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7)

作者:城中楼 阅读记录

巩妈妈又交代道:“夫人说今晚老爷下衙早,让五姑娘去正院用晚饭。”

“是,一会儿姑娘歇下我就告诉她。”玉管应承着,又请巩妈妈多坐一会儿。

巩妈妈道:“不坐了,我还要去筝姑娘处。”

如此,玉管便将人送到了隔壁云筝处才回转。

晚上沈妩去暮云院,果然沈父在家。此时正在考校儿子们的功课。

沈诺向来对课业上心,因此很容易通过了。

云鉴就有些勉强,不过好在前几日得了沈妩的笔记,这两日抓紧复习了一番,最后倒也磕磕绊绊的答上了。沈父不甚满意,略训了几句才放过。

接着是沈妩,沈父对女儿就没有对儿子的严厉,加上沈妩也用了心思,考校到最后沈父不禁老怀大慰。

除了三个年长的,连最小的诵哥儿也没漏掉。诵哥儿今年六岁,却已经念完了四书。论起天资,比沈诺还强些。

说起来沈家子弟中,都有读书的基因。

对比下来,云鉴加在其中难免显得资质平庸。好在他心性憨厚豁达,不仅不嫉妒,反倒很为弟妹们的聪慧高兴。

沈父最欣赏的就是他这一点,认为心性淳朴比聪明更加难得。

沈父对子女们的教育,安氏是插不上手的。因此直到沈父考校完几个儿女,安氏才从内室出来招呼大家开饭。

今晚的菜色格外丰盛,除了家里常吃的,还有几样平日没见过的。

沈家的规矩,食不言寝不语。

直到用完了饭,沈妩才问道:“娘,刚才那道鸭子肉味道不错,是咱家换了新厨娘吗?”

安氏道:“不是家里厨娘做的,这鸭肉是我专门让人去外面采买的,南安板鸭可是很有名气的。除了鸭肉,还有火腿、烧鹅也是。”

“原来都是各地名菜,怪道我刚才吃着滋味不一般。”云鉴笑着捧场。

孩子们只觉好吃,沈父却知道这是安氏为送往京中的年礼做准备,动容道:“辛苦夫人了。”

安氏并不居功,笑道:“这算什么辛苦。说起来这些年我跟着老爷外任,不能时时侍奉在公婆跟前尽孝,每每想起便觉十分惭愧。也只有在每年节礼上多用心,以此聊表孝心。”

沈父道:“夫人也是为了帮我打理内宅,教养儿女。这些年为夫能安心仕途,夫人居功甚伟。父亲母亲想必也会宽宥。”

听到丈夫的话,安氏吁了一口气。又问道:“老爷可给京城写信说了开春回去的事?”

沈父颔首,不过又道:“有些话不好在信上多说,这次送年礼我打算派姚管事一起上京。”

“如此也好。”

安氏说着又和沈父商量回京的日期,“老爷可决定了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沈父思忖片刻,道:“朝廷派来接任的官员二月初才到,不过咱们过了年就能启程。”

老太爷的寿辰在二月十四日。安氏算了下时间,倒也来得及。

不过还有一桩要事,就是家里两个哥儿开春应考的事。

云鉴不消说,明年县试必是要下场。沈诺,沈父的意思是也去试试,中不中不要紧,关键是长长见识,免得避门造车。

按照大成的科考规则,应考一般要回原籍。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京官”后辈可以在京城附籍,在京城入场。

安氏忖着沈父的意思,怕是后一种。

果然,沈父道:“我已决定让鉴哥儿和诺哥儿开春在京城应考,此事我已写信告知大哥,他自会安排。”

说罢,又告诫两个儿子这些日子务必好生读书,不可懈怠。

云鉴和沈诺恭敬应“是”。

眼见正事说完了,沈妩立马抓着空挡向沈父央告:“爹爹,明日学里休沐,女儿想出门逛逛。”

听到她的话,沈父还没说话,安氏先不同意了,“年下时节,外面乱糟糟的,你一个女孩子,不许成日惦记着往外跑。”

“爹爹。”沈妩早就知道安氏不会同意,这两年安氏管她越发严了,因此只看沈父的态度。

看见女儿可怜兮兮的眼神,沈父咳了一声,道:“你娘说的有理,年底外面乱的很,你一个人出门可不安全。”

沈妩闻音知雅,立即道:“并不是我一个人,云哥和诺哥儿都陪我一起去。”

“既然有长兄陪同,倒也罢了。”沈父一副被闹得无可奈何的表情。

沈妩闻言,顿时兴高采烈起来,“多谢爹爹成全。明儿我给您带您最喜欢的百味阁的酥饼回来。”

说罢,怕安氏再反对,忙忙起身告退。

时辰不早了,云鉴和沈诺也跟着告退出去。

孩子们走了,安氏忍不住埋怨:“老爷就会做好人,阿妩这丫头被您惯的无法无天,往后妾身可怎么管?”

沈父理亏,面对妻子的话尴尬一笑,说道:“也就松快这几日,明年回了京城,家里多的是规矩让她收心。”

正是因为京城的规矩大,所以才要提早管教。

这些年阿妩的性子被自己和老爷养的太娇气,若是一直不回去还罢了,可若回了京城,沈府人口众多,规矩又大,阿妩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不得长辈喜欢可如何是好?

安氏心里叹着气,偏这些不好与丈夫说。

不提安氏如何忧虑,沈妩得了准许,一早就让人套上车,和云鉴沈诺出门了。

今天她要去的是云家窑厂。

云鉴惊讶道:“阿妩,你还真要研究烧瓷啊?”

“我当然是认真的。”为了今日之行,沈妩还特地换了一身男儿装。

云鉴挠挠头,劝道:“就算如此,你想知道什么,我让人来告诉你,何必亲自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