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三慢(71)

作者: 纾听 阅读记录

“还可以吧,听你说过医院现在的规定,提前做了准备。”田知意的目光落到母亲手里的宣传单上,“在看什么?”

“在选月子中心。”母亲从宣传单里抬起头,“你看家里这个样子,不放心外人来来往往的,还是封闭的月子中心省心。”

“离预产期不是还有一个月吗?”

“现在找都晚了,很多人都是五六个月的时候订了。只不过那时候管得严,我不好到处跑了看看,现在订可贵了。”

母亲把宣传单推到田知意面前:“你帮我也挑一挑。有家是明星住过的,说风景很好,可以直接看湖景,但是在酒店里,不能随便活动。还有一家是独门独户的小院,可以下楼走走,但是产后修复和瑜伽课程不比前一家。”

田知意看了宣传单的报价,分28天、42天和56天的,一串零看得她心惊胆战。

“打算订多少天的?”她问。

“56天吧,适合高龄二胎产妇,恢复得能好些。”

田知意又看了眼价格,着实不便宜。

她听说因为疫情,家里的山庄关了好久,三月底才开始做生意,客流量也大不如从前,她很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

“订那么贵的月子中心不要紧吗?”田知意把心里的疑虑问了出来,“听说今年生意不太好做。”

“话是这么说。”母亲脸上没有半点忧色,“你还记得你杨伯伯吗?”

田知意记得去年和他家吃过饭。

“你爸当时抱了钱扔水里的心思投了他家的医疗器械厂,结果今年做口罩防护服都做疯了。”母亲边说边轻轻抚了抚小腹,“住持说这孩子是‘及时雨’,现在看来果真是有福气的。”

母亲说着,将瑯山山寺里住持说的话告诉了田知意。

田知意早就听过了一遍,并不很用心再去听。

亏她还以为父亲没和章成绢提住宿费是因为家里困难呢。

母亲腹中的孩子尚且不过个胚胎,就能被称为“有福气”。

那与父母相伴十八载的自己又算什么呢?

田知意心里不忿,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新生儿总是代表希望。

等待孩子出生就像在等待开奖,没开的彩票总是最好的,开了没中的就成了张废纸。

她在出生前也有过被当成希望的时刻,但不妨碍现在成了废纸。

偏偏这张废纸还不能丢掉,要好好存着,保持品相,找到接手的下家,换取下一个开奖的机会。

田知意为脑中一闪而过的想法感到胆寒,但又很快想明白世事本就如此,令人胆寒的是真相本身,而不是揭开真相。

整个五一田知意没呆几天就回了壶州,高考在即,学校连单休都不再给,只没在周六晚上排晚自习,留给学生打理个人卫生。

休息就像指尖的沙,越攥越攥不住。

田知意忙里偷闲还来不及,根本没时间再为家里的事伤神。

这晚,她整理完了错题,又刷了套题,等到看书时眼花了,才停下手中的笔。

只这一会儿的走神,她的思绪便飘回了她拎着《绽放》去想找闻漫的那晚。

那时的心情已然回想不起,只有隐隐加速的心跳暗示她这一切曾真实地发生过。

这段时间来,田知意只在上下学的时候和闻漫匆匆打个照面,对话也不过是“早”或“晚安”。

微信上也没有新的聊天记录,两人间像是一下被切断了联系。

开学前朝夕相处的两个月仿佛一场遥远的梦,光是想起都有些恍惚。

田知意甚至不能确定,他表露的喜欢是否真实。

或许年少的喜欢就是一阵琢磨不定的风,吹过了就过了,不会再有痕迹。

过了几日,是个周六。

田知意做完了两门作业,正是大课间休息时间。

她伸了个懒腰,打算出去走走,却听到外面闹闹嚷嚷的。

“怎么这么吵?”她问身边的同学。

“隔壁三中今天被借作考场了。”同学回答她,“问我们借了地方安置了个班。”

往年的社会考试会借中学做考场,但基本不会借三中。

但今年特殊,要求考生接触,每个考场考生人数大幅减少,考场的需求大幅上升,终于借到了三中头上。

田知意不解:“那其他学生呢?”

“我听说普通班放回去了,只留了几个实验班上自习。他们学校不够,有个理科班借了我们的阅览室的那栋楼。”

田知意的注意力完全落在了“理科班”这几个字上。

……会是闻漫在的班吗?

她有些想去确认,又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跑阅览室去。

犹疑片刻,她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出去走走,万一能偶遇上,便算是缘分。

她走了一圈,果然谁也没碰上。

……学校这么大,要碰上了才是奇迹。

她自嘲地想着,正要迈上通往走廊的踏步,抬眼却看到走廊上一抹熟悉的身影。

梦成

那个背影……好像闻漫。

田知意揉揉眼,以为自己看错了。

她微微侧身,找到个能看清他侧脸的角度,这才确定了是他。

他……怎么会在这里?

田知意第一反应是追上去问个明白,可还没抬腿就先改了主意。

离她的班太近了,被同学看到了不好。

况且……就算喊住了人,又能问些什么呢?

这些天的疑问在她的脑海中打乱又重组,却没能拼凑出一句完整的话。

迟疑间,闻漫已经走近她班级的窗边。

只见他放慢脚步,稍稍低头,侧着往窗内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