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草原生存记[穿越](342)

作者:芃县令 阅读记录

破六韩拔陵又赢了一回,却不知西部铁勒部只是朝廷丢出的诱饵。而他,已然咬钩。

押送俘虏的路上,破六韩拔陵遭到了中央主力军的伏杀。

外有伏击,内有三万铁勒部作乱, 破六韩拔陵遭遇了人生滑铁卢, 被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他想要收拢残兵南渡北河, 却迎面碰上了守株待兔的斛律金。

至此, 声势浩大的六镇起义终于末路,以首领破六韩拔陵身死,二十万镇民被俘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

战火熄灭,北境却没有迎来暖春,天气依旧冷得能冻掉人的耳朵,商业也没有复苏的迹象。

“天下大乱,羊毛生意不好做。”窦兴向贺兰定汇报今年的羊毛制品订单情况,“虽然商人们可以通过必达货运行来订货、运输,但是,整个市场都不行了。商家们也不敢多订。”

“要做铁、盐生意吗?”乱世中,这些才是畅销货。

贺兰定缓缓摇头,“先不要轻举妄动。”眼下大胜,叛军服诛,鸟尽弓藏的时候也就到了——元渊还没有搬师还朝,关于他的流言已经甚嚣尘上了。

为啥元彧、李崇都没打得过叛军,怎么元渊一来就平定叛乱了?!因为元渊本来就和叛军勾连啦!他们唱得一出双簧戏哄骗朝廷呢!

元渊一战封神却遭到了朝廷忌惮,这种情况下,贺兰定可不敢当出头鸟,只让怀朔众人保持低调,闷声发大财。

说完恢复经济建设的事,窦兴却端起茶碗继续喝茶,没有要走的意思。

贺兰定:“?”

窦兴摸摸鼻子,羞赧道,“还有点私事。”原来,窦兴媳妇娘家好几个子侄都投奔了破六韩拔陵,参加了起义军,如今被俘了,便打听到窦兴头上来了。

“往年他们也没少打家劫舍,这回参加起义军也没当回大事儿,以为也是抢一波就走的事儿。谁知.....”谁知竟然被俘虏了,也不知朝廷会怎么处置他们。

不独窦兴家遇到了这样的麻烦。六镇一体,多年姻亲交错,转几个弯儿都能拉上关系。

如今二十万镇民被俘虏,大家伙儿都巴望着等待朝廷的处置结果——大约不会杀了。足足二十万人,真要把他们逼上绝路,再起兵造反,那不是都白忙活了吗。就是不知道会被流放到哪儿去。

贺兰定透露消息,“广阳王已经上书朝廷,请求在恒州之北另外设立郡县,安置降兵。”

“同时还请求朝廷下拨粮种、农具加以救助,彻底消除大家的反叛之心。”有田种、有饭吃,谁会想不开去造反?

“能成?”窦兴不解。旧都平城就在恒州,按照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来讲,恒州的条件比六镇好多了。这岂不是因祸得福了?

贺兰定也觉得元渊有些异想天开了,“我明白他的意图,估摸是想趁机收拢、掌握二十万降兵为朝廷所用,护卫旧都皇陵。”

——六镇损失二十万儿郎,实力大减,北境想要再聚众起义可就难了。而朝廷多了二十万生力军,一正一反间此消彼长,朝廷方面实力大增,何愁国家不安。

“如此说来,这个广阳王还是个好人呢!”窦兴感慨着。

然而,在已经腐败将倾的大魏朝廷,好人是没有好报的。广阳王元渊真心诚意为大魏生民立命、为大魏朝堂求发展的奏折刚刚送到了洛阳,就被他养敌自重的证据。其中叫嚣得最厉害的就是城阳王元徽,他和元渊有旧怨,只想不顾一切至元渊于死地。

“阿昭,你怎么看?”胡太后有些精神不济,大臣们左一句右一句,吵得她头疼。虽然如今二主主政,但是胡太后其实已经不太想理事儿了,很多政务处理和实施全赖阿昭处理。

阿昭笑着说着讥讽之言,“诸位对广阳王的提议不以为意,不知可有其他高见?倘若有更好的办法,那广阳王便是有什么图谋,自然也就胎死腹中了。”

“是极!”胡太后顿时觉得还是阿昭聪明,而那些大臣们光是嗓门大,但是脑子空空,蠢笨如猪。

“此时便交于贺女史全权决断!”说罢,胡太后广袖一挥,回后宫去了。

被留下的众大臣面面相觑,谁都没有先开口——贺女史年纪不大,却一点儿不好糊弄!

此次胡太后重归朝堂,众人都以为她会重用自己的男宠郑俨。谁知,宠爱归宠爱,真正的权利却是半点没给,反倒朝中大小事宜全是贺女史经手操办。而贺女史竟然出人意料的精明能干,才思敏捷,手段果然,不属男儿。

胡太后:吃一堑,长一智。男人都不可靠!

阿昭得了太后口谕,主掌会议,开始点名,“就从中书令大人开始吧,诸位一个接着一个发言,都说说自己的建议。”

这一日,大魏朝廷的大臣们第一次感受到了“one by one”的恐惧。

“不若将六镇降户分别迁往冀州、定州、瀛洲?由当地负责安置,可减朝廷负担。”一个大臣提出。

“善!”立马有人应和——就这么着吧,赶紧结束这可怕的朝会吧!

阿昭克制着想要骂人的冲动,努力维持着嘴角的笑容,反问道,“河北几地的叛乱还未平定吧?”

不独六镇反叛,关陇、河北地带亦有民变,只不过六镇声势最为浩大。如今六镇叛乱已平,其他地方的小型起义可没有平息。这个时候将六镇降户送过去,是个当地叛军扩军吗?

阿昭仔细瞧了瞧提出这个方案的大臣,真的很想撬开对方的脑壳,看看里头是不是都装的大粪。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贺女史说怎么办?”被太后压制便也罢了,这会儿连个女娃子都爬他们头顶上了,不免有人不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