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147)
“好。”云鉴没有问什么生意,直接答应了。只要能教训那姓赵的,就算他窑厂不赚钱了也值得。
“不过,这件事我得去信给阿筝解释一下。”云鉴说道。
毕竟云筝也有窑厂的分成。
“行,筝姐姐这一胎也不知道怀的怎么样,你信里不要写的太严重,免得她着急。”
两兄妹一边说一边往安氏院里去,准备去给安氏请安,不想身后沈父的长随追上了二人,“大少爷,五姑娘,老爷让您二人去一趟书房。”
两人才出来,难道是献配方的事情有什么变化。
沈妩和云鉴对视一眼,赶紧往回走。
到时,沈父正在书案前看一封信,神色十分凝重。
“阿妩,京城来信,有人举报成国公府勾结大凉,出卖朝廷机密,被圣上下旨抄家夺爵。”
怎么会这样?
沈妩一时间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半晌,缓过了神才道:“是不是弄错了,成国公府好端端的怎么会与大凉勾结?老成国公可是与大凉有生死大仇的。”
沈妩记得徐宝镜说过,她祖父当年率军与大凉交战,俘杀了当时大凉王的亲兄弟。
沈父没有回答,只是继续道:“圣上下令将成国公府上下全部关进大牢,案件交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然而,”
他说着顿了顿,才道:“徐庶人的次子不知所踪。”
徐庶人就是成国公府世子,他的次子可不就是徐勉。
沈妩想起几个月前在宴席上见过的徐勉,还有那颗成色不是很好的麦芽糖。
她张口想问沈父,徐勉那回来汝州找你什么事。
然而当她触及沈父的眼神,电光火石间,她突然想到,如果那次徐勉见完沈父之后就一直没有回京城,是不是这件事便不能被外道。
……
成国公府的事很快从京城传到了汝州,百姓们最恨这种勾结外族出卖自己国家利益的人,顿时一片骂声。
尤其是西北战事不顺,接连传来败绩,就有学子联名上书让圣上以通敌叛国的罪名株连徐氏的九族,以安民意。
沈妩书房里,云鉴气道:“三司还未会审,这些人就给人定罪了,好似西北边军战败全是徐氏的错一样。”
沈妩叹了口气,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学子最易被人煽动,听风就是雨,才不管后果如何。”
反正说成国公府勾连外族,她是不怎么相信的。
关键是图什么呢,成国公府可是当朝顶级权贵,有国才家的道理这些勋贵们比谁都懂,他们是最不可能出卖朝廷力利益的人。
可这样简单的道理这些饱读诗书的学子们却一点也想不到。
云鉴就道:“也不知元圭如今在哪儿,知不知道成国公府获罪的事。”
沈妩闻言,顿了顿。
这时,玉管进来禀报:“姑娘,田丰求见。”
云鉴立即被转移了注意力,“是不是泄露配方的人查到了?”
田丰进来后给沈妩和云鉴二人见礼,然后没等沈妩发问,就主动道:“小东家,出卖窑厂的叛徒小的查出来了。”
“是谁?”
“是吴师傅。”田丰有些忐忑的看了一眼沈妩,才道。
吴师傅和闫师傅,还有一位刘师傅是当时他亲自挑出来烧新瓷的师傅,没想到这个吴师傅心内藏奸,会背叛小东家。
沈妩颔首,这个人倒是与她的推测大差不差。
事实上,能够接触到配方的人并不多,排除她和田丰,其实就只有烧窑的三位师傅和他们的徒弟。
然而当时她为了降低配方泄露的风险,其实是把配方按照流程分成了三份,三位师傅每个人各掌握了关键的一部分。
但毕竟天天与瓷器打交道的,老道的师傅可能会通过经验推验出来全部的配方。
所以这个人选会进一步缩小到三位师傅身上。
“问清楚吴师傅为什么会背叛了吗?赵清鹤出了什么条件?”
田丰回忆着当时的审问情景,说道:“吴师傅原本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窑厂的副管事,没想到小的最后会选闫师傅的儿子闫土,因为记恨小的,所以才会生了二心。这时正好有人找到他,说只要说出配方,不仅给他五百两银子,还让他和他的儿子都当上新窑厂的管事。”
说起来这件事还是因他而起。田丰有些忐忑,害怕小东家因此怪罪。
“五百两银子,就让他背叛了我?”沈妩笑的有些讽刺。
然后看向田丰,“你打算怎么处置此人?”
田丰深吸一口气道:“按照行规,出卖主家利益的人,一旦被查出来就要被砍掉双手,祖祖辈辈都不能再踏入烧瓷这一行当。”
沈妩考虑了一下,才点头:“既如此,就按照行规处置吧。不过,他泄露配方,严重损害了窑厂的利益,可不能就这么算了。父债子偿,就让他儿子卖身窑厂还债吧,什么时候还完了钱,我什么时候给他自由身。”
田丰浑身一凛,忙恭敬应是。
随后又问道:“窑厂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小东家打算什么时候开烧新瓷?”
“就三日后吧。”
“阿妩,这次你打算烧什么样的瓷器啊?”田丰走后,云鉴好奇的问道。
提起这个,其实沈妩自己也有些犹豫,主要是系统商城里的配方太多了,让她有些选择困难症。
许是看出他的为难,云鉴就道:“其实不管烧什么,最关键的是要让那个姓赵的知道,他汲汲营营靠不光明的手段才能得到的东西,对咱们来说不过是寻常,就算没了,也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