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存记[穿越](387)
刚刚看到和平希望的大魏再度风起云涌。身在深宫的胡太后极其一众奸臣终于怕了——尔朱荣打到洛阳来为死去的先帝报仇啦!
胡太后颤抖着手提笔,亲自写信给尔朱荣解释原委——一切都是误会!你我本是亲家,自己身为母亲,怎么可能害自己的儿子呢?
写完信,不待笔墨晾干,便催促直官尔朱世隆去给尔朱荣送信。
胡太后却不知晓,尔朱世隆送到自家堂哥手里的,除了自己的“求饶信”,还有未亡人尔朱英娥的“诉苦信”。
相信嫌疑犯,还是相信自己女儿这个受害人,这简直是一条送分题。
“先帝死得蹊跷,去世前都十九岁了,可胡太后还将他当做吃奶的小娃娃。君权旁落,牝鸡司晨,方有今日之乱啊!”
“如今竟是故技重施,选了个不会走路的奶娃娃当皇帝。这不是胡来吗!”
尔朱荣彻底亮出獠牙,打出哀悼大行皇帝,另择新君的旗号,率契胡骑兵奔赴洛阳。
尔朱荣让送信的尔朱世隆莫要回洛阳了,恐不安全。
尔朱世隆却道,“朝廷如今正怀疑阿兄,我要是来了就不走了,岂不是坐实了他们的怀疑。届时阿兄所谋恐要旁生枝节。”
尔朱世隆决定以身赴险,回洛阳稳住胡太后一众,为尔朱荣争取时间。
尔朱世隆回到洛阳后,极力为尔朱荣解释,“都是误会,外人以讹传讹,兄长毕竟是先帝的老丈人,焉有女婿去世,老丈人不登门祭奠的?”
“再有,我那侄女自来是兄长嫂嫂的心头肉,她年轻寡居,阿兄心疼。”尔朱世隆满嘴跑火车,说尔朱荣这回来洛阳是为了拜祭先帝。可拜祭又为何要带兵马?
自然是为了壮胆造势的——尔朱荣想将死了丈夫的尔朱英娥接回家,怕朝堂上的老古板们不同意,带着兵马来壮大声势的。
如此胡言乱语,胡太后竟是信了,长长舒了一口气,眉角舒展,笑道,“朕就知道,都是谣传挑拨天家感情。”自己和尔朱荣可是亲家,他做什么要反自己呢?想想也不可能嘛!
胡太后松了一口气,朝廷上下也没人提醒她什么——谁当皇帝不是当呢?总不会比现在更差了。
皇室宗亲更不会说什么——尔朱荣来了后肯定会另选皇帝的,到时候,说不得就轮到自己了呢?
一时之间,洛阳皇城竟是陷入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中。所有人都知道将会发生什么,并静静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唯有阿昭在行动。
当尔朱荣进军洛阳的消息传来后,阿昭第一时间给贺兰定发了急信,然后便打包行李,带上亲信,捎上才登基的新帝元姑娘,在亲兵的护送下,从永宁寺密道离开了洛阳皇城,顺着汝水顺流南下,化作普通百姓进入襄阳城安顿下来。
“阿兄,你曾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做男儿装扮,化作行商的阿昭低叹一声,“莫要怪阿昭心狠,阿兄你呀,不逼一逼是不行的。”
阿昭脱离了洛阳旋涡,贺兰定领兵五万进入司州地界的时候。尔朱荣已经在河阴府,以手铸金人的仪式做选拔,另立了新君。以长乐王元子攸为大魏皇帝,改年号为永安。
尔朱荣也是个神人,他不围攻洛阳,也不推翻胡太后,他直接另立炉灶!他让文武百官们自己选——两口锅灶,你们要吃哪口锅的饭?而重大臣早已对胡太后的荒淫懒政失望。
四月十二日,洛阳朝廷以高阳王元雍为首的文武百官捧着玉玺、绶带、华服,前往河阴府迎接新帝——胡太后一系被彻底舍弃。
“尔朱荣背后有高人指点!”贺兰定想破脑袋都没想到尔朱荣竟然来着这么一出。
倘若尔朱荣围困洛阳皇城,与虎贲、羽林军发生冲突,自己领五万兵来来援,还算占了大义,名正言顺和尔朱荣一战。
可是尔朱荣玩得这一手,竟然在和平中实现了皇权的让渡。这让贺兰定怎么办?根本进退两难。
“洛阳城的探子回来了吗?”贺兰定在洛阳城洒了不少眼线。昔日素来消息灵通,然而这一回……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个个石沉大海似的没了音讯。
“尚未。”
“贺兰食肆呢?”
“亦失去联系。”
贺兰定焦躁不已,不详的预感从心里升起。他倒不在乎洛阳被谁占了去。敕勒川加上河北地区的地盘已经够大了,足够自己手下的儿郎百姓们人人有田种、人人有饭吃。自己又不是真的要当皇帝。
可是阿昭还在洛阳啊!没了音讯!生死不知!
“新君刚立,时机未到!”于谨劝阻贺兰定。如今的这个新皇帝和之前的元姑娘虽然同是傀儡,但两者又不相同。元子攸是有群众基础的!——宗室相帮,百官相迎。
“就他能清君侧?我不行?!”贺兰定暴躁大喊,随即冷静下来,以手扶额,低声道,“我知道你说的是对的....我只是....”
他只是担心阿昭。
抹了把脸,贺兰定对于谨挤出一个苦笑,“不瞒于参军,从一开始我就是想让弟弟妹妹、族人们吃饱饭。后来有希望怀朔的大家日子能好过些。”
“我也不知道怎么就稀里糊涂走到了今日的地步。”如果走到这一步,最终却害了妹妹。贺兰定觉得自己会疯的。
于谨肃声道,“将军心有大爱。”
“哪有什么大爱啊....我只是见不得有人受苦。”贺兰定长叹一声,洗了一把冷水脸,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说起正事。
“洛阳城里有些不对。”自己那么多探子不可能被全部连根拔起,再有贺兰食肆和刘记商行扎根四通馆,不可能什么消息都传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