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18)

作者:城中楼 阅读记录

云筝和沈妩与安氏挨着,沈媛与花姨娘相邻,还有沈父的其它两个妾室,在花姨娘对面,隔着一条过道。

沈妩回屋时,辛妈妈正带着丫头们清点行礼,见了她就道:“姑娘,刚才我让丫头将我们带着的药材找出来了,一会儿按方子配了您喝了,免得再晕船。”

这坐船和坐车可不一样,坐车难受了还能随时停下歇歇,在船上可不行。

沈妩想着她前世也坐过船,是不晕的。不过又一想,这也不一定,前世不晕,不代表现在不晕。

还是应该提前防患未然。

于是她借着喝茶的间隙,吃了一颗之前买的止晕药。又拒绝了辛妈妈配药的提议,“等一会儿感到不舒服再配。”

止晕药里有安眠的成分,沈妩本来就有些乏累,索性借着药劲儿上来睡一会儿。

不想这一睡,直接半下午过去了,一直到安氏打发人来叫她吃饭才清醒。

船上的日子和在家时没什么两样。沈妩每日不是跟着沈父读书,就是跟着女红师傅做针线,倒也不无聊。

这日,船行至扬州靠岸,巩妈妈打听到又一行官家女眷登船了。

安氏问了沈父才知道,这一行竟是京城成国公府的家眷,不敢怠慢,立即让人准备了拜帖送去。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6-15 08:18:32~2024-06-16 09:46: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姝寒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1   少年奇才

沈父出了策论题目,让云鉴三兄妹一起做。

沈妩率先写完,沈父点评了,她便回来自己屋里。

又听辛妈妈说安氏出门回来了。于是,又转去安氏屋里。

进去时,安氏正和巩妈妈说话。

“………真真是少年奇才,不仅会念书,而且家世也矜贵,难得的是为人不自傲,待人谦和有礼。若不耽搁,许是这一科就中了。”

巩妈妈笑道:“少年才高,不在这一时半会儿。”

安氏点头,“你说的也是。有这三年沉淀,许是之后就能厚积薄发,蟾宫折桂。”

………

“阿娘这是夸谁呢?”沈妩好奇道。

安氏听到声音,笑着招手,“阿妩来了,快过来坐。”

沈妩过去挨着安氏坐在榻上,问起她出门的事:“女儿听说是成国公府上的家眷?”

“是成国公府的当家夫人。”安氏说道,“国公夫人就是出自高邮陶氏,这次来扬州是为了回娘家。”

沈妩有些惊讶,“怎么不等天气暖和了再上路?”这寒冬腊月的,赶路可不轻松。

她听辛妈妈说起过,成国公府姓徐,如今当家的老公爷年纪应该快七十了。想来国公夫人的年纪也不轻了。

安氏解释道:“听说是老国公不大好,这才急着回京。”

原来如此!

沈妩想起刚才进门时听到安氏和巩妈妈的话,于是笑问道:“如此说来,阿娘刚才赞不绝口的人是国公府上的小公子?”

安氏闻言笑道:“是国公府世子爷的嫡幼子。刚才我去拜见国公夫人,正巧遇上徐二郎来给太夫人请安,见其待人接物谦虚有礼,温文尔雅,为人很是不俗。”

说罢,又不由唏嘘:“说起来徐二郎和你哥哥同岁,可是人家早早考中了秀才、举人,不仅府试中了小三元,乡试也是一举夺魁。听说这一科会试原也是要下场的。”不过多半怕是要被孝期耽搁了。

沈妩听着也难得惊讶,不到弱冠之年,就连中二元,这位徐二郎的确担得起一句少年奇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难怪惹得安氏艳羡不已。

她知道云鉴两次下场未中,已成了安氏的一块心病。不免出言安慰道:“阿娘也别光羡慕别人,等哥哥今年下场考个秀才回来,到时让您好好高兴高兴。”

安氏不禁面露期翼,“但愿如此。”

说着,又想起什么,道:“刚才国公夫人还说扬州没有好师父,这一路上想让徐二郎和你哥哥们一道读书,到时让你父亲帮着指点学问。”

沈妩心想,国公府什么样的老师请不到,兴许人家这话就是客气客气。

却不想,第二日徐二郎还真来了。

难得沈妩这几日苦思冥想,炮制出来一份上等卷,便想着给云鉴和沈诺两人送去。

不想出门就遇上了云鉴身边的墨青,“五姑娘,我们少爷让奴婢来给您说一声,今儿成国公府的徐二郎来找老爷请教学问,这会儿正在我们少爷屋里呢。免得您不知情撞上。”

沈妩面露意外,不过如此她也的确不好再去找云鉴。

其实,大成朝的男女大防并没有后世那样严格,不过还是得防着落人口舌。

将题卷交给墨青让她带给云鉴,沈妩则转身去了云筝屋里。

徐二郎的确是来找沈父请教学问的,不过来的不巧,沈父正好出门与同年王参政下棋去了。

因此是云鉴和沈诺接待的人。三人年纪相仿,走的又都是科试举业这条路,虽是头一回见面,但相处之下也觉相互投契。

如此,沈父虽然不在,徐二郎也留下来与云鉴和沈诺一道念书。

当然,比起徐二郎这个二元举人,云鉴和沈诺在学业上是远不如他的。但徐二郎并不是那等自傲之人,不仅与云鉴沈诺二人平等相交,大家熟悉起来,他还不藏私的说了许多自己的应试心得。

不过短短几日,云鉴提起徐二郎就满是赞不绝口:“元圭是真正的君子,与之相交如沐春风,让人受益良多。”元圭就是徐二郎的表字,其名为徐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