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绑定改命系统,黛玉躺赢啦!(133)
偏康熙每次都默不作声,任由这污水泼在胤禛身上,今年尤甚。
皇贵妃忍着不同胤禛亲生母亲闹得不可开交影响小四,对作壁上观的康熙直接没了好脸色。
心中有愧的康熙闹个没脸,也不好在待下去,转身回了乾清宫,看着案前奏折久久未动,视线时不时往殿外瞟。
直到宫门下钥前,悄悄离去的梁九功终于带回可怜巴巴的数个藤编玩物。
早注意到梁九功回来的康熙摊开一本折子,“哼,丑成这样还往宫里送。”
梁九功小心赔笑,丑成这样也没您的分啊,嘴上苦劝,“好歹是四阿哥的一片孝心,皇贵妃娘娘宫里都摆了一多宝阁呢,不然奴才将这几个也,”
转动身子,脚步未动的梁九功小心觑着瞬间变脸的帝王,快速摆在案前。
桌上许久未动的折子顷刻便批阅大半,梁九功松了一口气,想着要不要去劝一劝皇贵妃,四阿哥终究年岁小,偶有疏漏也是难免。
不过一日,宫中阿哥、嫔妃处皆摆了不少藤编蚂蚱等充满童趣之物。
直到康熙拿胤禛孝顺,送礼只在心意不在贵重时,众人了然,原来那案头丑蚂蚱是四阿哥送的。
一时水涨船高的草编物件彻底从各位皇子处消失,“好个老四!”
丝毫不知自己被坑到背上心机深沉的胤禛依旧勤勤恳恳奔波于两湖与江宁府之间。
又是一年稻米熟,康熙有意传胤禛回京,被几位记仇的阿哥联手又按在两湖之地。
一年又一年,在胤禛的治理下,两湖粮食产量翻了一番,这样的政绩被满京官员直言作假。
偏偏这三年时间其他州府洪灾、地震频发,两湖与江宁不止无事还能第一时间支援,这样的政绩是无法抹灭与造假的。
听得心烦,又心忧河道的康熙率诸位皇子开启第三次南巡。
尚未到两湖,四阿哥爱民如子的名声传入帝王耳中。
在康熙神色莫辨中,一大臣道:“听闻两湖无论官宦世家还是贫民百姓家的姑娘都想去四阿哥身边伺候呢。”
第064章 婚事
见康熙目光望向前方, 那大臣顺着目光看去,只见远处一片官服中为首的少年气质如兰,眨眼间便到了近前。
挺拔如松的少年举手投足之间贵气天成, 靠近时脸上带了恰到好处的笑, 行礼道:“儿臣胤禛恭迎皇阿玛。”
被那一闪而过的笑意晃了心神的康熙不由想起当年在佟府垂花门前初见表妹。
康熙伸手叫起,双目中掩饰不住的慈爱让随驾而来的三阿哥心中不悦,面上却一副好哥哥的模样。
毫不知情的大阿哥除去与葛尔丹一战,再无对手,憋得厉害,凑上前小声嘀咕一句改日切磋。
然心思各异的诸位大臣并未给大阿哥这个切磋机会, 听着明里暗里的挑拨,康熙最终决定私访。
胤禛数次推脱,却被自以为抓住把柄的诸位大臣死咬不放,无奈之下,只能陪同去看新改良的农田。
点点翠绿中,劳作间隙抬头的百姓见着熟悉人影, 热情开口,“四阿哥,您来我地里瞧瞧, 这稻穗可饱满咧。”
一连走过的数块农田皆是相差不大的言论, 不少大臣开始上眼药, “不知四阿哥给了这个人多少好处, 才得了这么些好话。”
话音刚落, 恰好不远处正坐着歇息的老汉腾一下起身,“这位话说的对咧, 四阿哥给了我们天大的好处。”
听着如心中所想,那大臣呵一句要拦人的侍卫, “主子,咱们听听这位大爷如何说?”
见* 自家主子点头的梁九功不由对着胤禛投去担忧一瞥,却无法阻止眼前人开口。
“前些年这里遭了洪灾,老头子本以为要与祖宗团聚去喽,是四阿哥……”
听着越来越不对劲的话,那大臣想要制止已然来不及。
若只当年赈灾活命之恩,这些百姓不会对胤禛这个四阿哥如此,是因后来的稻种,因为胤禛的亲力亲为。
起初听闻堂堂阿哥下田,他们都是不信的,便是后来真的在自家田间地头见到,他们也多疑心是作秀。
直到说起稻米不比他们这些大半辈子泡在地里的老农差,一点点说着教着新的技巧,被村里唯一识字的确认真的是书上有的,他们才信了一二。
最终让他们开口闭口感恩还是因着这些水稻的产量,这样的日子,他们共同经历了三年,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
起初心思并不单纯的胤禛开口便将功劳归功皇上,归功朝廷。
在康熙略有深意的目光中,一行人又转了几个这样的村落,无论身侧有没有胤禛陪伴,那些说辞都大同小异。
不止百姓,诸位大臣也开始转变口风,便是几位皇子也不遑多让,在康熙面前更是或明或暗提及胤禛婚事,想以此试探帝王心思。
对此只字未提的康熙挥退众人后,捏着眉头道:“梁九功,你说哪家大臣之女能配上咱们的四阿哥。”
上前给康熙按额头的梁九功轻轻推拿,“奴才哪敢议论主子的事。”
“你这老货。”康熙笑骂一句,“朕准你说。”
这几年德妃不止一次在他耳畔念叨,偏每一次拿到表妹那里都被驳回,若换做往常,他或许只以为是表妹同他置气不肯召胤禛回京,加之那些人选也确实低了些。
而今胤禛在两湖有了如此名声,表妹执掌后宫多年,会不会?
知道不能不说的梁九功手下动作不停,开口道:“大阿哥的福晋是惠妃娘娘挑的,太子爷的是皇上您亲自挑选,太子爷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