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绑定改命系统,黛玉躺赢啦!(202)

作者: 刀四顾 阅读记录

康熙召集群臣下训示要求诸位臣工务必尽除积弊,洗涤肺肠,痛改前非,存心爱民为国。

听着几将大殿占满的列位臣工应声,康熙扫视一圈,下令道:“拨发内帑银十万两,即令户部尚书马齐为赈济大臣协同山西巡抚副都御史星速前往平阳府再去详查灾情,遇事直接奏报。”

其余灾区各有安排,便是京中安全也做了新的部署,待诸位臣工各司其职退下,康熙看着剩下的几位阿哥,“有什么想法,尽可直言。”

并未经历过这等场面的太子几位直言皇阿玛思虑周全,知人善用,可号召臣功与富绅捐资助赈。

这等言之无物的话听得康熙蹙眉,最后将目光落在一言不发的胤禛身上,“老四,你可有什么想法?”

胤禛先肯定几人号召捐赠一事,开口道:“如今天下学子齐聚京城,可举办文会不止筹集粮药,更可将地动一事以及灾后防疫编撰成册传于市井。”

自登基以来,康熙也历经数次大大小小的地动,尤以十八年京师那次损失惨重且他曾下罪己诏,然地动一事并非天罚,胤禛此举无疑直击康熙内心。

三阿哥胤祉双眼发亮,他怎未想到用那群才招揽的学子,见皇阿玛满意,先赞一句,转而笑问:“四弟此举可是因当日聚贤楼林青石对战天下学子一事,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

那一战后,林青石并胤禛的名声响彻京城快速向其他州府蔓延,无数夸赞胤禛的奏折快马加鞭送至御前。

如今案前便有胤禛歌功颂德折子的康熙看向胤禛不由带了审视。

聚贤楼一事老四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林家的无心之举,如今可是要借机收买天下民心?

近来几人间的私下小动作康熙并非一无所知,偏老四除了对林家格外关注并未有任何举动,是真没想法还是藏的太深?

心下已有谋算的康熙发问:“此事你觉得交由谁办合适?”

“三哥饱读诗书,文采斐然又常与士林学子打交道,乃不二人选,儿臣举荐三哥牵头做此事。”

随着话音落下,大阿哥与太子双双看向胤禛,这般好的机会,竟让给老三?

自诩才华出众、礼贤下士的八阿哥攥紧拳头,四哥为何不选他,偏偏选了三哥。

唯有被举荐的三阿哥心下窃喜,面上却做出为难推辞姿态,直言他名声、学问都平平,担不起如此重任。

稳重谦逊的态度让康熙直接拍着胤祉肩膀道:“小四选你,这事儿定要办的漂亮。”

随着三阿哥激动应声,康熙再度看向胤禛,“可还有其他想法?”

换做旁人大概再不会开口,偏胤禛与旁人不同,在他心里百姓最重,还有那个一心惦记百姓的小丫头,他愿她所做能真切的落于百姓身上,而不是填了那些脑满肠肥的官吏。

“儿臣在两湖治理水患之时见各级官员苛派百姓,搜刮钱财,至民生困苦不堪,又将民脂民膏与各地孝敬转赠以至大臣朋比徇私甚多,更有诸多地方官员捏报虚数,使百姓不得实惠,三则高官权贵之奴仆干预词讼,如今山西等地拨款赈灾,层层盘剥之下怕于民不过杯水车薪。”

这些都是胤禛在两湖救民驱疫时所经历过的,也在当年曾写了奏折送入御前,偏两湖百废待兴,最后不过杀鸡儆猴,草草收场。

每一句都让几位阿哥脸色跟着白一分,至于心下如果想不可得知,唯有十三半是激动半是忧心,若让百官知晓,怕是四哥会成公敌。

这一番话正是康熙所思所虑之事,再看向胤禛时眼里满是欣赏,朝廷就需要这样直言不讳,肯做实事之人。

“可有想好针对这几项弊政的具体办法?”

见胤禛开口便要回答,康熙道一句不急,到底还是太年轻,不懂过刚易折,“两日之内写了具体办法的折子呈上来。”说着,康熙看向这个有些走偏的太子。

被看的太子胤礽还停留在老四竟敢提这些约定俗成之事,岂不是与满朝文武为敌,已经损了一个钱袋子,万不可再牵扯进去。

一个期待着儿子能接受来自老父亲的善意‘站队’支持,一个生怕因此站在文武百官对立面,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只装看不见。

无奈,康熙再度开口,“你们几个既听到了,也都写写自己的见解。”

权衡利弊后才刚要上前的八阿哥闻声改口应是,看着被十三追上逐渐走远的四哥,心下微叹一声。

终究是慢了一步,分明幼时他是除十三之外跟在四哥身边最久的,为何四哥从看不到他?

还有皇阿玛,他从来不比任何一个哥哥差。

“八哥,你说四哥自己出了主意,皇阿玛怎要咱们都跟着写,那又不是,”被课业支配数年的老十抱怨一半就被九阿哥拉过手动闭嘴。

“八哥,咱们真要跟着想彻底解决这些弊端的办法?”

解决,说的容易,八阿哥叹一口气,缓缓道来,“如今一品官每年俸禄一百八十两银子,一百八十斛禄米,每年至少要给皇阿玛与皇祖母过三节两寿,更有同僚往来,再养家,这点俸禄哪里够。”

“这还是一品官的俸禄,九品官一年才三十一两,还要雇师爷等办差,如何养的起家小,法外尚且有情。”

且看前朝海青天,足够刚直不阿,官途是如何的曲折坎坷,四哥此举到底太过,断了天下未来万千学子之路。殊不知堵不如疏,只要适度即可。

看着消失在拐角的衣角,耳畔是小十惊叹的吹捧,八阿哥笑着拍一下小十肩膀,“走吧,先回去帮你们想怎么写好这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