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黑后,她回乡下养老了(138)+番外
其实,这种事情在村里还挺常见的。
村里赚钱的行当不多,瞧着家里有人赚钱了,自然会生出自己也能靠这个赚钱的心思。
所以许轻知在昨天听到阿公说二伯想来她家搞清楚她家的赚钱生意,把生意抢过去。
她也没有太意外。
因为很快不止是二伯家会有这个心思,知道她家赚钱的人越多,有这些心思的人越多。
但她不在意。
比起有人抢生意,她更在意,今天早上她到底是吃包子呢?还是吃葱油圈圈?还是红糖小馒头?
包子摊的旁边立着一个大火灶,灶上一大锅的热油,架子上摆着刚出来的炸货。
许轻知隔着两三米呢,闻着都觉得香。
可能是太久没吃了,明明油味重的不行,但她就是觉得好香啊,脚步顺心而为走了过去。
“老板,两个葱油圈圈和两个麻球球装一份,来四份。”许轻知咽了口口水。
“你要这么多做啥子,吃不完浪费咯。”王燕梅拎着菜突然出现,跟那个老板喊:“炮叔,两份就行咯。”
“好嘞,燕梅妹子,这是你家女娃?”
王燕梅笑着点头:“嗯,我大女儿。”
“我还是第一回 赶集见着哩。”炮叔熟练的装好两份递过来,“正热乎着,最是好吃的时候,我给你多加了个麻球,要是觉着好吃,下回再来。”
王燕梅手上接过来,嘴上客套:“这哪儿好意思多要你的呢。”
然后用胳膊推了下许轻知,“还不快说谢谢。”
许轻知愣了一下,内心咆哮:妈妈,我不是小孩子了!
许轻知:“谢谢。”
“不客气。”炮叔笑眼弯弯,格外慈祥。
许轻知又去买豆腐脑,让卖豆腐脑的老婆婆少加了点白砂糖,她不爱吃太多白砂糖味的,过于甜滋滋了,淡淡的甜味就好。
王燕梅则去买包子了,索性今天早上她也不做早饭了,就从集市买回去吃。
等她买完包子,转头一看,女儿手里拎着之前的油货,豆腐脑,还拎着两袋子小馒头。
王燕梅忍不住想唠叨,她明明都说了要买包子吃,怎么还买馒头了,这话还没开口呢。
许轻知笑着道:“妈,你记不记得,我小的时候这个叔叔总是骑单车喊着喇叭从咱家路过,你给我买过这个红糖小馒头,我都好久没吃过了。”
王燕梅一下哽住,小时候家里没多少钱,这个小馒头总共就给孩子买了两回,都被她记着了。
她说:“吃吧,你要喜欢,妈下回来赶集买了带回去。”
“嗯嗯。”许轻知点了点头,忍不住心里的馋劲,打开一个袋子叼了个小馒头在嘴里吃了起来,松松软软的还有淡淡的红糖味,是记忆里的味道没错了。
她弄着一个放她妈嘴边,“妈,你也赶紧吃一个,可香了。”
王燕梅吃到嘴里,嚼了嚼,和着先前的哽咽一块咽了下去。
“好吃吗?”
王燕梅点头,“嗯,很好吃。”
还在羊,但退烧也不疼了,能码字了,后面恢复正常更新。本来不想熬夜,写着忘记时间了,这章先更,剩下的白天再写吧。
第126章 养条狗看鸡鸭
许轻知把阿公和她的两份分出来揣进怀里,其它的系紧了袋子递给她妈,“妈,你打个摩的回去吧,省的走那么远的路,我在这陪阿公把菜给卖了。”
“行嘞。”王燕梅点头应着,嘴上低低叨咕了两句:“你阿公也不知道是咋了,都多少年没见他出来卖过菜了。”
许轻知眸光一暗,没吭声。
她看着她妈坐上摩的,才往回走到阿公的位置,把吃的从怀里掏出来,“阿公,给你,还热乎着呢。”
许冬如高兴的接过来,嘴上下意识想要说几句下回别买的话,一想孙女不喜欢这话,临到嘴边改成了:“谢谢乖孙女。”
许轻知满意的坐下来帮着卖菜。
在这里卖菜也不用吆喝,来来往往都是人。
有人来问价格或者挑上两把,许冬如就收钱给装上。
许轻知从后面的箩筐里拿上新的水葱补上。
有个来买水葱的婶子挑了两把,嘴上还忍不住夸着:“叔儿,你这水葱长得嫩绿的很哩,我看今天场上就你这水葱生的好看些。”
许冬如笑笑,收了钱给人装上。
等人走了,许冬如把水葱摆整齐咯,嘴上自顾自的念着:“也是奇怪嘞,前阵子我这水葱还没长开多少,昨天我看就长开了这么多。”
许轻知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她本来是想随便浇点灵泉水,结果忘了稀释,就让这水葱的长势过了火。
但她肯定不会说出来,只道:“估摸是前阵子下雨了,水葱就长好了。跟那小白菜一样,下一场雨再去看,就长好大了。”
“也是哩。”许冬如点点头。
上午九点的时候,一些人就开始收摊了,许冬如种的水葱长得好看,大家货比三家最终都来买了他的水葱,这会儿也正好卖光了。
许冬如把蛇皮袋卷了卷,往箩筐里一放,用扁担挑着。
爷孙两准备回去。
这时,不远处的摊子处,传来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往那边看过去。
旁边的婶子们更是拉长了脖子看,一边嗑着瓜子一边闲聊。
“这是咋了?”
“老夏家的卖狗,那收狗的是个狗肉贩子,家里小姑娘听说自家狗要被吃了不让卖。”
“小姑娘哭的造孽哦,要是我家女子哭成这样,我就不卖咯。”
摊位隔得不远,许冬如一抬头也能看见。