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396)
例如她那便宜爹,身在高位又如何,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只能由着娘亲脱离阮家,一路心酸到北地,隐藏在李家村,而又被李老太太那等村妇磋磨。
若是如此,她宁可没有这些,平平淡淡,也挺好。
李海棠坐起身,忙着萧陵川按摩手臂,屋内一阵静默,夫妻俩各怀心事,谁也没开口。
约莫过了一阵,萧陵川这才开口,“娘子,你说昨晚吃荤……”
开荤,荤在哪里?萧陵川感觉自己有点上火,需要一副降火的药材,不然夜夜抬头,得不到纾解,身子受不得。
“开荤?”
李海棠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还强撑着狡辩,“咱们昨晚不是吃骆驼肉饼了吗?”
萧陵川:……
就知道,论嘴皮子,他肯定说不过娘子,只得认了。
来不及吃早饭,他要去前面一趟,把人聚集在一处,组建萧家军,还要征求兄弟们的意见。
愿意跟着他南征北战的,就一起,不愿意的,还可以留在山寨里,继续过原来的日子。
他刚要出门,被李海棠叫住,“夫君,今晚,今晚一定……”
萧陵川脚步顿了顿,但是没有回头,翘起嘴角,脚步轻快地走出门。
“今儿有啥喜事吗?主家看起来心情不错。”
五福打着一盆水,撩开门帘,等下,得在院里撒点水,不然风沙大,刮得尘土飞扬的。
“在自己地盘,能心情不好么。”
李海棠抿嘴笑,突然发现,野人夫君特别的好哄,开点空头支票,还没得到实际的好处,就足够他乐一阵子。
早饭后,于嬷嬷开始把豆子弄成豆沙,又准备了黑芝麻,忙着滚元宵。
李海棠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愣神,离开北地这么久,最想念的还是张如意,两个人并不属于同一类人,却感情特别好。
“阿嚏!谁又在骂我!”
与此同时,在鹿城的月荷棠铺子内,张如意打了一个喷嚏,能在这个时候骂她的,她首先怀疑卢二愣子。
“不会,一想二骂三念叨,你只打一个喷嚏,那就是有人想你。”
何月秀正看着账本,计算这将近一个月来的盈利,虽然不是特别的多,但是前期很多投入,都收回来了。
等一有银子,她们会继续加大投入,在周边几个城池,把铺子做大,名声响亮,才能招揽更多的客人。
铺子有一种模式,明码标价,货郎也可以来进货,去周边小城镇和村落兜售,具体的价钱,就看对方需求量。
这样不直接卖给个人手里,却带动了销售量,积少成多,也是一笔银子。
这个主意还是李海棠想到的,当时,表姐马碧荷并不是特别认同,商人看中利益,却从不往长远看,总觉得便宜一些,打包卖给货郎,是自家赔本。
可实际上算下来,销售的数量惊人,赔本没有,反倒没少赚,这个来钱特别快,货郎也不会和那些小娘子们一般,花几文钱,想很久。
他们为了追求批发价便宜,拿货特别多,反正月荷棠的小玩意新颖而且低廉,根本就不愁销路。
货郎们只做小本买卖,而后又发掘出新路子,他们进一批货物,到隔壁的城池,找去南边和京都的镖师队伍,求着代卖,一来一回,不止赚一番。
不过,这得有关系,还得找值得信任的人才行。
冬日里,蛮子那边有变故,两国战事稍微缓和了一些,边城又恢复平静,正是买铺子做生意的好时机。
何月秀身上的毛发不再长,刚刚成亲几日,她就跑到鹿城,继续盯着生意。
这一切,还要感谢李神医,若没有李海棠,她这会儿,早已变成一具尸体,何月秀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自己是如何得这种怪病的。
“有人想我啊,那一定是海棠!”
张如意托着腮,把大脑袋探到何月秀眼前,倒是把她吓一跳,没好气地问道,”怎么就不能是你夫君了?“
“天天见面,有啥好想的啊!”
