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存记[穿越](374)
说罢就要削发出家,“我在红尘名利场中沾染太多尘埃是非,佛祖化鹿入梦指点。是时候该醒悟了。”
胡太后舍不得阿昭这么个好帮手,但是又深信佛祖,挣扎片刻后,点头同意,“朕不能挡了你的佛缘。”
阿昭的急流勇退惊掉了一众人的下巴,元诩也傻了。自己才开始蓄出击,对手就自己消失啦?看来朕果然是上天之子啊!天命在我!
惊讶过后,众人有觉得理所当然。听说徐州刺史也是个光头哩——贺兰家都是怪胎。
身在徐州的贺兰定收到阿昭出家的消息后,差点没带兵直攻洛阳,“一定出事了!”
自己剃光头,那是因为真的热。可阿昭一个女孩子剃了光头,那一定是被逼得无路可走了啊!
“发信侯景、贺拔岳,合围洛阳!”贺兰定桌子拍得梆梆响,拍得手掌通红后,终于冷静下来,深呼吸两口气,继续看阿昭来信。
“兄长莫忧,一切安好。”阿昭放完大雷立马安慰贺兰定,又说盛极必衰,如今贺兰家在大魏如日中天。
外有贺兰定领军在外,率兵二十万众,在民间拥有极高的声誉;内有阿昭高居庙堂,手握大权,政策诏令莫不出其手。
兄妹二人如日月凌空,光芒太盛,必招祸患。
“此消彼长,兄长当勉力而为。”信件的最后,阿昭就差没有明说:阿兄,我先隐退,你要好好加油努力啊!
“原是如此!”放下信件的贺兰定长叹一声,苦笑低语,“我这个兄长真是太不称职了。”竟是要妹妹来鞭策激励自己,为自己细细谋划,万事思量。
贺兰定突然发现自己能够轻松领兵在外,没有收到任何掣肘,那是因为阿昭在洛阳为自己负重前行,挡下了所有的攻讦和质疑。
至于阿昭在洛阳皇城遇到了什么困难,承受了什么压力,谁是阿昭的政敌,自己这个兄长竟是一概不知。
就在贺兰定深陷自责之时,一封从殷州来的加急军报送到——竟然是贺拔岳自请调离北征军团的请示!
贺兰定大惊,他原以为会是侯景的西征军出些岔子,没想到竟是贺拔岳那边先爆了。
贺兰定继续往下看信,越看眉头越紧。
原来贺拔岳先后拿下相州、殷州后名声大噪,殷州隔壁的肆州刺史竟然来劝说贺拔岳,企图让贺拔岳反了贺兰追随尔朱家。
这原本没什么,你来挖人,我难道就要跳槽吗?置之不理便是了。坏就坏在,贺拔岳的二哥如今在尔朱荣麾下做事。
当初贺拔父子四人各奔东西,贺拔度拔和老大贺拔允回来武川,老二贺拔胜依旧追随元渊,老三贺拔岳跟着贺兰定南下。
后元渊身死,老二贺拔胜投奔了恒州的元纂。没多久恒州被叛军攻占,贺拔胜又去了肆州。又没多久肆州易主,落入了尔朱之手。
兜兜转转贺拔胜随之投入尔朱荣门下,成为一员猛将。
贺拔胜写信将来龙去脉一一道来,主动请辞解除西征军军主一职位。
“啊....”看完信件的贺兰定叹息一声,感叹家里人多正好——血缘就是他们最紧密的联盟。
阴山以南有贺拔度拔和贺拔允,阴山以北有贺拔胜,继续向关中地区推进又有贺拔岳。倘若这父子四人有心一搏,相互呼应,连成一片,这天下还有他贺兰定什么事情?
眼下的情形,贺拔岳是不适合驻守殷州了。
展开舆图,贺兰定的目光在大魏版图上游弋——他必须要加快步子了,珍惜阿昭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为自己争取来的宝贵时间。
“贺拔岳为兖州刺史,于谨守相、殷两州。”贺兰定又将在敕勒川养老的舅舅摇来驻守徐州。
贺兰定起初的打算是趁着阿昭出家之际,让她借机脱身离开洛阳,来守徐州。但是阿昭却道自己在洛阳还有未完成之事,还没有到离开的时候。最终是舅舅段宁坐镇徐州。
“那郎主你呢?”可单鹰被从东海郡调去守开阳,而在开阳的独孤信则被调去东海郡——开阳是兖州进入徐州的咽喉之地,独孤信又是贺拔岳的原部下,这才有了两人的职位互换。
贺兰定手指划过大魏腹地,“我去这儿!”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年之内扫平天下!
贺兰定决定离开徐州,亲自率兵扫平河北之乱。他叫来心腹手下,将各项事务安排到人。
“阿鹤,生意上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郑夫子,如今人手实在短缺,烦您暂代后勤官一职。”贺兰定冲郑令修抱拳一拜。
“如何使得!”郑令修错身躲开,只道,“必竭尽所能!”郑令修是绝对不会叛的,放眼天下,只有在贺兰定这儿才能让她一展所长。
贺兰定领军北伐,徐州作为他的补给大后方是万万不能有失的。因此,他先是调来自己的母家段家坐镇,再由阿鹤负责地区收入,郑令修负责粮草物资调度支出。
同时通知营州的阿史那虎头与敕勒川的斛律金整军待令,随时准备策应自己。
孝昌三年正月,贺兰定率众十万出徐州,取道兖州北上,十五日至齐州,三日击杀叛军首领刘树,平定齐州。
与此同时,拿下瀛洲的葛荣马不停蹄继续南下,侵袭冀州,围困信都。
至此,叛军首领葛荣盘踞冀州北,贺兰定抵达冀州之南,冀州刺史元孚坚守信都。
第二百零八章
“打葛荣?”
“当然不打。”
贺兰定和葛荣同时兵临冀州, 整个大魏都以为一场世纪大决战将在两人之间爆发。但是贺兰定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