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小狗(100)

作者: 山逢 阅读记录

丁爷瞥她一眼,拿扇子拦住她的手,自己单手撑着地起身。

“哎呦,我这把老骨头哦,虽然老咯,但还没到要你们这些年轻人来扶的地步。”

温溪笑了笑,也没说什么,顺势把耿孟介绍给他,“这位是我男朋友,耿孟。”

丁爷了然地点点头,同小辈打招呼一向没个正经:“你好呀。”

耿孟也笑,跟着温溪叫了声丁爷。

“你们怎么来这儿玩了。”丁爷问。

“来这边玩,听说这儿有个茶山,这不是没见过嘛,还挺稀奇的,就来了。”

丁爷拍拍扇子,“这儿啊,嗐,早些年也就一茶坡,哪儿能叫茶山哦,还不是这些年搞旅游开发,这也成了个景点,我倒是常来,这里的茶确实不错,哎,你们要是想买,我可以给你们介绍当地的茶商哈,绝对不会让你们吃亏。”

耿孟本就有些意动,闻言,也就请教道:“这儿的茶有什么讲究吗?我不太懂茶,没能看出这儿是什么茶。”

他掐了片叶放在鼻尖闻。

“这一片种的是云龙绿茶,大理的滇红也很不错,待会带你们去尝尝。”

他们顺着山顶走,遇见一个茶农,身侧的背篓已经装满,要去把茶倒到大箩筐里再继续去采,看到路过的丁爷,还笑着说了几句话。

但由于她说的是方言,温溪和耿孟并没有听得太懂。

丁爷也没给他们解释,回头对他们道:“不过说实话,这儿的茶农还是蛮辛苦的,这儿的茶不及普洱出名,购买力度自然不能比,价格自然也就不怎么样,一年到头,也就那几个月份产的茶价最高,剩下几个月的茶收入不太好,每年都会有老茶堆积。但是还好,他们自己也喝茶。”

“但是我来这儿待了很久,我是真觉得这儿的茶不错,有种很独特的香味,就差个出名的机会。”

丁爷在前面说,温溪和耿孟听了也就点点头,两人对茶都不算了解,自然不能如丁爷般侃侃而谈。

走了一会,丁爷就带着他们往山下走。

路过山脚下那几个先前同温溪耿孟推销的几个茶商时,丁爷还跟他们打了个招呼。

他这几年在云南也不是白混的,那些个茶商都知道他是北京来的,阔绰大手笔,每每购茶都是往百斤上走,人也大方好说话,是以,都愿意和他打好关系。

走出山脚,丁爷也不说话,只带着他们走走绕绕了好一会,绕了一家自建房前。

门前还有个招牌:赵家茶叶。

下面一排小字:滇红,下关沱,云龙,南涧,剑川。

走进去,里面只有一个中年女人倒在躺椅上刷视频,声音很大。

听见他们的动静,抬眼一瞧,眼里的热切堆满。

“丁爷来了啊。”

“还带了两位美女帅哥来。”

女人说着带有口音的普通话,眉眼弯弯,眼角的皱纹和蔼可亲,微黄的脸上有斑点,略显老旧的国牌黑色外套穿在身上,花里胡哨的发圈绑了个紧紧的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

“过来看看茶,你们家的春茶还剩多少啊?”

“哪种嘞?”女人走到柜子前拉开抽屉,拿出厚厚的本子,翻了翻,“滇红的话,不多,还有两百多斤,下关沱五百多斤,云龙和南涧都不到一千,然后就是剑川,也还剩六百多。”

“这些是现库存,再过半个月,新炒的那批也上来了,应该还有个千把斤,你看……”

“先给我们都倒一杯吧。”丁爷往一旁的茶室走去。

女人一喜,忙说:“要的要的。”

每一种茶都泡了一杯。

温溪一杯杯尝过去,还真能品出每一种茶的区别,无论是香味,还是浓淡都很独特。

她最喜欢的是滇红。

耿孟则更偏向于云龙绿茶。

“买一点?”温溪说。

耿孟又端起抿了一口,滚烫的茶水在嘴里滚过,茶香也顺着达至鼻腔。

“可以啊。”

最后,耿孟每一样都各购了二十斤寄回上海,准备送人。

温溪也买了五斤滇红回去放着。

茶叶价格不等,加上丁爷的关系,两人倒也就花了一万多。

看完茶山,又看了茶,还买了茶,再看时间都快十二点了。

两人这才折返村里去,跟丁爷一提,他笑道:“那不是巧了嘛。”

“你现在就住那?”

“是,我开车来的,我带你们回去吧。”

车子开回村里,在民宿面前停下,丁爷告诉他们,他住的地方就民宿左边的第三户,那是他买的村里面的房子,让他们有时间过去玩,院子很大够玩。

回了民宿,夏凝他们正在炒最后一道菜。

“哎呦,这不是正正巧了嘛,都准备打电话催了。”

因为是直接把民宿包下来的,而且这里不像市里可以点外卖,去农家乐因为程周凛的缘故也不大方便,就干脆自己到菜市场里买了菜来弄。

好在一群人里还有两个会做菜的,其他人就帮着打下手,不然还真不好办。

吃过饭,耿孟回房间补觉,温溪心里还惦记着事,就去了丁爷那一趟。

村里她也没怎么走过,记着丁爷说的,边走边数,才犹豫着踏入看着像村民私宅的家门。

这座院子,四处种满了花草,建筑规划和他们住的民宿有些像,院子很大,养了两只猫还有一只狗,就卧在院子里睡觉。

温溪的动静吵醒了那三个小家伙,它们齐齐回头看她。

其中有一只三花,还是长毛的,它很粘人,温溪只是站在那,它听见动静,看了眼,就起身,抻了个懒腰,慢悠悠走过去蹭她的小腿,尾巴端高高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