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重生后对我穷追不舍(77)

作者: 听蝉声 阅读记录

禅真听的有些入迷:“这是?”

玉真长公主解释道:“是法华殿的道长们正在诵经。”

“这诵经声仿佛在哪里听过……”禅真心中莫名觉得有些熟悉,好像曾有人在她耳边不眠不夜地诵读过无数遍似得。

……

她似乎被困在一个很大的宫殿中,四周黄纱垂地,香雾缭绕。

许多道士围坐在她的四周,双目紧闭,口中不停地诵着经文,让她的灵魂仿佛被洗涤过一般舒适。

许久之后,经文渐渐停了下来,一个模糊又有几分熟悉的声音问:“此法果真可行?”

另一个苍老的声音道:“陛下,凡人命数天定,不可强求。”

那个熟悉的声音似乎冷笑了一下。

“若朕非要强求?”

似乎有人叹了一口气:“如此,惟剩最后一步。”

“为何?”

“以命换命。”

良久,那人淡淡道:

“好。”

……

禅真感觉到脑袋有几分刺痛。

以命换命?是以谁的命,换来谁的命?

“贵妃娘娘?”玉真长公主见她脸色突然变化,担心地喊了好几声,才终于得到她反应。

禅真茫然地抬起头,只觉方才仿佛是一场幻梦,头痛停止后立即消散的无影无踪。

对上玉真长公主担忧的眼神,她回过神来轻轻摇了摇头:“只是方才听诵经声有些失神,让殿下担心了。”

“可是这经声太过吵闹,扰到了贵妃?”玉真长公主担心她出了什么状况,待会儿皇兄回来她不好交差。

禅真垂眸,望着杯中的茶水浅笑:“并非如此,这经声听来十分悦耳,让我有些入迷罢了。”

玉真长公主素来听惯了这经声不觉得有哪里稀奇,只当她从前并无见识,如今初次听闻才有些着了迷。

“这经声日日都有,若贵妃喜欢,不若求皇兄请些道长下山为你诵读。”

禅真淡淡一笑:“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左右这段时间我就住在山下行宫,便是多往上跑个几趟也不费事。”

“早听闻贵妃贤名,如今总算亲眼得见。”对玉真长公主来说,皇室宗亲天生便是享受了许多特权,她也并不认为使用这些特权是什么坏事,可这位贵妃到底是民间出身,对这些特权只怕还未能全部适应。

“殿下谬赞了。”禅真不好意思接下这些虚名,明明只是陛下故意放出去为她积攒名望,可民间却传的仿佛真有其事似的。

这时,一位侍女敲了敲门,通传道:“长公主殿下,晋王殿下来妨。”

沉默了许久的宣阳县主眼睛一亮:“舅母,我去迎接一下晋王殿下。”

玉真长公主无奈地看了她一眼,向禅真笑道:“今天也是巧了,皇兄刚走,云沂后脚就到。”

自上回宫宴之后,禅真就再未见过晋王殿下,没想到今日又在长公主这儿碰了面。

不多时,便见晋王殿下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眼睛亮晶晶一脸雀跃的宣阳县主。

晋王似乎没想到贵妃会在此处,见到她时明显怔了一下,直到禅真向他轻轻露出一个微笑,他才回过神来,先向玉真长公主打了个招呼。

“玉真姑姑近来可好?”

“甚好,”玉真长公主一向喜欢这个与自己皇兄相像的侄儿,笑着点点头:“劳云沂挂记了。”

接着,陈云沂转向禅真,声音莫名有一些紧张,“云沂不知贵妃亦在此处,宫宴一别,不知娘娘近来如何?上回云沂赠送的青瓷,不知娘娘可还喜欢?”

禅真有几分尴尬,那尊青瓷早就被陛下以怕宫人摔碎为名收进了库房里,之后陛下又命人从越窑制作了许多瓷器赠送给她,若非晋王殿下此刻提起,那尊青瓷都要被她忘到脑后了。

她有些愧疚不敢对上晋王殿下的视线:“我一切都好,多谢殿下关心,那尊青瓷……我亦十分喜欢。”

陈云沂只感觉心脏都因她这一句“喜欢”浸泡入了温水里,声音越发温和:“娘娘喜欢便好。”

宣阳县主之前并未参加宫宴,有些疑惑地问道:“陛下何时送了贵妃娘娘青瓷?”

晋王殿下为淑妃娘娘之子,与贵妃娘娘怎会亲密到赠礼的地步。

禅真解释道:“这青瓷原是殿下献给陛下的生辰贺礼,只是陛下见我喜欢才转赠于我。”

“原来是这样。”宣阳县主松了一口气。

陈云沂神色淡淡,胸中莫名郁结,不太愿意听见她与自己这般生分。

“若贵妃娘娘喜欢,云沂那处还有几尊青瓷可赠予娘娘。”他深深地望着贵妃,身为晚辈,孝敬长辈乃是天经地理之事,便是玉真长公主在场也未觉得有几分不对。

禅真觉得他望向自己的眼神与陛下有些相似,有些慌张地垂下眼眸避了开来,心中安慰自己或许是错觉吧,是晋王殿下长相与陛下太过相似才有了这样的错觉。

“不必了。”说完她觉得自己的语气有些生硬,便笑着找补,“殿下一片孝心令人感动,这份心意我会记得。”

孝心?

陈云沂心中苦笑,若他真是出自一片孝心该多好,也不必再如此煎熬。

第44章 交锋

自与贵妃娘娘见过一面后,陈云沂就觉得自己像是发了疯,明明知晓这是他不该妄想之人,可每至深夜,那道幽丽的身影总是会无端闯入他的梦中。

或是欢笑,或是哭泣,或只是默默无声地注视着他,直到昨夜,他甚至梦见了更为过分的情景。

那些杂乱的喘息、紧紧相扣着的十指、潋滟晕红的眼尾,以及她口中呼唤着“殿下”的低吟,像细密的罗网将自己从身体到灵魂尽数缠绕包围无法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