张如意虽然这么说,却有点抑郁,前几日她去变成看了蓝衣,肚子已经很大了,海棠也应该生产,可她还是没有一点动静。
调理身子的汤药,她都在按时喝着,就是一点没有效果。虽说,成亲不到一年,可是张如意着急,就怕被人说成不下蛋的母鸡。婆婆看穿了她的心思,耐心地安慰,说这事急不得,越着急,越没有。
第534章 鬼祟
今儿是正月十五,晚上还有一顿团圆饭,看天色,已经到了午时,张如意估算着,季秋和蓝衣要来了。团圆日,她的亲人,还有蓝衣一个。
张如意站在门口,望了望天,今年暖和的快,正月里就没怎么下雪,屋檐上的冰棱,都开始融化了。
“去去去,你们到一边儿玩去,离屋檐远一点。”
几个小娃成群结伴,来到月荷棠门口,踮起脚尖,想顺着窗户往里看,被张如意拦下。
她进门抓了一把糖果,一人分一块,打发小娃子们,天一暖,冰棱就会拦腰落下,这被打一下,还是挺疼的,听说还有小娃子,被掉落的冰棱敲晕,最后变成傻子。
“多管闲事,爱操心,当心变成老婆子!“
小娃子蜂拥而上,拿了糖果,而后,齐齐地对张如意做鬼脸,片刻后,一哄而散,只留下张如意在原地跳脚。
“不行了,我要赶紧生出个小娃子来!”
张大小姐混迹在市井之间,那点贵气,早已不翼而飞,她现在能把土话,运用自如。
“那么急?”
盘点好账本,何月秀揉揉眼睛,她也想回到变成陪伴夫君,但是,城北大营,一个月才一日探亲的休沐,她回去也无济于事。
“当然,那群小娃太可恨了,我又不能自降身份去打屁股,以后我有了孩儿,他就能替我出头。”
张如意得意地仰着头,孩儿千万不能随着卢二愣子,就知道之乎者也,要送到武馆去,强身健体,嘴巴不利索,就用拳头找补回来。
“你真有想法。”
何月秀很无语,但是相处下来,也知晓张大小姐的脾气,对她有什么惊人言语,都显得见怪不怪了。
“月秀,你看看,那人是不是我夫君?”
张如意打个呵欠,正要进铺子,突然看到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身影,那人走得很是着急,刻意避开铺子的门口。
“好像真是。”
何月秀记得,卢元卿总带着一块墨色的玉佩,她没看清楚脸,却认得那块玉佩,“这边有我,蓝衣若是来,我让他们直接去庄子上等你。”
“行,那我跟过去看看。”
张如意一脸狐疑,早上她本是不想来铺子这边,但是卢二愣子非说今日要去麓山书院一趟,给先生送点年礼,所以,二人才各忙各的。
年前铺子开张,张如意又买不少下人,安排在庄子上一处院落,改成小作坊,过年只闲了两日而已。
她忙,自然没时间盯着人,卢元卿出门和回来的时间,比较固定和规律,所以,她没多想。
正午时分,都不出门,又赶上元宵节,街道上几乎没人,卢元卿神色匆忙,是干什么去了?
张如意和何月秀打一声招呼,就顺着那身影的方向追赶。
这一片,住着都是百姓人家,小胡同四通八达,张如意紧紧地跟在那人身后。
前面,有一个雪化了之后,留下的水坑,那人拎着长衫,露出豆沙色的一双羊皮小靴子,张如意这才看清楚。
皮子是好姐妹李海棠从泗水城弄回来的货色,两国开战以后,边城几乎买不到了。
当时,李海棠还说,给她做一双皮毛一体的小靴子,冬日里防雪化冻脚。反正自己出行一般有马车,而他去麓山书院,只能靠着双腿,她看料子不多,就让出料子,拜托婆婆,给卢二愣子做了一双鞋。
看来,前面的人,是卢元卿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