”人才哪里会嫌多。
再说,敕勒川远离中原腹地,基本不会被卷进洛阳政治倾轧的漩涡,贺兰定自信可以保下几个落魄的世家子弟。
只不过,贺兰定提出了交换条件,“共享情报。”
【作者有话说】
贺兰定:你小子知道的有点多啊!
第一百四十二章
贺兰定已经在努力拉建自己的情报网络了。可是, 他的努力在积淀百年的世家豪族面前不值一提。
今日崔真口中透露出的那些消息,贺兰定是闻所未闻。他只知道洛阳城很乱——废话,历朝历代, 皇位更迭之际, 哪回不乱了?!
至于到底是怎么个乱法, 哪个大官被赐死了, 谁全家被灭了, 谁踩着谁的脑袋上位了,贺兰定那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就连太后临朝这种天大的事情, 他也不知道。
不仅贺兰定不知道, 身为朝廷命官、一方大员的段长也未曾收到最及时的消息。
当贺兰定将如今朝廷是胡太后做主的消息告诉自家阿翁时, 老人家整个都傻愣住了,面上全是不可思议——一个女人爬到了他们的头顶上!
“阿翁,谁当皇帝和我们关系不大。”贺兰定劝着,提醒段长, 眼下发展壮大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闻言,段长眼皮儿缓缓一掀, 眼睛瞥向贺兰定, “水利工程已经在修建了,你的万里城墙呢?”——别总在这儿哔哔旁人干活!
贺兰定摸摸鼻子,小声道,“正在研究配方呢。”
见段长不信,贺兰定声音拔高, “真!等方子研究出了, 那建的速度可就快了, 嗖嗖嗖一面墙就砌好了!”
“行。”段长也不是真心要催贺兰定干活, 只是见不得这小子气定神闲说教的模样,“要是有需要.....”
“当然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贺兰定抢答,“我手里人手太少了,请阿翁你调配些人手给我吧。”
“不干别的,我想从朔州那边运一批沙子回来。”沙子不仅是煅烧玻璃的主材料,等水泥研究出来运用到建设中,沙子也必不可缺。
“沙子?!”段长仔细瞅着贺兰定,想看他脑子里是不是装的沙子?
贺兰定:“是真的有用场。”
段长:.......
段长还能怎么办,只能拨出了一队人马帮贺兰定去沙漠运沙子。
至于私调戍兵.....
哈?你哪个眼睛看见他们是戍兵啦?披甲一脱都是怀朔的儿郎。
阿翁这么给力,贺兰定自觉也要加把劲儿了。可是水泥方子研究了许久,就是不成功,应该是那个环节出了岔子。
“应该是......”工匠吞吞吐吐地望向贺兰定,一脸犹豫。
贺兰定:“但说无妨。”
“应该是怀朔的土不行......啊!不是不行!”工匠着急解释,“是不适合!”——说主家的土不行,那不是打着灯笼拾粪——找死么!
“对哦!”贺兰定握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气候、地理特性,同一个方子未必能每处通用。
工匠见贺兰定不生气,也放开了说了,“郎主您让我研究的这个方子只有石灰石和土,一起磨粉后高温煅烧,形成的熟粉加水后可做建筑材料。”这是理想状态。
但现实却是混水后的材料一直无法凝固成型,“小的猜想是缺了粘合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