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158)
不过,老太太却并不吃心,依然乐呵呵的,让儿媳妇们招待亲戚,她则和几个孙女儿外孙女儿说话。
比起一直在身边的,老太太更记挂安氏这个小女儿以及沈家的几个外孙外孙女儿。
因此一直拉了云鉴在跟前问话,无谓乎是问安氏和几个孩子好不好之类的。
云鉴自然是报喜不报忧,捡他们在汝州的趣事说了几件,逗的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
突然,安家的四姑娘说道:“说起来,祖母是最疼阿妩表妹的,连我们这些亲孙女儿也比不得。不知这回祖母生辰,阿妩表妹会送祖母什么样的生辰礼?”
安家六姑娘与四姑娘一母同胞,一听姐姐这话,立即知道了她的意思,说道:“阿妩表姐向来心思灵巧,还记得前几年沈家祖父寿辰,表姐亲自烧了瓷器祝寿,今年也是祖母的六十大寿,想来表姐应该不会厚此薄彼吧?”
安家虽然没有沈家那样一家子争的乌鸡眼似的,但人多了总归是非多,大面上过得去,不代表私下里没有小心思。
比如今日,这两位安家的姑娘,就很不舒服祖母对外孙女儿好到越过她们去。
听到这话,安老太太面上的笑敛了敛,才要说话就被云鉴一个眼神安抚住了。
只见云鉴看向安家四姑娘和六姑娘的方向,笑道:“两位表妹倒是个急性子,本来阿妩的贺礼我还准备之后给祖母一个惊喜,既然被表妹们叫破了,那我这会儿就替阿妩献上吧。”
说着拍了拍手,便有一个从汝州跟来的粗使仆妇捧着一个大红色的锦盒进来。
“外祖母,这是阿妩特意给您准备的寿礼,阿妩交代请您自个儿揭晓呢。”云鉴对安老太太说道。
什么东西还这样神秘?
云鉴这举动调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安家四姑娘和六姑娘对视一眼,也忍不住好奇看向了锦盒。
安老太太欣慰着外孙女儿的孝心,一边笑道:“阿妩这孩子总是这般古灵精怪。”一边伸手打开了锦盒盖子,当看清了里面的东西,不由惊呼一声。
因着众人所站的方位不同,此时盒子里的东西只有安老太太和扶在她身边的云鉴能看到。
“母亲,可是寿礼有何……”不妥?
安家大爷话还没问出口,就看到了老太太面上抑制不住的惊喜之色。
于是及时改口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好东西,母亲好歹让咱们也瞧瞧?”
“是啊,母亲,也让媳妇们长长见识呢。”安家大夫人接着丈夫的话说道。
方才她亲生的四姑娘和六姑娘挤兑沈妩,惹得老太太有些不悦,因此这会儿便故意捧着沈妩好让老太太高兴。
老太太没理会底下儿子儿媳们的话,此时她整个人都沉陷在了霁红瓷的美丽当中,久久不能自拔。
好一会儿,她才回过神来,压了压跳的飞快的心口,故作矜持的看向一旁的安老太爷,说道:“老太爷也瞧瞧吧。”
安老太爷早就等的望眼欲穿,只是自持身份不好露出急切之态让小辈们笑话。此时听到老太太的招呼,如闻纶音,起身踱步到了老太太身后。
当看到锦盒里的瓷器时,露出了和老太太一样的神情,不,他还比老太太多了一种名为嫉妒的表情。
“阿妩倒是对你孝顺。”老太爷语气酸溜溜的。
老太太没有理他,抚了抚鬓角转头对底下的伸长脖子早就等不及的小辈们说道:“你们也瞧瞧吧。”
她语气显得十分淡然,然而视线却紧紧跟着锦盒,一丝一毫都舍不得移开。
“咦?是……矾红的茶具啊,这不是与送给沈家祖父的差不多么?”在大家都看遍了之后,安四姑娘最后过去,瞥了一眼,然后似是随意的说了一句。
听到这话,与她同辈的小辈们面面相觑着不敢说话,安六姑娘刚想和方才一样接话,却被大夫人瞪了一眼,住了嘴。
安家大爷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只抚着下巴说道:“矾红?我瞧着却有些不像。”
上回沈家老太爷大寿,他也去了,当时在宴席上也曾见过一回阿妩送的那对矾红瓷瓶,颜色与这套茶具稍有些差距。
而且,有一句话他不好说出口,以他的眼光来看,阿妩送给母亲的这套茶具颜色更加鲜红,釉质也比矾红润泽许多。
小辈们没有见过正真的矾红瓷器,老太爷和老太太可不是。当年沈老太爷大寿之后,云鉴这个外孙可是给他们一人送了一对宝瓶,因此也是仔细研究过矾红的。
这套茶具,老两口打眼一瞧就知道不是矾红瓷。
云鉴望着众人的反应,感觉火候差不多了,才出声说道:“好叫外祖父和外祖母知道,这套茶具的确不是矾红,而是阿妩烧的新瓷,叫霁红。”
霁红?
云鉴道:“这是阿妩亲自取得名字,说是这红色清朗明艳,像是雨停后天空所呈现的红色,所以就叫它“霁红”了。”
““时竟西澄霁,云归日西驰。”,霁红,的确与这颜色相配的很。”安家大爷咬文嚼字一番,然后看向自己的两个女儿,与她们解释道:“你们仔细瞧,矾红色更近橙红,如晨曦初阳,而霁红,却更加鲜艳浓重,仿佛上好的红宝石一般。”
安六姑娘听得似懂非懂,而四姑娘却一下子脸面涨得通红。
这时,云鉴笑道:“不怪表妹们认错,这两种红瓷确实颜色有些许相近。”
胡说,明明就红的不一样。安家大爷心里道,不过顾忌着一旁的女儿,到底没有说什么。
察觉到气氛有些异常,安家三夫人忙出声打岔道:“当初的矾红瓷可是价值千金,多少京里的勋贵争相订购,想必这霁红瓷比之当初该是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