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142)

作者:城中楼 阅读记录

严秀秀见过沈妩身边的玉管,这个叫金书的却是头一回见,不过不愧是知州府里跟着小东家的人,玉管大气从容,而这个金书也是仪态大方,一脸精明像。

严秀秀被安置在茶房里,金书亲自给她上了茶点才退出去。

屋里没人了,严秀秀才缓缓吐出一口气,一直直挺挺的肩膀也放松了下来。

知州府真是好大的气派,自进来她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就怕哪里做的不好被人嘲笑,连累小东家被人说嘴。

且说沈妩正在花厅见的客人,正是白九娘。

前日朝廷下发旨意,令各州府为西北边关将士筹备军资。

汝州这次分到依旧是军服被褥,但数量激增,整整十万套军,是以往整个河南省的总量。

沈父估计朝廷要正式与大凉开战了,而且战争的时间不会太短。

毫无意外,依然是沈妩的被服厂接下了订单,谁让她缝制的军服不仅速度快,质量还好呢,而且最关键的是官方有人。

白九娘此次来,正是为了此事。

与沈妩打交道多了,知道她说话不是个喜欢绕圈子的人,因此白九娘就很直接的道出了自己的意图:“希望被服厂依旧把这批棉布订单交给白家商号。”

她道:“我们双方之前有过合作,您对白家商号应该天然比别人更多几分信任。这就是合作的基础。”

沈妩也认同这个理由。的确,上一个订单,白家商号供货十分及时,信誉度很高。

不过,她也说了自己的顾虑,“十万套军服被褥所需的棉布数量不是小数目,我不可能只跟你们一家合作,这对我来说太被动了。”

想想吧,只要中途白家商号出点问题,棉布供应不及时,导致这批军资不能按时筹集齐,被服厂那可是要被官府问罪的,还有可能连累沈父的官途。

所以沈妩的打算是把这批订单分给两家甚至三家布商,即便一家出了问题,还有另外两家。如此不仅风险低,而且还方便压价。

白九娘没想到沈妩竟是这个想法,这可和白家商号想争取的不一样。

她有心再争取一番,但又怕让沈妩觉得自家野心太大,只好提出告辞。

还是先回去将这一情况告知祖父,好让白家商号早做准备,说不定还能多争取些订单。

这边送客了,金书禀报一声便去茶室领严秀秀。

白九娘一出来花厅,正好碰到了她们两人。

“秀秀?”

“九娘?”

白九娘和严秀秀望着彼此,都露出意外的神色。

“你来这里做什么?”白九娘蹙眉问她。

“是我家姑娘请严姑娘来的。”金书有些不喜白九娘质问般的语气,帮着解释了一句。

白九娘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深看了一眼严秀秀,对严秀秀说了一句“过几日你来家里说话”,然后转身离开了。

严秀秀看着她的背影不由抿了抿唇。

屋里,玉管进来对沈妩一阵耳语,沈妩听的不由挑眉。

等严秀秀进来,她问道:“你和白九娘……认识?”

………

64   背叛

河南省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 大部分地域处于暖温带,气候湿润,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也盛产棉花丝绸。因此滋生了许多布商。

南阳府最大的三家布商, 分别是白、仇、严三家, 当时陆记根本排不上号。

白家商号和严家商号, 主做棉布生意, 两家多年来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仇家商号背靠皇商仇家,做的多是高端的丝绸生意。

而严秀秀便出自棉布商严家。

说起来她也曾经如白九娘一样是千金大小姐, 起止坐卧都有人伺候。

不过这是过去的事了,自打严家商号败落, 她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一度过的十分艰难。

面对沈妩的问话,严秀秀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 将严家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

“三年前, 有个京城的客商订了好一大批棉布,我父亲和大哥亲自押送入京,不想路上飞来横祸, 遇到山东逃往京城的灾民, 两方起了冲突,货物和人就都没了。”

严秀秀说起往事时, 声音有些颤抖, 只觉当时的惨烈还在脑子里怎么也挥不去。

“后来我们得到消息派人去寻, 只找回了父亲的尸身,而我哥哥却不知所踪。听说当年山东旱灾严重, 许多人都被饿死了, 没办法才逃难到外地, 一路上尸殍遍野,还有饿的吃人的,我哥哥年轻肉嫩,怕是……”

沈妩对严秀秀的遭遇有些同情的叹息一声,问道:“就算没了当家人,生意不做了,但生活上也该有保障才是。”

毕竟严家当时也是偌大的家产。

然而并不是,据沈妩让人调查到的,严家当家人死后,严秀秀带着寡母和幼弟一度沦落到贫民窟。

严秀秀就解释道:“我爹生前因为那批棉布生意其实是举了债的,我爹没了之后我娘就用家产还了债,因我弟弟年幼,我又是女子,生意也便经营不下去了。”

她至今还记得当时债主上门,自己吓得不知所措,弟弟年幼懵懂,只有母亲勉励支撑。

幸好她们抵卖产业和宅子,好歹是还清了欠债。

她道:“虽然都做棉布生意,我们家和白家却是世交,我爹生前为我和白家大少爷订下了婚约。”

既然有婚约,白家为何还眼睁睁看着严家母女被人逼债?

严秀秀有些含糊的道:“其实这门亲事有两家联姻的意思,我爹没了,严家败落了,我也不喜欢白家大少爷,所以婚事也就不成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