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151)

作者:城中楼 阅读记录

总之一句话,徐家想要平反不会太容易。

沈妩不由叹了口气。

接下来几日,一家子的心思都在云鉴科考上。

大成朝科举,乡试一共考三场,每场的时间是三天两夜,加起来就是九天七夜。

这么长的时间待在考场里,吃喝拉撒只能在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解决,能考中举人的不仅要学识非凡,还需有拔尖的体力和意志力。

云鉴考前,沈妩曾模仿贡院的环境让他适应了几日,然而就算如此,等最后一天从考场出来,云鉴的脸色依然十分惨淡。

被人接回家,一句话没说倒头就睡,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才来给安氏问安。

安氏看着他瘦俏的脸颊,忍不住心疼,“怎么不多睡会儿,饿不饿?”说着就让人摆饭。

“我感觉这会儿能吃下去三头牛。”

云鉴坐下后对着桌上的早餐一顿狼吞虎咽。他这个年纪正是能吃的时候,安氏早饭多用米粥等汤水,他就有些吃的不得劲。

沈妩便让玉管给灶上的杜婆子说让给云鉴做碗面来。

扯的细细的拉面,满满一大海碗,浇上熬煮的浓浓的牛骨汤,里面埋着多多的牛腱子肉。

云鉴吃的头也抬不起来,吃完面又喝了一大碗面汤,才长长出了口气,“痛快!”

“我儿受苦了。”安氏拿着手帕想帮他擦额上的汗。

却不想云鉴一下子躲开了。“娘,我都多大了,我自己擦。”

安氏看着他嗔道:“这孩子,还不好意思了。”

说着,就上下打量云鉴,“也是,筝儿都出嫁了,我儿子可不就长大了么。说起来你屋里也该有人伺候了,墨青那丫头……”

“娘!”她话还没说完,云鉴就打断了,“您说什么呢,阿妩可还在这里呢。”

安氏这才注意到旁边的闺女,不由有些懊恼,刚才只顾着儿子了,都没注意阿妩。

沈妩默默放下汤碗,看着安氏和云鉴摆出一副懵懂的表情。

你们说什么,我不懂。

一顿早饭下来,安氏对着云鉴突然母爱泛滥,这让他有些招架不住。

一听到沈妩说一会儿去窑厂,于是立即起身跟上,“小妹,我和你一起去。是不是新瓷有进展了?”

说起来窑厂烧新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惜一直烧不成功。主要温度的原因。

现今所有窑厂都烧的是低温瓷,温度大概在700到1000摄氏度之间,而沈妩要烧的新瓷温度至少要达到1200摄氏度。

闫师傅等人换了不少木材,但温度总也达不到要求。

没办法,沈妩让人买了几车丹墨,也就是石炭,准备试一试。

这个时代,燃料还是以木材为主,石炭因为不易开采、量少、不易燃等因素,并未被普及。

沈妩一开始都找不到这东西,还是请沈父帮着打听,托了人才从山西运来的。可费了不少力气和银子呢。

“你确定这黑乎乎的玩意儿能烧瓷?”见到了石炭的云鉴不由得怀疑道。

“是真的,云少爷。我爹已经试过了,烧这个石炭,窑温的确比烧木材高的多。”一旁的闫土认真道。

“行了,你就瞧好吧!”

沈妩说着走过去看闫师傅带着徒弟们将做好的瓷胚往窑里放。

闫师傅见了她,连忙汇报道:“小东家,按照您的吩咐,我们这回烧的最多的是宝瓶,您瞧瞧整整十二尊,其余的还有几套茶具。”

沈妩颔首,“这回的新瓷我要送回京城给我外祖母贺寿,你们务必尽心,最迟下个月一定要烧出来。”

“是是是,小东家放心,一定不会误了您的事。”闫师傅十分重视的说道。

从窑厂出来,云鉴问道:“阿妩,你到底要烧什么,怎么连我也要保密?”

说完,见沈妩没有回答的意思,就又道:“你说要把新瓷送给外祖母贺寿,该不会又是红瓷吧?”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沈妩暂时不想多说,便卖了个关子。

午时了,两人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宝和楼吃午饭。下午又去了被服厂。

如此,云鉴跟着沈妩逛荡了几日,就到乡试放榜的日子了。

……

67   新瓷成功

一早安氏就派了人去看榜, 然后自己在家里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

然而,云鉴还是落榜了。

安氏面上满是失望之色,云鉴倒是想得开, “这一科本就是碰运气, 考前夫子也说过我火候未至, 是我存了侥幸心理。这样也好, 我踏实再读两年,下一科把握也大一点。”

说着, 看向沈诺:“下一科我与诺弟一同入场。”

事实上,不止云鉴成绩不佳, 沈妩这次也未能押中考题。

不过, 考前她为云鉴出的几套模拟题,沈父看了说水准很不错, 系统测评也多是中等和上等。

这让沈父不禁欣慰, 他没想到沈妩最近一段时间不是忙着烧新瓷,就是投建被服厂,课业却没拉下。

沈妩却并不自得。

别看她现在对窑厂和被服厂很上心的样子, 但她心里清楚学识才是她的立足根本, 只要她在科试一道上有着别人比不上的押题能力,日常做些不符和贵女典范的事, 比如常常出门、见外男, 沈父和安氏才不会说什么。

没了备考的压力, 云鉴整日跟着沈妩往窑厂跑。因为新瓷,沈妩最近的注意力都在窑厂这边, 被服厂只能让沈诺盯着。

好在被服厂还有费管事和严秀秀, 沈诺只看着厂里按部就班的完成订单就行了。

这日, 两人才坐上马车,突然沈妩收到了系统提示:霁红瓷烧制成功,奖励宿主50积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