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庶女宅斗日常(122)
姜玄被关押在大理寺,而且情况不容乐观。大理寺卿秦逸已经掌握了所谓的“确凿证据”,准备择日开庭审理此案。
姜怀书闻言,心中一沉。
想了两个应对之法,一是寻找能够证明姜玄清白的证据;二是设法打通大理寺内部的关节,了解更多的案情细节。
姜柏南与淮南王保持联系,同时派出人手四处搜集证据。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姜柏南发现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原来,这场针对姜玄的陷害,不仅涉及到了甄家,还有朝中一些对姜家虎视眈眈的势力。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编织了一张庞大的阴谋网,企图一举将姜家击垮。
姜柏南细细梳理着每一条线索,试图找到突破口。
大理寺内灯火通明,守卫森严,只见几位身着官服的男子匆匆而来,其中一人正是大理寺卿秦逸。
秦逸与牢头低声交谈了几句,随后便有人打开了姜玄的牢门,将他带了出去。
秦逸来到了一间密室,室内烛光摇曳,气氛压抑。他坐在主位,面色凝重,而姜玄则被押解着站在一旁。秦逸开始审问,言辞犀利,句句直指要害,显然是在试探姜玄的口风。
姜玄虽然疲惫,但回答得掷地有声,坚决否认了所有指控。
正当审问陷入僵局时,一名手下匆匆进门,在秦逸耳边低语了几句。秦逸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挥了挥手,示意将姜玄带回牢房。
姜柏南利用更多朝中中立势力的支持,从大理寺内部寻找突破口,看是否有机会接触到那些所谓的“确凿证据”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姜柏南得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大理寺内部有人愿意出卖情报,但需要一笔不菲的银两作为交换。姜柏南闻言,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家中珍藏的珠宝,换取了那份足以改变命运的证据。
当这份证据呈现在大理寺卿秦逸面前时,他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经过仔细核查,秦逸不得不承认,之前的证据确实存在疑点,姜玄的冤屈得以昭雪。
消息传回侯府,整个府邸上下一片欢腾。姜玄终于被无罪释放,经过这件事情,姜玄肉眼可见的老了许多,人也不似之前硬朗。
在姜玄被指认贪污时,协律郎退了姜如嫣的婚事。
永昌侯府因这件事被皇帝斥夺了侯府的封号,贬姜玄为从五品监察御史。
婚嫁
初冬,降了第一场雪。
姜怀书躺在床上,并没有睡。隐约听见外头有雨声,见纳珠不在房里,歇了要起床的心思。
“咚咚。”
听见敲门声,姜怀书才动了动身子。
周妈妈打开门,说道:“姑娘,四娘来看你了。”
姜怀书连忙起身行礼道:“四姐姐怎么来了。”
姜如嫣坐在一旁,脸色不太好,等人下去才后,才看向姜怀书道:“六妹妹,我活不下去了,还请妹妹帮帮姐姐吧!”
姜怀书微微蹙眉,她不明白姜如嫣话里的意思。
姜如嫣心一沉,把这段时间的事说了出来。
因姜玄的事牵连到了她与协律郎家的婚事。
如今满城风雨,都在议论姜如嫣被协律郎的退了亲。
如今姜如嫣想找一门好婚事怕是难了。
姜怀书与姜如嫣关系并不好,两人之前也闹过矛盾,但姜如嫣若非走投无路也不会找到她这里。
“四姐姐,我能帮你什么呢?”
姜如嫣咬了咬唇,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知道妹妹向来聪慧,如今盛京关于我的风言风语颇多。”
“我只求妹妹能替我在外头散播些消息,就说……就说我身子不好,需得静养,不宜谈婚论嫁。”姜如嫣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显然是已到了绝境,不得不放下身段来求这个平日里并不亲近的妹妹。
姜怀书闻言,目光在姜如嫣脸上停留了片刻,心中暗自思量。这法子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姜如嫣的困境,但至少能暂时平息那些流言蜚语,给她争取一些喘息的时间。
“四姐姐此计虽可缓一时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且若被有心人察觉,恐会适得其反。”姜怀书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慎重。
姜如嫣闻言,眼眶微红,却也知姜怀书所言非虚,只得强忍泪水,哽咽道:“我知此事难为妹妹,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妹妹若能相助,我姜如嫣此生定当铭记大恩。”
姜怀书轻叹一声,心中五味杂陈。她虽与姜如嫣有过龃龉,但见她如今这般模样,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同情。
“罢了,四姐姐放心,此事我会尽力而为。只是,姐姐也需早日为自己打算,毕竟,这法子只是权宜之计。”姜怀书终是点了点头,决定伸出援手。
姜如嫣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喜色,连忙起身行礼道谢:“多谢妹妹,多谢妹妹!”
姜怀书扶她起来,两人又细细商议了一番,直至夜深,姜如嫣才告辞离去。
望着姜如嫣离去的背影,姜怀书心中思绪万千。这府中的风云变幻,何尝不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筹谋,而她,又该如何在这波谲云诡中自处呢?
夜更深了,窗外的雨声似乎也更密更急了,姜怀书轻轻合上窗,吹熄了烛火,躺回床上,却久久未能入眠。
又是几日连绵春雨,府中上下都笼罩在一股沉闷的气氛之中。姜怀书这几日也未闲着,暗中吩咐了纳珠和周妈妈,按照与姜如嫣商议好的计策,在外头小心翼翼地散播着消息。
午后,她正倚在窗前,手执一卷古籍,目光却时而落在窗外被雨水打湿的青石小径上,神思有些飘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