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24)
一进门只见里面乌泱泱一堆人。沈妩只来得及扫一眼上首榻上卧着的金松万字纹锦衣的老妇人,这应该就是沈家老太太,她的祖母。
随即就跟在安氏身后下拜请安。
老太太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不由激动的老泪纵横。“你这孽障,这么多年在外面,连父母都不要了。如今总算舍得回来了。”
“儿子不孝。”沈父亦是哽咽难言。
众人见状,忙纷纷劝慰起来,“老太太,今儿三爷回府可是大喜事,您该高兴才是。”
“是啊,日后三弟必能长长久久陪在老太太身边了。”
如此一番,老太太积在心里的母子分离,不得相见的苦闷终于散去。
又看见安氏身后的几个乖巧的孙子孙女,瞬时高兴起来,对着安氏和颜悦色道:“老三媳妇,这么些年照顾你家老爷,教养儿女苦了你了。”
安氏忙自谦剖白道:“儿媳惭愧,这些年不能在公婆膝下侍奉,实在不孝。”
老太太倒是理解的很,“我和老太爷好好的在家里,有你两个嫂嫂看顾,倒是你们,老三在外地做官不容易,多亏你在内宅替他尽心打理,如此我才能放心。”
说罢,又道:“你和老三多年在外,连带几个孩子也跟着受苦,长这么大骨肉至亲也不认得。快带他们见过两个伯母。”
于是,沈妩等人被安氏带着认了一圈的人,行了一圈的礼。
大伯母柳氏三十来岁的年纪,身穿一身香色绣云鹤纹长袄,面容看着有些严肃,但眼神却温和。
二伯母甄氏,看着比安氏稍年长几岁,一身松花色瓜蝶纹缎面宽袖袄,笑容可亲。
除了两个伯母,还有大少奶奶小柳氏,她是沈家大房嫡长子沈谦的妻子,面容清秀,气质端庄温婉。
至于兄弟姐妹,人数太多,沈妩一时也只认了面熟。
一圈礼毕,众人方才重新入座叙话。
老太太头一回见沈诺和诵哥儿,拉着孙儿的手舍不得放开。
亲香了好一会儿,大夫人柳氏就道:“母亲,三弟三弟妹舟车劳动,不如先让他们回去歇息一番,等晚上家宴大家再聚。”
“你虑的很是。”老太太看沈父面上的风尘,一时心疼,说道:“你父亲今日出门访友,等晚上回来你再去拜见,这会子先回去歇一歇。”
又叮嘱安氏:“两个哥儿头回回来,难免生疏,让身边丫鬟婆子仔细看顾。”
沈父和安氏一一应了,这才出来世安堂。
大夫人柳氏和二夫人甄氏也随她们一道出来。
柳氏与安氏道:“弟妹,西院那边已经让人提早收拾了,一应摆设若有不合心的,只管打发人来取。”
安氏面露感激道:“让大嫂费心了。”
柳氏道:“弟妹太客气。这些年你们在外面,大老爷日夜惦念三弟,如今可算回来了。”说罢就要亲自送三房的人过去。
安氏却推辞道:“大嫂事忙,怎好耽误。”
这时,跟在她们身后的绯衣少女道:“大伯母,还是我送父亲母亲回去吧。”
如此,沈妩便认出这就是沈婍,沈父的长女,沈家三姑娘。
柳氏听到这话,便也不再坚持,“也罢。西院婍姐儿这几日也看过几回,收拾布置还出了不少主意,一应都是熟悉的。”
于是,安氏与柳氏甄氏告辞,由沈婍引着往西院去。
西院的格局是五间正房,两边各三间厢房,都各带一个耳房,还有一排后罩房。
正房自是安氏和沈父住,沈妩等几个姑娘住了厢房,花姨娘等妾室还有丫头婆子住后罩房。
沈妩依旧和云筝一起,住了西厢房,沈婍和沈媛年长,住了东厢。
安氏安排丫头婆子安置箱笼,沈婍道:“母亲,我平日还要侍奉祖母,祖母那里为我留了住处,这边的房间还是留给三位姐妹吧!”
这是不打算回来三房住的意思?
15 兄妹
沈妩在一旁听着,默不作声,只眼角余光打量屋内众人的反应。
沈媛和云筝皆垂眸不知在想什么,沈谦面色浅淡,看不出喜怒,安氏容色平静,只是转向沈父,似是征求他的意思。
倒是沈父眉梢蹙了蹙,说道:“虽然老太太留你,但你毕竟是三房的女儿,便是不住在这边,日常也要给你母亲问安,与姐妹相处。”
沈婍一愣,似是没想到沈父会说出这样的话,半晌才低低应了声“是”。
因着有这一段插曲,安氏等人也再没了留下众人叙话的心情,打发沈妩几人各自回去收拾安置,只留下诵哥儿在榻上歇觉。
沈父则带着沈谦和沈诺,还有云鉴去了前院书房。
沈家未婚的男儿和女眷都是分开住,云鉴和沈诺的住处都安排在前院。
从正房出来,沈婍道:“今日就算了,等两位姐姐和五妹安置好了,改日咱们姐妹再一起说话。”
又道:“若有什么缺的,不好意思找大伯母,打发人来告诉我也是一样的。大家是姐妹,可别见外了。”
一派主人翁的风范。
沈妩笑笑,不说话,沈媛身为长姐,说道:“多谢三妹了。不过,既是大伯母费心收拾的,应该没什么不合心的。”若有也是找母亲说,找个不当家的妹妹又有什么用。
沈婍听到这话,神色不变,只笑了笑。随即带着人走了。
竟丝毫没有去东厢房看一看的意思。
人走远了,沈媛就道:“坐了这么久的船,咱们可算回家了。云姐姐和五妹妹想必也乏累,快回去歇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