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慢(73)
“听出这是哪一首曲子了吗?”田知意看着闻漫问。
“维瓦尔第《四季·冬》第二乐章。”闻漫想了想补充,“我分享过给你。”
“听着冬二的确睡得非常好。”田知意把小提琴收好,“该回去了。”
她与闻漫一后一前地走在回公寓的马路上,这条路他们不止一次走过,但似乎每次都与考试相关。
路上人不少,闻漫慢下脚步,走在她的外侧,一路帮她挡着擦肩而过的路人。
田知意试着往里面让了让,想给他留些走路的空间,两人却不可避免地越贴越近,直到左手与右手贴在一起时,闻漫才偏头看了她一眼。
四目相对。
田知意不知该如何处理,只活动了下手指。
闻漫顺势握上,紧紧地握住。
田知意下意识地指节一紧,但很快松弛下来。
以往也有过她的手被塞进他口袋的里时候,但终究不及此时十指相扣这般明目张胆。
……就像一对真正的恋人一样。
“闻漫。”田知意轻轻唤他。
“嗯?”闻漫脚步一顿,连微晃的手也止住了,生怕她要松开。
田知意垂下眼,到嘴边的话重新咽了回去,最后只轻轻地说了句:“明天,要加油啊。”
闻漫心里轻松下来,脚步也轻快起来:“你也一样,要加油啊。”
田知意看着他们交错紧握的手,突然想到,去年高考前,她可没有经历这样一个满足的夜晚。
……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征兆,那一定预示着一个好兆头。
高考首日,第一门就是语文。
语文算是田知意的强项,她答得还算得心应手,很快就到了作文。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作文材料的前八个字看得她呼吸一滞。
这八字就能让她联想到许多许多:她想到《诗经·伐木》里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想到她与闻漫共同喜欢的《四季·冬》,想到章成绢与她讲过的与闻叔相处的故事……
她把这些都写在了草稿纸上,一时分不清是该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高考考场上向来是议论文比较保险,但田知意相信写记叙文更能有真情实感。
她的心脏砰砰地跳,似乎在提醒她既然这一年有这样丰富的生活,应该充分地、完全地用在考场,才不会辜负她所经历的一切。
田知意也差点被这念头打动了。
所幸,她还记得要把材料读完,接下来的“智能互联网时代”几个字直接让她倒吸了几口凉气。
……好险,差一点就上当了。
这篇作文需要从更广义的角度去讨论同和异,而她此前的构思竟在不经意间完全离题了。
田知意迅速在草稿纸上划去刚刚想到的所有念头,几分失落的同时又有几分庆幸。
她与闻漫、章成绢之间发生过的美好过往,可以好好藏在心底,不用变成作文里冰凉的文字,最后被划出档次,打上分数。
况且,她的经历里,也并非全无可写的之处。田知意深思熟虑后,决定在对比论证里加上一点小小印记。
她在题纸上轻快地写下:
“同气相求的现象自古有之。古人在编诗集时总倾向于把风格相近的作品集结成册,但《全唐诗》却反其道而行之,按时代排序,反而让同时代却观点各异的诗人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没有他人知道的那个午后,明媚但不刺眼的阳光,与此刻试卷上的光斑重合在一起,散发出温和而令人平静的馨香。
梦成
高考结束后,公寓的学生纷纷退租,打道回府等待出分。
6月的时候,田知意从母亲朋友圈看到妹妹出生了,算了算日子,现在母亲应该还没出月子中心。
……家里很可能没人。
田知意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给母亲打个语音确认情况:“妈,我高考考完了。”
母亲的声音有些疲惫,似乎还没睡醒:“小点声,刚哄你妹妹睡着。”
田知意不知道怎么在通话过程中调音量,只能压低声音:“我考试考完了。”
果不其然,这一蠢招遭到了母亲的吐槽:“你怎么声音轻得像做贼,又没考好吗?”
……主打一个横竖都不满意。
田知意也累了:“妈,我刚考完,好不好还不知道。”
“怎么才考完,去年这时候志愿都填完了。”
田知意无语:“高考延期了,妈。”
母亲隐约想起来有这么回事,但她当时心思都在待产上,也没关心过具体延期了多久:“延了有那么久吗?”
“延了一个月。”
母亲不说话了,再出声时有些强撑的心虚:“那你想说什么呢?”
田知意听得心里麻麻的:“家里有人吗?我可以回家吗?”
回答她的又是长时间的沉默。
……算了,就知道家里没人。
就算她打算说些什么跳过这段对话时,母亲长足的叹息声传来:“你什么时候能懂点事?”
田知意翻了翻白眼,没有说话。
指责来得没头没脑,让她认错都找不到方向。
母亲像是瓶投入了曼妥思的可乐,心里的怨气如火山般喷发:“你知道小孩有多难带吗?每两个小时就要哭一次,还要闹。你爸嘴上说晚上在这里陪我,但就知道睡,喊都喊不醒……你这么大了,考完试不说来帮我分担一下,还问家里有没有人照顾你……”
田知意看着不远处桌上的药瓶,突然意识到母亲可能病得不比她轻。
……别是得产后抑郁了吧?
田知意想了想问:“我看月子中心有月嫂,好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