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存记[穿越](334)
“怀朔戍兵杀的?”自古以来就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可笑这一回的使者竟然是死在自己人的手里!
“杨钧那家伙是干什么吃的?!”不少大臣都看向元叉——大家都知道杨钧是元叉的人,还给元叉送过一整套银子打造的餐具呢!
元叉咬牙,有苦说不出。他总不能说杨钧那家伙已经好多年没有给自己送过礼了吧!
“该罚!”元叉也不保杨钧了,反正这枚棋子对自己而言已经没有作用了,“我没有意见。”
于是,针对如何处罚怀朔镇将,朝中大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并非没有有识之士瞧出了其中的蹊跷,建议朝廷最好再派行台去怀朔细细调差此事。
甚至有人指出,“怀朔恐有异变。”——击退柔然两次,可见怀朔兵力不俗。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竟然没有救中央派出去的行台尚书。其心如初乎?
但是这些声音都太微弱了,根本无法被上位者所听闻。哪怕是尚书令李崇指出,“怀朔见死不救,柔然大军入大魏如入无人之地,恐六镇镇民之怨啊!”
他们不是不知道六镇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只是不在乎而已。如今元孚之死和柔然南下让这些高高在上的上位者们不得不睁眼去面对六镇之危。
“初置诸镇,或征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曾经都是高门大户的显贵弟子。
“今,役同厮养,致失清流。”如今和奴隶一样没什么差别,还被像牲畜一样配种。
“本来族类,各居荣显。”而在洛阳城里吃香喝辣的其他族人不用风吹日晒、不用被柔然骚扰,却个个荣华富贵。
“顾此失彼,理当愤怒。”李崇建议朝廷将军镇改为州,分置郡县。同时将镇民们的府户身份改为平民。
“入仕次叙,按照旧历,文武兼用,恩威并施。”这无疑是窦兴的梦想。
倘若李崇之计当真被朝廷所用,将军镇改为州郡,所有府户不在被捆缚在北疆之地,而是有了合理的晋升通道。恐怕,窦兴就要脱离怀朔联盟军了。
然而,这个世上是没有如果可言的。
不是没有看到六镇的危机,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但是,随着朝廷的十万平叛大军出动,柔然军望风而逃。
大魏又重归一种微妙的稳定之中,朝廷又将六镇改制的事情抛到了脑后——太麻烦了,多做又不能多拿钱。六镇府户委屈不委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就这样不了了之了?”窦兴的失望都写在了脸上——如果朝廷能给六镇儿郎一条路走,谁又会想去做脑袋抗在肩膀上的事情。
“还没有结束。”贺兰定将写着情报的绢布条递给在座众人,朝廷的文书还没有到达,贺兰定已经抢先一步收到了消息。
“他们要严惩杨钧,将杨钧押送进京审问。”一个小小镇将竟然不拼命去中央大臣,该死!
斛律金问,“那会有新的镇将来?”
“还不知道是谁。”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了一个杨钧,自然还会来个猪钧、牛钧。
众人一筹莫展。贺兰定道,“先报病,就说杨钧病得起不来身,去不了洛阳了。”能拖一日是一日。
如今的北疆就是一个火药桶,已经炸了一回,但是还远远没有就此结束,接下来一定还有许多的连锁反应。到时候,还有谁在乎一个小小镇将呢?
正如贺兰定所料。柔然人来了,柔然人又走了,可是他们带给军镇百姓的苦难还远远没有结束——只一个问题,没有粮食、没有牛羊,活下来的人吃什么?
被打压、被奴役,失去地位、失去金钱,这些都还能忍。可是,肚子饿是真的忍不了啊!
打响起义第一枪的是怀荒镇。怀荒百姓请求朝廷发粮救灾,镇将于景不许。百姓愤恨,围攻镇将府,杀了于景,开仓放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怀荒镇点燃的焰火在一瞬间席卷了敕勒川草原,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在这一刻,他们都是饱受欺压而揭竿而起的勇士。
终于,曾经的国之爪牙刺向了国之肺腑,曾经护卫国土、守护大魏的箭矢调转了方向。
大魏,丧钟敲响。
第一百八十五章
“什么?沃野镇也反了?”火药桶点燃后的威力和影响力超过了贺兰定的想象。
东北怀荒镇将被杀的消息一出, 西南沃野镇立马响应,一个叫破六韩拔陵的镇民以“高阙戍主,率下失和”为由, 聚众杀了沃野的镇将。
斛律金道, “他们不仅杀了镇将, 还占领了沃野, 自称真王。”
真王, 这名号有够直白的。还真是心急。
“破六韩?”贺兰定总觉得这姓氏有些耳熟。
一旁的可单鹰提醒,“杂胡首领破六韩孔雀,之前和咱们部落有些过节。”
古早的记忆被唤起, 贺兰定恍然, “乌丸?”乌丸部落是贺兰定刀下的第一个亡魂。
当初贺兰定刚刚靠着豆制品将部落经营得稍有起色, 乌丸部落便引柔然里应外合袭击贺兰,其中亦有杂胡部落的手笔。
后来,贺兰部落击退柔然,再灭首恶乌丸, 对于其他参与的部落却没有直接动手,而是采取了经济制裁。
当初众人还道年轻的贺兰首领太过心慈手软, 可是没多久, 经济制裁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
只能说钝刀子杀人更疼——其他依附贺兰,加入怀朔联盟的小部落靠着羊毛生意吃香喝辣,过得风声水起。而被排除在外的杂胡、库狄等部落却依旧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困顿生活。可不得难受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