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哥哥的好兄弟成了我夫君(177)
所有人的目光放在了他身上,苏锦舟脊背笔直,坚定而有力。
苏青之苏尚书不由得回头看自己的儿子,满脸的不虞。
朝堂半数官员让江景淮出战,定是西边有很多危险和险境等着呢,苏锦舟凑什么热闹!
再说了,苏锦舟之前上的战场都是和他外祖一起,叶老将军年纪大了已经从战场退出来了,没有人护着他,他怎么能放心。
苏青之站了出来,“陛下,臣这儿子莽撞惯了,什么都愿意闯闯,但边境安危不是儿戏,臣还是请陛下派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带兵。”
江景淮心计颇深,运筹帷幄,他们留下的危险未必不能化险为夷,而苏锦舟,他还是不放心。
然而苏锦舟却格外坚定:“陛下,臣自幼跟在外祖父身边,作战兵法微臣已经了然于心,臣也见过真正的战场。臣愿领兵出征,驱除外敌,护我大夏江山。”
景德帝心情愉悦,笑道:“好!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 朕给你禁军五千,再从京城边上的荆州安州拿出五千兵力为你所用,苏爱卿定要凯旋而归,朕到时候给你办庆功宴!”
“臣定不负陛下重托!”苏锦舟叩首道。
“众卿可还有异议?”景德帝笑容收了收,语气不善。
众人自然是不敢再说什么,三皇子李若安已经明着说了他们的无能,不敢自请出战,而苏家二公子请命带兵,若此时他们还阻拦,那便是不识好歹了。
退朝后,苏青之立马到了自己儿子身边。
“苏锦舟!你干什么啊,不要命了是不是,什么都出头,那是你该出头的嘛,早知道这般,当初就该让你当个文官。”苏锦舟这一出可给苏青之气的不轻。
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自然不想让他出事。
“爹,明月跟江景淮那厮成亲一月不到,就让江景淮离京,不觉得对明月太残忍了嘛。而且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从小有个将军梦,这是一个证明你儿子能力的机会啊。”
“我想做的是保家卫国的将军,若我只去挑一些没什么挑战的战事去混个军功,那跟那些酒囊饭袋的世家子弟有什么区别?”
“放心,相信你儿子,我会带着胜仗平安回来的。”
苏锦舟没有耽误时间,回家一趟告别母亲,匆匆留了两封信就带兵出发了。
这两封信,一封送去了永安侯府,一封送去了冯尚书府。
江景淮几乎是和苏锦舟的信一起到的府里。
苏明月打开了苏锦舟留给她的信,本就不算上好看的字因为匆忙更加潦草。
——在京城好好待着,看哥给你打个胜仗回来。
苏明月看着潦草的字迹,心中说不上来的酸涩。
“江景淮,你说我哥哥会回来的对吧。”
上一世大胜而归,这一次也会带着胜利回来对吧。
江景淮将苏明月搂进自己的怀抱中,安抚道:“放心,你哥虽然表面吊儿郎当的,但他做事不是鲁莽之辈,我相信他有这个能力,这一战他也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苏锦舟聪明,非常聪明,天赋很高,甚至江景淮有的时候都自觉不如苏锦舟那么聪明。
就像明明他隐藏自己的事情隐藏的很好,苏锦舟却早就看出来了他这些年私下培植势力。
他唯一骗过苏锦舟的事就是对苏明月的感情。
所以苏锦舟那时候才会那样生气。
但该说不说,苏锦舟的确对感情这一方面敏锐度不强,很不强。
只希望他这个好兄弟能平安回京吧。
第153章 通敌叛国
冯府,当冯晶晶收到苏锦舟的来信时,十分欣喜。
她打开信,一行飘逸张狂的字迹映入眼帘
——卿如日,映人心,若此去平安归来,必八抬大轿,迎娶之。
冯晶晶看着手中的信,慌乱道:“苏二公子现在在哪?我要去找他!”
此时冯尚书踏入了她的房间,道:“战况紧急,苏家那小子此刻已经出发离开京都了。”
冯晶晶跌坐在椅子上,“爹,西边的战况是不是很凶险啊。”
“没事的,苏锦舟那么厉害,一定会没事的。”
“可听说敌军来势汹汹,已经连夺三城了。”
冯晶晶来不及开心,心中只剩担忧。
冯尚书坐在她旁边安慰女儿道:“放心,晶晶,会没事的,苏锦舟怎么说也是叶老将军带出来的外孙,叶家军队那么厉害,鲜有败绩,苏锦舟也会没事的。”
话是这么说,但冯尚书心里说实话也是担心的,今天朝上半数官员推荐江景淮去,其中不少是二皇子李成言和五皇子李诚昭的人。
朝中形势愈发紧张,这个时候出现战乱并想让江世子离京大概是冲着三皇子这边来的。
冯尚书瞥了一眼女儿手里的信,虽然看不见里面的内容,但猜也能猜出来是苏锦舟写的。
看冯晶晶这么在意苏锦舟,冯尚书叹了一口气。
只希望苏家那小子命大些。
翠微宫。
景德帝又来了德妃这里倾诉。
德妃身家清明,又没有皇子,不涉及什么皇储之争。
又聪明通透,人淡如菊,景德帝十分乐意在她这里歇脚。
“唉,今天朝中一半大臣都让江家小子带兵平定羌胡,说的激昂慷慨,却一个个把朕当猴耍,以为他们那点心思朕看不出来?”
“就是奔着老三去的!咳咳。”景德帝说到这又动了气,脑袋嗡嗡作响。
“陛下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气坏了自己的身子,羌胡蛮族,也只是区区跳梁小丑罢了,剿灭他们,也是早晚的事。”德妃温柔解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